二是推动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建立社会化科普工作格局。我们着力推动形成科普资源共建共享体制机制,落实好《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各项任务。向刘延东国务委员汇报了2008年《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情况,提出2009年工作重点任务建议,及时召开《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成员单位会议,传达延东国务委员讲话精神和国办印发的《听取<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情况汇报的会议纪要》,总结2008年工作,部署2009年工作。联合有关部委制定下发《科普基础设施发展规划(2008-2010-2015年)》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科技工作的若干意见》。公布“5个10”系列评选结果,发布第七次全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与安徽省人民政府联合举办“2008中国(芜湖)科普产品博览交易会”,在开展社会化大科普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
三是提高学术交流的质量和实效,充分发挥学术交流对自主创新的先导作用。我们着力抓好学术会议和学术期刊的质量提高工作,以此提高学术交流的质量和实效,发挥学会作为科学共同体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作用。截至今年2月底,合计举办10期新学说新观点学术沙龙、30期青年科学家论坛,召开中部崛起专家论坛,完成精品科技期刊工程2008年各项工作,与中科院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共建学会工作的指导意见》,启动学会创新发展工作。
四是赋予“海智计划”新内涵,大力培养举荐优秀人才。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开通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服务窗口;把“海智计划”的工作重点转移到荐才、引才、用才上来,成立“海智计划”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扎实开展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举办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的评选和颁奖活动;通过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大力宣传在创新科学技术和普及科学技术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创新团队。
五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增强科协对科技工作者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以“讲、比”活动推动企业科协和高新区科协建设,以 “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推动农技协、县级科协建设。举办首届中国科协会员日,发布《中国科协致全国科技工作者倡议书》,启用中国科协形象标识系统,进一步增强科协组织的凝聚力。
六是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和作风建设,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健全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及时传达学习中央精神。坚持把解决科协党员领导干部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制定印发《中国科协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实施办法》。
第三,探索构建有利于科协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主要是探索建立以下5个方面的新机制:
一是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新机制。以中国数字科技馆为基础资源网络平台,积极整合各类社会科普资源。以建设科普出版物配送服务平台、广播电视节目服务平台、科普活动服务平台、展览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互联网科普服务平台为重点,建立科协内部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机制。
二是学会共建发展新机制。认真总结与中科院共建学会经验,积极探索与卫生部、农业部共建医科学会、农科学会的工作机制,理顺科协、学会与挂靠单位关系,为充分发挥科协所属学会作为国家创新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作用创造条件。
三是为基层组织发展服务新机制。坚持基层组织建设以地方为主,中国科协重在营造环境、创造条件、提供支持的工作格局,建立县级科协、科协基层组织负责人培训制度,分级负责培训。把科普大篷车建设成为流动的实用技术服务站,加大“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支持力度。
四是科协组织决策咨询新机制。以健全决策咨询机制、培育决策咨询能力为突破口,建立决策咨询选题库和专家库,研究制定中国科协决策咨询三年工作规划,建立健全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决策咨询体制,确立科协系统决策咨询体制机制的目标模式和指导原则,努力把中国科协建设成为国家级科技思想库。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个人工作总结科技协会科学发展观活动大总结(4)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