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加强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我们要求教师必须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摒弃过去那种狭隘的课程观,要把法制意识视为课程内容纳入自己的教学之中,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熟悉过程与方法的同时,一定要恰到好处地结合学科特点,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落实法制教育这一目标,并要求教师写渗透法制教育的案例与反思,使法律意识变为“涓涓细流”,使其伴随自己的教学,长年累月地浸润、滋养学生的心田。
[语文教学中法制意识的渗透]下面是我校教师在人教版第七册第15课《小狮子爱尔莎》最后一个教学环节中渗透法制教育的场景:
师:同学们,学完课文,你们有什么体会?
生:我觉得作者和爱尔莎的感情深厚,是因为作者非常关心和爱护爱尔莎。
生:我觉得因为作者对爱尔莎好,爱尔莎才会跟作者的感情那么好,。
生:我帮他补充,也就是说动物跟人一样是有感情的,只要你对它好,它也会对你好。
师:是啊,所以我们应该保护动物,为它们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让它们能生存下去,而不要让它们成为我们餐桌上美味佳肴或药店里出售的药引。
生:老师,我知道《野生动物保护法》里有规定不能随意捕杀野生动物,否则就会犯法。
师:你真懂法!没错,《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义务,对侵占或者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行为有权检举和控告。
生:那像作者这样饲养野生动物算不算犯法?
(学生在底下争论起来,有的说不犯法,有的说是犯法的)
师:不用争了,让我来告诉你们吧!《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十六条也有相关规定,因科学研究、驯养繁殖、展览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要捕捉、捕捞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向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特许猎捕证;猎捕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向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特许猎捕证。作者乔伊.亚当逊领养小狮子爱尔莎是经过国家批准的,你们不用担心!
生:陈老师,那以后我们长大只要国家许可,也可以领养野生动物吗?
师:当然可以,看得出你是一个喜爱动物的好孩子!但是老师要告诉你,如果你真的喜爱动物,就应该像作者那样,给它们自由,让它们可以在大自然中自由生长,而不是占为己有。
生:作者真是个喜爱动物的科学家啊!
[数学教学中法制意识的渗透]由“植树主题”图引起的
在教学“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这一知识时,数学教师充分利用情境图对学生进行植树造林的法制教育。主题图呈现的是小朋友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的情景。上课伊始,首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收集有关的数学信息。
师:“这幅图画了什么?”
生齐声说到:“小朋友在种树。”
师:“种树有什么好处呢?”
生1:“种树可以挡风、遮太阳。”
生2:“树根可以抓住泥土,防止水土流失。”
生3:“树叶呼出氧气,使空气变得更好。”
生4:“种树使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更美。”
师:“小朋友说的真好,那么,如果不种树,有什么坏处呢?”
生5:“如果不种树,刮风会引起沙尘暴。”
生6:“如果不种树,下雨会引起水土流失。”
生7:“如果不种树,夏天会很热。”
老师接着说道:“既然种树有这么多的好处,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学生们纷纷发表意见,提出许多绿化环境的好方法。这时,老师适当向学生说明植树造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所规定的,是每一个人应该做的。在学生们和老师交流的过程中,植树造林的法律知识已渗透到每一个孩子的心里。
(三)强化常规教育,规范学生行为。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工作汇报依法治校示范校汇报材料(3)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