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是“唯才是用”农村退伍义务兵,突破军地两用人才“使用难”。力促我县曾是国家和省军地两用人才开发使用先进县的新发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放手使用农村退伍兵。目前,有350人担任乡村主要干部和市、县人大代表,先后向川橡集团、达钢、北建等省内外数十家大企业直接推荐输出500多人,有1100多人成为经济发展大老板,有300多人办起了旅游农家乐,两用人才开发使用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
八是特事特办开绿灯,缓解随军家属“就业难”。近年来,县人武部6名随调军官家属被特殊安置在建委、国土、民政和城郊乡镇工作,4名职工家属下岗后又到环保、城管等部门再次就了业,人武干部子女入托入学从未收取额外费用。对军转干部和随调军官家属就业始终坚持高看一眼、厚待一分,特事特办,一路绿灯。
九是增强政治责任感,突破城乡“征兵难”。县上每年把征兵工作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来落实,作为检验双拥工作达标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大力宣传《兵役法》、《征兵工作条例》和优抚安置政策的全面落实,激发了适龄青年踊跃报名参军的热情。去年征兵期间,全县250多名高、初中生从北京、深圳等千里之外的劳务工地专程赶回应征。为部队输送合格优质兵员,保质保量完成了征兵任务,连续26年无一例责任退兵,多次被评为省、市征兵工作先进县。
七、抓服务办实事,增强党政军民亲和力
——地方支持部队建设用实招,办实事。一是“钱袋”资助。县委、县政府把加强驻军正规化建设和改善官兵生活、工作、学习、训练、执勤条件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在县财政极为紧张的情况下,近三年来挤出资金150多万元,为县人武部和县武警中队分别新建和扩建营房、新建出营大门、整修出营通道、维修民兵训练基地和武器仓库、修建规范化训练场、建设标准化执勤设施、实施营院绿化、改善供水供电和通讯条件、购置文体娱乐器材、购置需由地方配置的军事装备、提高官兵生活标准等,使官兵们住进了花园式的营区,县人武部和县武警中队的正规化建设走在了全市的前列。同时,还挤出专款20多万元为县消防中队购置了消防车,核编定人定经费,组建了全市首支地方专职消防队。二是科技投入。县委、县政府组织民政、财政等部门筹资5万多元,为县武警中队购置捐赠大屏幕彩电1台、“联想”电脑4台及配套设备,并落实教师给予无偿培训计算机操作应用知识。开展军地共建学习型、科技型警营活动,为部队士兵实现“入伍即入学,退伍即成才”的目标创造了条件。三是政策倾斜。县委、县政府决定,对驻南部队军事设施建设纳入财政预算,军事用地实行无偿划拨,建设方案无偿规划设计,工程施工建设免征一切费用,采取财政扶持、社会动员、部门捐助、招商开发等方式,增大部队正规化建设的资金投入。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及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意见》,对国防教育、作战指挥中心等11项费用纳入财政预算并逐年递增,以保证部队建设经费开支。
——部队支援地方发展出大力,作奉献。一是抢险救灾冲在前。每当人民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时,驻南军警部队奉县委指示,受令而行,闻警而动,遇险而进,迎难而上,积极投入抗灾抢险第一线。去年“7.16、7.20”洪灾中,县人武部和武警中队官兵昼夜奋战,转移受灾群众1800多人次,救出洪水围困群众14人。今年2月28日凌晨,一辆载重10吨的油罐车坠落到寨坡乡四垭口近百米的深沟,3名司乘人员被抛出车外受重伤,汽油大量泄漏,油气随风弥漫,严重威胁着附近10多户村民和1所小学及上万亩风景林的安全。县武警中队和消防中队官兵连夜出警,与当地近百名干部群众一道,设立警戒线,疏散转移群众,紧急救护伤员,修筑拦油堤,清洗油污草木,注水排油稀释油气,冒着刺骨的寒风,迎着危险的境地,忍着饥饿的侵袭,连续奋战12个小时,排除了险情。二是参治维稳当尖兵。县武警中队不断加强反恐小分队建设,随时处于临战状态;县人武部修订完善兵员动员、防暴、民兵应急分队行动方案,研制预案图表100余套7000余张,组建基干民兵治安巡逻队125个,从组织和指挥上为军警部队和民兵参治维稳提供了坚强的保障。去年以来,出动官兵200多人次,高质量完成了“中国.四川光雾山红叶节”庆、县“两会”和重要接待中的安全保卫和维护社会治安任务,配合公安机关抓获各类犯罪人员34名,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充分肯定,被人民群众誉为“光雾山下维稳一劲旅”。三是重点建设挑重担。县人武部和基层人武系统广泛开展了“万名民兵建功长征路”活动,带领3000名民兵投入鹿贵公路改造大会战,组织2800名民兵参加农网改造,发动10800名基干民兵投入旅游开发和绿色经济发展,取得了突出成效。县乡人武部挂联的72个文明新村建设,村村有起色,户户有变化,走在了各系统挂扶工作前列。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事迹材料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县事迹材料(5)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