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宣传到位,工作做细。因为改革牵涉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个别乡镇和相关人员存在畏难和抵触情绪,认为现在不动都相安无事,图个安静,又不得罪人,不会出乱子。针对这种普遍存在的思想状况,区改革办在总结我区几次事业单位改革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借鉴外地事业单位改革的成功经验,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展开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在全区营造出一种思改革、议改革、关心改革、支持改革的浓厚氛围,为全区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创造了良好的工作局面。同时,对于纳入改革的所有对象,实行思想工作“包保责任制”,每个党政班子包几个改革对象,多次听取意见,事先做好思想工作,摸清摸准思想动态,保证了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是指导到位,规范运作。区改革办在认真总结东郊乡经验的基础上,为搞好面上的站所改革,以东郊乡改革试点的作法为蓝本,过细做好每项工作。如在摸底工作中,由区改革办统一印发样表;在方案制订过程中,因地制宜,一乡一策,同时实行两次审核把关;在竞争上岗工作中,发放有关表格资料,并就有关程序实施“阳光操作”,突出强化组织监督,规范相关程序,公开发布竞争上岗公告,接受干部职工监督;在竞争演讲时,又到每个乡镇现场指导监督。
四是政策到位,平稳实施。在事业单位改革过程中,我们要求切实注意维护职工群众的利益,注意处理好以下几类特殊人员的一些实际问题,做到无情改革,有情操作。对于此次改革前已退休和改革中退休又未参加养老保险的人员,大部分乡镇从站所的变现资金或其他收入来源中设立养老基金专户,由乡镇财政发放退休金,保证退休人员的工资。对于城镇退伍兵安置未满两年的,按政策保证其两年的上岗期。对于精神病人、癌症病人、伤残人员等,按国家政策给予了照顾和妥善处理。允许分流人员对待事业单位改革有“四个过程”,即让职工对形势、政策有一个学习理解过程,就业观念有一个转变过程,对安置方式有一个比较选择过程,不满情绪有一个渲泄过程。大力开展再就业援助行动。通过兴办各类经济实体,开展多种经营,大力发展市场潜力大的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尽可能为分流人员提供就业岗位。同时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支持分流人员兴办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合伙经济或从事个体劳动。
我区乡镇事业单位改革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特别是解决了多年来一些一直难以解决的困难和矛盾,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部分乡镇由于经济困难,拖欠分流人员的部分工资难以一次性偿还到位;二是部分单位改革后,由于人员精简较多,但上级任务又不断增加,有些工作只能疲于应付,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研究解决。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调研报告有关推进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的实践与探索(3)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