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以建立后勤服务保障“新体系”为目标;
近几年来,****大学从自已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建立“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政府宏观调控、职能部门监管、行业自律管理”新型后勤服务保障体系的目标。
1、教服集团成为市场提供服务的中坚力量;
****大学在学生食堂经营、校园大物业管理(含大楼设施设备专项维护与保养)、房屋与基础设施大中修、校内商店、车辆服务等诸多领域向社会开放了市场。目前,由社会力量提供后勤服务占全校总量超过40%。校内后勤服务从总体上形成了竞争的态势,同时由于教服集团从市场竞争角度的参与对稳定学校后勤保障起了决定性作用,学校后勤各项服务项目的质量有了显著提高。由于***大学教服集团坚持转型创新起步早,学校在放开市场的竞争的过程中苏大教服集团成为实现“市场提供服务”目标的中坚力量。
2、实现了学校自主选择的目标;
学校着力于后勤管理小机关的建设,小机关管理着大后勤。学校对基建、资产、总务大后勤实行统一归口管理。管理部门的规范统一为在后勤服务市场开放条件下提高后勤管理的有效性奠定了基础。
三、***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主要经验
(一)坚持解放思想为先导的改革策略。
事业单位的后勤实体要不要转型为现代企业?怎么样转型?争论很大、阻力更大。学校党委高度重视重大改革决策前的各相关方思想疏导、沟通和认识提高,在一年左右时间内先后召开专家论证会,专题研讨会、群众干部座谈会、后勤干部员工民意调研会、教代会、校务会、党委会、常委会累计数十余次。称得上***大学历史上时间最长、征求意见最广泛、最民主的一次决策。这样就使得后勤体制的转型改革建立在群众、干部、专家、领导有较为广泛的共识基础之上,为日后后勤实体体制转型的具体操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坚持循序渐进的改革方式。
在后勤实体改革转型中,***大学始终坚持“走小步、不停步、抓住机遇跨大步。”循序渐进的策略方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自99年全面启动以来一直按照党中央提出的高校后勤改革的方向是社会化的要求,创造性的执行“国办发[2000]1号”, “省府办[2000]145号、”“省府办[2001]118号” 、省委苏发[2005]16号、17号,“国办发[2008]11号”,等一系列文件精神,坚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方向不动摇、坚持大胆实践探索、始终走在全省、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前列,多次受到中央领导的肯定,在全国高校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三)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
****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初步成功,是****大学党政领导班子带领后勤干部职工多年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结果。
1、****大学后勤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
后勤社会化改革从体制机制创新入手,立足于员工劳动积极性的提高、立足于生产力的解放、立足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升这是***大学推进后勤改革的根本指导思想,由于指导思想正确、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学校开支逐年减少,改制前的03年与改制后的08年相比学校每年少开支1000余万元;
(2)学校直接使用劳动合同工人数大幅锐减,学校行政管理成本大幅降低,人浮于事的现象大幅减少、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3)师生享受到的后勤服务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学校始终坚持要求服务企业面向学生服务的生活后勤项目“保本微利”的原则,***大学教服集团信守姓教的宗旨、为学生服务不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承诺通过主渠道方式坚持了面向学生生活服务的某些公益性。
(4)后勤改革打破了“大锅饭 ”、提高了员工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得人力资源的“存量”转化成为劳动生产率的“增量”,后勤职工通过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提高了工资、福利待遇,保证了事编职工与校内类似岗位员工工资同比上涨;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学校工作总结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十年实践总结范文(3)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