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进一步加强宣传工作。农民反映报账补偿不方便,对新农合制度的各种顾虑,关键还是要加大政策内容宣传,积极引导,进一步提高农民群众参加新农合的积极性。各乡镇应该通过各种渠道,如:电视、报纸、传单、公开信、干部下乡等措施,扎实宣传,使新农合的政策优越性,实施补偿办法以及各项规定家喻户晓,人人明白,这样既可以使农民打消各种顾虑,提高积极性,又可使新农合管理部门提高办事效率,使农民方便满意。
(三)报账补偿方案应当继续不断完善。
1、关于慢性病门诊费用报账。参合农民对慢性病长期门诊用药又不需住院的报账补偿要求愈来愈强烈。
2、关于住院报账。参合农民认为:一是非定点医疗机构的价格总是低于定点医疗机构的价格,即使在定点医院报了账也没有在非定点医院便宜。二是与周边县市毗邻的农民为了方便和价廉,常到县外非定点医院就医住院,无法报账;三是其他需要到县外医院就诊住院的农民,也经常到非定点私人医院就医住院,导致报账麻烦。四是报账比例低。农民普遍反映即使是有补偿,自己也要支付相当多的部分,没有给他们带来最大的实惠,离他们的期望值有很大差距。五是中心卫生院所在地的农民不能享受乡镇一级报账标准。六是对报账政策不清楚。主要包括两方面:①农民知道有这项政策,但对政策的内容却不了解。如:门诊费不能纳入大病统筹基金报销,打架、斗殴、交通事故等责任事故、规定的自费药等都是不能从新农合中获得补偿的。但在调查中很少有农民知道这些规定。②部分农民在县外住院办理报账时,感觉程序复杂,手续繁多,不方便。虽然各乡镇政府都专门设立了新农合服务站,县新农合服务中心也反复培训,但由于乡镇新农合服务站人员不确定、常变动,导致对政策了解不透,业务不熟,办事不专业,效率不高,给农民造成错觉,产生对新农合的信任和支持度下降。
(四)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亟待加强。
1、存在的问题。一是医疗费用支出增长快、增幅大。近几年,医疗费用支出增加。调查中农民普遍反映,医药费用太高太贵,看不起病,农民仍然是“小病扛,大病拖,实在没法才弄点药”,生病后不去医院住院,导致农民报账覆盖率低(统计的住院率也低于其他市县水平)。二是医院服务质量、水平跟不上。首先,认为现在药费贵,难以承受。其次,认为医务人员(尤其是乡镇)业务素质普遍不高,技术水平较差,医疗设备陈旧,不能从其获得医疗保障,农民大病小病不愿去乡镇一级医院就医。其三,认为个别乡镇医院路途太远,不方便就医。三是农民就医习惯难纠正。不管是定点还是非定点,农民只管认廉不认质,就近不就远 ,给监管带来麻烦。如:到邻县非定点医院就医;到私立医院就医等。
2、加强卫生服务能力建设。
既要让农民有地方看病,又要让他们花最少的钱看好病,使农民得到最大实惠,是实施新农合的目标。
(1)深化乡镇医院改革。一是加大投入,更新医疗设备,提高医疗业务水平。二是优化配置资源,扎实推进建设。在合理布局的基础上,优化资源配置,该并的并,该建的建,目的是方便农民看病。三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出台政策,鼓励医学大学生到乡镇医院就业,为乡镇医院的发展注入活力,农民的医疗保健才能有保障。
(2)加强对定点医院的监管。一是加强药品购销监管。控制药品费用,鼓励使用低成本、低价格,疗效又肯定的药品。要严格按照新农合《基本药物目录》使用目录内药品,实行药品价格公示,加强监督,让农民明明白白看病买药,切实让农民受益。二是对定点医疗机构要进行动态管理,实行资格年度审查制度。三是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必须严格落实兑现政策,让利于民,惠顾于民。
在新农合实施的初级阶段,虽然我们遇到了许多困难,但我们只要正确对待,不断完善和发展新农合制度,用事实来打消农民心中的疑虑与困惑,相信这项为农服务的政策必将深入民心,为构建和谐、活力新南江贡献我们的力量。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工作汇报南江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中心(2)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