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是X银行的改革年,为符合股份制商业银行上市的需要,提高信贷资产质量,降低不良贷款是一项重要工作。去年,粤东地区五个分行上下集中力量打不良贷款的“压逾促降大会战”,取得了明显效果。但粤东地区五个分行不良贷款余额大、不良率相对系统内其他行较高,不时会出现一边压,一边翘,按倒葫芦浮起瓢的现象,使压缩不良贷款成果出现反复。为进一步摸清粤东地区不良贷款的状况,我们开展了粤东地区存量不良贷款的专项调查。特提出如下分析报告。
一、粤东地区分行存量不良贷款总体情况
1.不良贷款规模:粤东地区五个分行不良贷款余额(五级分类)在全省占比大,贷款余额仅占7.08%,而不良贷款占全省的9.83%,高出2.75个百分点。
粤东地区五个分行截止2003年12月31日,贷款余额为118.27亿元,占全省贷款余额1670.85 亿元的7.08%,五级分类口径不良贷款为24.23亿元,占全省不良贷款额246.06亿元的9.83%;一逾两呆不良贷款为23.61亿元,占同口径全省不良贷款223.52 亿元的10.56%。可见,粤东地区分行不良贷款的占比高于贷款余额的占比,信贷资产质量较差。
2003年底粤东地区分行五级分类不良贷款额比年初下降7.98亿元,不良额比年初下降24.8%,而同期全省不良贷款下降95.92亿元,不良额比年初下降28%,粤东地区分行不良贷款额下降幅度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不良额压缩力度未达到全省的平均水平。
2.不良贷款率:粤东地区五个分行贷款五级分类不良贷率在全省排名居前,五级分类不良贷款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1.24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5.76个百分点。
2003年底粤东地区分行五级分类为不良贷款率为20.49%,不良贷款率比全国X银行系统平均不良贷款率(9.25%)高11.24个百分点,比全省14.73%的不良率水平高5.76个百分点,比全省不良贷款率最低的广州地区(12.51%)高7.98个百分点,比粤西地区(21.23%)低0.74个百分点。同期粤东地区分行一逾两呆不良率为19.96%,比全省同口径不良率(13.37%)高6.59个百分点。可见信贷资产质量不容乐观。
3.不良贷款损失可能性:粤东地区五个分行各类不良贷款的损失可能性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2003年底粤东地区分行五级分类中可疑类贷款和损失类贷款为22.55亿元,占同口径不良贷款比重为93%,同期全省五级分类中可疑类贷款和损失类贷款为200.98亿元,占同口径不良贷款比重为81.7%,粤东地区分行五级分类中可疑类贷款和损失类贷款所占比重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3.64个百分点;同期粤东地区分行“双呆”贷款余额为21.49亿元,占同口径不良贷款的91%,全省“双呆”贷款为202.23亿元,占同口径不良贷款的90%。由此可见粤东地区贷款损失的可能性较大。
二、粤东地区分行存量不良贷款的结构分析
截止2003年12月31日,粤东地区分行企业类贷款余额96.15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81.3%;企业类不良贷款22.98亿元,占全部不良贷款的94.8%,企业类贷款不良率23.9%;个人类贷款22.12亿元,占全部贷款的18.7%,个人类不良贷款1.25亿元,占全部不良贷款的5.2%,个人类贷款不良率5.7%。以下结构分析,除特指外,仅对企业类贷款五级分类不良贷款结构进行分析。
1.不良贷款的行业结构分析:国家重点支持和大力发展行业的不良贷款率较低,房地产及其相关行业不良贷款占比高,应加强对其风险控制
(1)不良贷款的行业集中在房地产、其他批发业等19个行业,占81%。粤东地区五个分行不良贷款分布在89个行业,不良贷款超3000万元的行业共有19个行业,合计不良贷款18.63亿元,占全部不良贷款的81%,其中不良贷款额超过1亿元的行业共有4类,分别是“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业”(5.72亿元)、“其他批发业”(3.03亿元)、“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1.5亿元)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46亿元),这4类行业不良贷款总额合计11.71亿元,占全部不良贷款余额的51%。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调研报告银行关于粤东地区五市分行存量不良贷款的分析报告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