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建设保持增长势头。沈彰高速85公里今年建成通车,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326公里,沈康,铁阜,辽宁中部环线本辽辽段、辽新段四条253.2公里高速公路同时在建。截至2008年底,全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达到580公里,沈阳二环七射一过境的高速公路主骨架将基本形成,我市将实现“县县通高速”的目标。
——高等级公路建设规模再创新高。重点建成沈抚大道、出海产业大道、苏桃快速干道等7条一级公路,新改建一级公路221公里。截至目前,全市一级路总里程达425公里,建成区与四大发展空间、重点开发区、产业带全部实现一级路相连接。
——国省干线公路升级改造进展顺利。完成了县以上公路新建改建路面工程19项210.7公里,完成中修工程29项341.5公里,完成病险桥梁改造84座,创建省级文明样板路5条179公里,实施公路绿化工程570公里,干线公路通行能力进一步提高。
——农村公路路网结构更加优化。新建农村公路513公里,惠及全市13个农业经济区、28个乡镇、125个行政村的农村群众。加强了农村病害公路的修复工作,修复病害面积63.4万平方米,改善了原有农村公路的通行条件。
(三)道路客货运输协调发展
——道路客运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新增客运班线68条、班车140台,日发班次4290个,日均运送旅客达12.8万人。目前,我市共有长途客运班线800条,车辆1800台,覆盖全国19个省。新开、调整农村客运班线32条,新建农村客运站10个,乡镇通车率达100%。今年我局积极推进沈抚同城化进程,率先开通了沈抚城际公交,这是省内第一条冲破行政界域的公交线路,是沈抚同城化的重要标志。
——道路货运运力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新增、更新营运车辆1.45万台,营运货车总数达到6.6万台,其中新增厢式货车3476辆,多轴重载车辆1028台。围绕农村经济区和产业集群建设,重点发展物流项目,铁西新区、法库县的两个新建物流园区已投入使用。目前全市拥有物流服务企业360户,货运站25个,仓储面积达94.5万平方米。
——维修驾培市场繁荣有序。完成了对全市1935户维修企业及67家驾校的经营资质核定工作。维修救援体系初步建立,品牌化、集约化、连锁化经营的维修市场基本形成。同时,驾校品牌化、集约化经营也取得重大突破。浑南、祥和等四家驾校成为集教学、考试于一体的现代化驾校,其中浑南驾校的功能设施、场地面积、培训能力均达到东北领先水平。
——校车管理更加规范。完善了市、县、乡三级协调联动的校车管理机制,明确了校车补贴的资金来源,推进了农村校车的规范化管理。共投入校车运力1297台,日发车次5200个,平均日运送学生7万人次,较好地解决了农村学生上学问题。
(四)依法行政能力不断加强
——法规体系日趋完善。为加强行业法规体系建设,今年出台了《沈阳市道路货运市场管理条例》、《沈阳市公共交通管理办法》和《沈阳市农村公路管理办法》等地方法规、规章,交通地方法规体系框架已基本形成。
——行政审批方便快捷。2007年全市共受理交通行政许可1005件,办结972件,平均办结时限2.4个工作日,同比提高了0.3个工作日,为交通经营业户提供了更加高效、人性化的交通行政审批服务。
——依法治运成效显著。2007年全市集中开展了打击报停偷驶、车辆外挂、“黑车”、超限等专项整治执法行动10余次,共查处违章案件21416起,有效地防止了费源流失。全年共征收运管费5355万元,同比增涨61%。费额实现了稳步增长。
——从业人员素质明显提高。为提高行业从业人员素质,实行了客运、危货运输从业登记、职业资格准入等制度。全年组织18429人参加资格考试,培训在岗人员8758人,完成职业技能鉴定10068人,核发从业资格证14188个。
(五)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
——文明行业创建成果丰硕。通过开展“公路文明县”、“星级驾驶员”和“模范出租汽车”等创建活动,全系统共有10个单位获得省级以上荣誉称号,其中沈大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获得詹天佑中国土木工程奖,公路规划设计院获得了国家交通行业文明先进单位,院长徐涛同志被评为全国公路百名优秀工程师。另外,刘健美等11名同志当选为市人大代表。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调研报告在2024年全市交通工作会议上的报告(2)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