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抓好渔业生产,大力推广稻田养鱼和休稻养鱼,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坚决禁止肥水养鱼,全面推行淡水养鱼。
6、抓好地方电力工作。一要切实抓好地方电力体制改革;二要科学调度,合理安排,确保夏季用电高峰的电力调节安全有序。
(二)创新思路,形成多元化的水利的投入机制
一是要积极争取各级财政投入。水利的主体特性是公益性,特别是对一些防洪排涝设施建设、重点水利工程、水环境保护工程等,必须由政府负责,财政出资建设。要收足用好各种水利资金,保证水利建设资金的专项使用。二是要规范村民“一事一议”政策。村民“一事一议”制度是今后发展农村水利建设的重要政策,必须在坚持尊重民意的原则下,因地制宜,积极探索,规范程序,完善制度,运用“一事一议”政策,积极引导农民筹资筹劳投入农村水利建设。三是积极引导社会投资。有许多水利工程的受益对象是具体的,应该按照“谁受益、谁投资”、或者“谁投资、谁经营”的原则,运用市场机制,实行优惠政策,鼓励各种社会资本投入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四是综合开发水土资源。发达地区的实践证明,在水利建设过程中,通过优化规划布局和工程设计,把水利工程建设与土地复垦、道路建设、植树绿化和其它多种经营生产有机结合起来,科学开发水资源,通过以水养水、一水多用、以水换资等途径,多渠道扩大水利建设资金来源,促进水利建设加快发展。
(三)讲求实效,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经济社会效益
水利建设面广量大,既要充分发动群众、轰轰烈烈,更要坚持科学态度,讲求实效。一要坚持科学规划。二要突出量力而行。三要保证工程质量。水利建设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利益,必须坚持优化设计,精心组织,科学管理,严格验收,确保质量,严禁花架子。四要建立长效管理。认真总结过去水利重建轻管的教训,把加强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通过建立水利工程的长效管理体制和机制,促进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要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确保工程质量。认真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建设监理制和招标投标制”,把好资金关、材料关、制度关、资质关、验收关,杜绝出现“关系工程”、“人情工程”、“豆腐渣”工程;要加强施工安全管理,严格实行工程监理制,严防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要认真总结近年来在病险水库整治、堤防建设和灌区改造建设等方面的经验教训,大力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提高科技含量,更好地发挥工程效益;要坚持把效益第一的原则贯穿到规划、设计、施工等各个环节,真正做到建一处,成一处,管好一处,受益一处,让农民得到实惠。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个人工作总结2024年上半年水利工作总结(4)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