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流浪儿童状况分析(7)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10-06-18 本文由我主题曲。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建立一套系统的禁止童工现象的法规体系,应该说,中国目前的禁止使用童工法规是比较健全的,而且法规条文也比较严格。

  ——在建立法规的同时,中国政府也配备有一套执法监督系统—劳动监察大队,劳动监察大队归属于各级劳动部门,它一直设立到县一级劳动部门。劳动监察大队定期对企业及各种机构的用工情况进行执法检查。——消除贫困是中国政府根除童工现象的一个长期的、根本性的策略。自80年代末以来,中国政府开展了大规模的消除贫困运动,实施了许多扶贫、脱贫项目,使8000万农村贫困人口下降到6500万,这有效地减缓了童工现象。

  ——在农村地区推行义务制教育,提高小学和初中教育的普及率。

  近年来,中国政府大力贯彻《义务教育法》,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尤其是面向贫困边远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投入,增加国家教育结构中初等教育所占份量。与些同时,动员社会力量,对贫困辍学儿童进行救助。完全禁止16岁以下儿童从事有报酬的经济活动,这与中国广大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相脱节。因而,中国政府规定,对于儿童辍学率较高的一些农村贫困地区,允许部分13—15岁儿童从事地方政府特许的某些行业中的辅助性劳动,这有助于减轻其家庭经济困难。但是,对于这些特许行业如何进行管理,对于这些儿童的权益和身心健康如何维护,就比较复杂。有些地方的乡、镇、村企业或个体、私营企业,利用法律的宽限,招用童工从事有害其健康的、超时的、极低报酬的劳作。

  ——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中国政府长期以来一直在推行“一对夫妇,生育一胎”的政策,这也有利于抑制童工现象。在城市中,绝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及未来的前途极为关注,未满16岁儿童弃学务工从商是大大少于以往。一般来说,农村多子女家庭的父母,为了确保一个或两个子女能得到教育的机会,就让其他子女(往往是女童)辍学在家,一方面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另一方面可以帮助父母从事生产劳动。子女人数的减少,相对来说,增大了儿童的受教育的机会。

  中国政府建立起较健全的禁止使用童工的法规,并对雇用童工的企业、雇主采取较严厉的处罚,这种策略有效地制止了童工现象的蔓延。尤其在目前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条件下,雇主很容易雇到付酬低的成年工,没必要冒被罚款的风险而雇佣童工。中国童工的需求市场不大,但是供给市场比较旺盛。农村大量的辍学儿童和贫困家庭的存在,构成了潜在的童工后备军。在这种情况下,单纯依靠立法和执法,并不能根本解决童工问题。中国政府选择消除贫困和推广义务制教育,来作为解决童工问题的根本性策略是有效的。

  (三)流动人口中的儿童

  一、基本状况

  人数

  九十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中国农民大量涌人城市,形成了庞大的民工潮。根据各种大规模的调查的推算,农村外出的流动民工数量,1993年为5100万人,1994年增加到7100万人,1995年达到8000万人左右。1996年以来,一方面由于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如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等,刺激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由于国营企业改革,下岗职工增多,城镇就业问题突出,流动民工人数增长的速度有所减缓。目前流动人口数量维持在8000—9000万人之间,他们中的80%以上进入了城市。最初流动的农民大多数是男性青壮年和未婚女性,他们单身出来谋取就业机会,而已婚妇女往往留在农村家乡,照看孩子和种田。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民是夫妻双双进城务工从商,这样,追随家庭而流动进入城市的儿童数量增多。有些研究资料估计,在这些流动人口的已婚者中,大约有60%—70%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流动的,他们的子女有的留在农村老家,有的跟随他们流动。

  目前的趋势是,跟随父母流动进入城市的儿童数量越来越多。这一方面是由于越来越多的已婚妇女跟随丈夫流动,孩子留在农村无人照看,只好带出来;另一方面,许多流动的家庭都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有两、三个甚至更多的子女,这些超生的子女如果带回家乡就要付罚款,因此,父母也就不把他们带回农村老家。有一个无法证实的报导称,在城市流动人口中,有1000—2000万的“黑孩子”,即计划外生育的孩子1.目前,对于流动人口中儿童的数量还缺乏准确的估计,但数字肯定不小。一项对北京“浙江村”(来自浙江籍的流动人口组成的社区)的研究指出,在“浙江村”居住的上万户温州个体户中,至少伴随有4000—5000的儿童。2.而1993年北京市流动人口总数已达100万。家庭特征及生活环境能把孩子带出来的流动人口家庭,一般在居住、就业和收入方面具有一定稳定性,而且多从事家庭经营的小商贩、小手工业,比如:零售批发日用杂货、服装、食品、蔬菜等,开小吃店、早点铺、小饭馆等,修鞋、做裁缝等。其中也有一些人成了有一定规模的商贸、服务性公司和加工厂的小老板。相对于从事纯体力劳动的雇工,他们的收入较高也较稳定。这些带孩子出来流动的父母一般多属于青壮年,平均年龄在28—30岁之间。他们的孩子的年龄大多在学龄前后,有些孩子是在家乡出生后带出来的,有些是流动进入城市后出生的。关于这些父母的文化状况不是很清楚。根据一些研究资料综合来看,他们的文化水平远远低于他们谋生之地的城镇人口的文化水平,但他们的文化水平略高于农村家乡那些没有出来流动的人,也略高于从事纯体力劳动的流动人口。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经济工作中国流浪儿童状况分析(7)在线全文阅读。

中国流浪儿童状况分析(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gongzuo/7218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