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抓招商引资,推进结构调整,组建产业“中循环”。为了使工业结构更加高效合理,形成多产品多链条的循环工业网状结构,提高上下游企业的关联度,实现产业的“中循环”,近年来,我们围绕能源、石化、钢铁、汽配、新材料等支柱产业,根据循环经济建设需求和市场机制有选择地进行招商,重点引进补链企业,使我区的产业链、产品链和废物链逐步完善。目前,形成了总投资约76亿美元,以台塑石化、三菱丽阳腈纶、逸盛化工、埃索石化、亚朔科技、太平洋化学、和桥化工、林德气体等项目为主体,生产装置互联、原料产品互供、副产品集中统一利用、输送管道互通、资源共享、上中下游协调联动发展的石化产业链;总投资40亿美元,以宝新不锈钢、宁波钢铁、华光不锈钢等项目为主体的冶炼、热轧、冷轧不锈钢产业链;以吉利汽车为龙头,拓普、信泰、敏孚、裕民、胜克、天胜、万航、鸿裕、德胜、珈多利、雪龙、艾勒特等30多家汽配生产企业为依托的汽车整车生产、零部件生产加工为一体的汽配产业链;以瑞耐复合材料、科宁达钕铁硼、凌日表面金属材料、菲尔创纳高性能吸附材料、飞佛特种纺织材料、能之光发光材料、天合记忆合金材料、荣山新型建筑材料、华美微创医疗材料、贝斯美德医疗材料等项目为主体,集研发、中试、生产为一体的新材料产业群。与此同时,我们注重引导区内企业以彼此的废弃物为原料进行生产,实现横向耦合。海螺水泥公司利用北仑电厂粉煤灰进行复合水泥生产,每年可消化40万吨粉煤灰,节约成本600万元,也为北仑电厂解决了因堆场存放造成大量土地资源的浪费和运输、堆放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北仑五联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利用大工业废渣、废料,变废为宝,生产制造出新型环保硅塑窨井盖等等,一批依托大项目,以利用大工业废弃的煤灰、废渣、废酸、废油、污泥等为原料进行循环经济生产的中小企业不断涌现。
(三)抓区域联动,推进生态建设,构建区域“大循环”。近年来,我们围绕“生态北仑”这个目标,注重区域联动,形成区域开放式的“大循环”,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一是营造循环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在广泛开展节能、环保宣传,举办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专题知识讲座,举行各类图片展等活动的同时,深入开展了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区、国家园林城区、生态乡镇、生态村、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环保模范商场、饭店、医院、工厂等活动,在全社会逐步形成了发展循环经济,倡导绿色消费,建设生态北仑的良好氛围。到2004年底,已有3家学校、1家社区荣获浙江省绿色学校、社区称号,有2个乡镇和6个行政村荣获市级生态乡镇、村称号。二是建设区域水和垃圾循环系统。近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区域水循环系统的建设,基本形成了以北仑自来水公司为主体的供水系统,日供水能力超过35万吨;投入5.17亿元资金,先后建成了日处理污水7万吨的岩东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和日处理污水2万吨的小港污水处理厂,铺设了200公里的污水处理管网,建成了12个污水提升泵站,日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8万吨,其中岩东污水处理厂规模居全市首位,配置了国内最先进的设备,出厂水质完全符合国家城市污水处理厂综合二级排放标准,可以冲马路、浇绿地、浇拌建筑水泥,甚至进入家庭,作拖地板、冲厕所之用,从而缓解了人草争水、人路争水的矛盾。投资3亿多元建设全市首个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中心,与市共同投资1.6亿元建造了全市最大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引进了枫林垃圾焚烧厂,形成“村保洁、镇收集、区处理”的生活垃圾循环处理网络。同时,还建立了甬港废旧物资交易市场,使废旧物资得到了集中回收和利用。三是探索“开环式”的循环经济模式。北仑作为浙江省临港大工业最为集中的区域,发展循环经济单把眼光瞄准区域内部不能实现“畅环”。因此,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我们跳出北仑区域,站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范围,不断拓展新的领域。宁波宝新不锈钢公司每天产生30吨污泥,每年污泥综合处置费近2000万元,区域内另有20多家电镀企业每年也有近千吨污泥产生。这些污泥含有一些稀有金属,但单靠区域内部无法实现循环,通过多方努力,目前正与外地一家有色金属公司洽谈全面承接区域内污泥处理业务,从中提炼稀有金属,从而将区域内各家企业的废弃物进行集中处理,变废为宝。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经济工作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生态北仑(2)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