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管理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xuecool-com或QQ:
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一、管理审计概念的提出及发展现状
“管理审计”最早于1932年由英国管理协会、英国机械工程师协会和生产工程师协会会员罗斯在其《管理审计》一书中提出,主要内容是对业务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评判。此后其内容不断得到充实和扩展,20世纪70年代,随着内部审计的职业化、市场化、规范化,管理审计已成为独立的崭新的审计领域,是由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业绩和管理工作等全方面进行的审查和评价。目前,管理审计已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审计方式,诸如管理导向审计、管理经营业绩审计、3E审计(Economy,Efficiency,Effectiveness)、5E(“3E”增加Equity,Environment)审计、货币价值审计、综合管理审计等都是管理审计的某种形式或某个侧面。
可见管理审计是对各项管理活动的全面审计和评价,其审计和评价的是管理部门和人员在所从事工作的目标、计划、程序和策略等方面是否履行其应尽的职责。内容主要包括被审计单位内部的各个方面,如企业组织机构是否健全、合理、有效,计划是否可行,内部控制系统是否健全,新工艺新技术的开发是否切实可行,各项管理工作的效率如何等。与此同时,管理审计还揭示缺陷和错误,并提出改进意见,以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和效果。
二、我国开展管理审计的必要性
管理审计的资料来源广泛,在借助财务资料的同时,较多地借助于财务账簿以外的资料;相对于以向管理部门报告各项业务是否按照既定目标和方针进行为目标的经营审计而言,管理审计是对业务经营的全面审查和评价,目标是通过审核、检查和评价被审计单位在计划、组织、决策、内部控制等方面的管理能力和水平,评价管理素质,促使生产力诸要素合理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和整体效益;管理审计要了解管理并有针对地提出管理建议,提供咨询,甚至在保持独立性的前提下适当参与管理,如控制设计等,以促进被审计单位提高管理水平。管理审计对我国市场经济和企业治理制度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点:
1.开展管理审计是规范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客观需要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是我国规范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方面,标志着企业治理已经纳入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企业应建立起行之有效的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的内部控制机制,以满足经营管理的需要。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逐步实现规模扩大化、经营复杂化,由此而导致内部控制成本和风险呈同步上升趋势,这直接促使经营管理者增加了对内部控制系统进行监视和加强管理的需要,增强了经营管理工作对内部审计的依赖性,这就为管理审计的开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极大的业务拓展空间。
2.管理审计是健全企业内部控制的需要
可以说管理审计的基本功能就是检查企业以内部控制为核心的各项基础管理工作是否到位,并评价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程序及目标是否存在缺失或不当,从而帮助企业完善基础管理。例如,针对物流行业的燃料、物料采购、运输工具易耗品等环节的内控基础管理,管理审计就大有可为。这些燃料、物料、易耗品的采购是大宗的、经常性的,在物流企业成本中具有重要影响,也是经营管理者非常关注的问题。管理审计在对这些采购环节进行审计检查时,会对业务流程进行独立的、系统的评价,发现漏洞和薄弱环节,帮助企业健全内部控制。
3.管理审计是企业提高防范风险能力的需要
企业外部的经济环境、市场环境、政策制度、竞争对手、技术变革等重大因素随时会发生变化,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行业地位等产生重大影响;同时在企业内部管理中,对人、财、物等资源的配置使用,对业务流程、信息系统等过程的管理不可避免地存在漏洞、错位和不协调,带来财务、管理风险。
合格的审计人员对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具有足够的认识,具备风险的识别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具备风险评估能力,从而可以避免或化解内外风险。一方面要对企业的投资决策程序进行检查评估,保证决策的科学和民主;另一方面,管理审计对投资项目是否符合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是否适应市场发展变化趋势进行必要的因素分析和量化评估,评价风险的影响程度,进而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帮助企业采取补救措施,以求化解和减小企业的风险。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财经金融关于我国管理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在线全文阅读。
关于我国管理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