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管理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2)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xuecool-com或QQ:
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4.管理审计是企业增加价值的重要途径
“向管理要效益”,是指通过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程序化,会产生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降低成本费用、增大无形资产价值等增加价值的作用。管理审计可以说是管理的管理、控制的控制。它通过检查管理控制的过程,发现管理控制的漏洞和薄弱环节,来达到改进管理、增加效益的目的。例如,通过对企业成本管理进行管理审计,可以检查企业预算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生产成本费用标准是否健全和有效执行;还可以通过现场检查发现企业库存是否存在积压、变质及相关的管理责任问题。这些管理审计同样会促进企业通过加强管理,降低成本,为企业增加价值。对企业进行营销活动的管理审计时,可以检查企业销售货款收款程序及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是否健全;可以检查企业营销价格控制程序,是否存在越权的折让行为;还可以检查评价各类销售业务的营业利润情况,分析产生不同利润水平的原因,促进企业扩大适销对路、效益水平高的业务经营,帮助企业增加收入。
三、当前我国管理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管理审计自引入我国以来,越来越受到政府部门和企业的重视,然而,由于起步较晚,缺少现成的经验,方法体系及审计机构还不够完善,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管理审计缺乏系统规划和方法体系
由于管理审计的作用还没有被一些单位领导真正认识,因而在机构设置、工作部署等方面比较薄弱,没有真正将内审部门纳入企业内部控制的管理体系中,担负起企业监控、管理职责。另外,传统观点认为审计就是财务审计,至今管理审计没有系统完整的方法体系。在实际审计过程中,对某项管理活动开展审计与评价,往往只是通过审计人员对各项资料数据的统计、归纳、对比,以进行定性分析为主;对某一事项的审计评价,只能根据审计人员掌握的有限资料或经验做出职业性判断,从而影响了审计质量,也增加了审计风险。
2.缺少全方位的审计领域
我国多数企业审计的内容仍然停留在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损益、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上面,主要以开展财务审计为主,重点是纠错防弊。其审计对象主要是企业凭证、账簿、报表等,很少涉及企业的经营管理、内部控制、风险预测等领域,范围狭窄,缺少全方位的审计思维,难以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有效监督。
3.管理审计缺乏具体的评价标准
管理审计对证据的充分性、可靠性带来较高的要求,而我国现行的管理审计主要是对审计对象的管理活动进行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综合评价,这种综合评价缺乏现成的公认标准可以借鉴。不同的项目,往往具有不同的标准,即使是同一项目,也会有不同的衡量标准,而采用不同的标准,往往得出不同的审计结论。这样,衡量标准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和灵活性,进而直接影响审计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审计人员需要就审计衡量标准问题与委托人或被审计单位进行充分协商、交流,以达成双方认可的评价标准,这本身就增加了审计评价的难度。
4.技术手段落后,难以适应管理审计发展的需要
知识经济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正逐步对经济发展产生革命性的影响,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新思维也必将对传统审计理念与审计方式、方法和手段带来强大冲击。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大大增强了审计的及时性,事后审计将逐步被实时审计所取代,这与针对管理全过程的管理审计理念和目标不谋而合。如果管理审计技术手段落后,则难以适应工作需要以及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我国,企业审计人员大多对计算机还不太熟悉,许多审计还停留在传统手工查账的基础上,在新技术面前还有些无所适从。审计手段落后,不但增加了审计难度,而且效率低、准确率差,严重影响了审计作用的发挥,无法满足企业管理审计工作对效率和质量的需求。
5.人力资源团队的培养与开发工作薄弱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财经金融关于我国管理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2)在线全文阅读。
关于我国管理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