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经济语篇隐喻研究概观与比较(2)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xuecool-com或QQ:
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Dudley-Evans是英国语言学家,专门从事特殊用途英语研究领域的教学研究。他提倡体裁分析(genre analysis)教学法, 引导学生掌握语篇的图式结构,并了解语篇的建构过程,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或纂写某一体裁的语篇。他的代表作是与经济学家Henderson合作的The Language of Economics: The Analysis of Economic Discourse(1990)。他更多地关注经济语篇中隐喻的修辞效果和组成结构,并且用于指导特殊用途英语的教学。
Boers(2000)发现,针对同一种经济现象,有很多隐喻表达方式,而描述者对于隐喻的选择可以反映出他对这一现象的看法。学生对隐喻表达与价值观之间联系的理解能帮助学生得知作者的观点。Boers在他的A War of Words in the Discourse of Trade: The Rhetorical Constitution of Metaphor(2002)一书中,通过对大量的经济新闻、学术专著、电视辩论、广告和历史文件的研究发现,英语国家的人们每当谈到经济和贸易的时候,都会使用"贸易就是战争"的隐喻。
(三)小结
综上所述,在经济语篇隐喻研究领域,国外经济学家比较关注隐喻对经济学的影响和作用,而语言学家更多地关注的则是隐喻语言现象和隐喻的语言教学。经济学家对隐喻的研究从起初将隐喻视为一种修辞手段,到后来认同隐喻是一种认知模式和思维方式,经历了一个深化的过程,但是他们基本上是利用隐喻来研究经济,研究目的是针对经济学的,并没有展开对隐喻本身的深入研究,然而经济学家为隐喻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经济学方面的实例。而语言学家们对隐喻本身的研究多一些,但因为他们探讨的范围是经济语篇的隐喻,或者是与教学相结合,研究经济语篇隐喻理解对经济文本阅读教学的作用,或者是以经济语篇作为语料来研究隐喻这种语言现象背后隐藏的语言机制。到目前为止,大部分研究仍然停留在证明和应用隐喻学的现成理论程度上。这些研究同样也
成为隐喻学研究的宝贵资料。
三、国内经济语篇的隐喻研究
根据李福印(《隐喻与认知研究25年(1980-2004)成绩、问题与展望》,2007)的统计,中国大陆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隐喻研究的认知转向,比西方英语国家晚了大约十五年。而且国内绝大部分从事经济语篇隐喻研究的是语言学学者,而不象国外有很多经济学家研究隐喻。国内的相关研究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 对经济语篇隐喻本身的研究
1、将隐喻分门别类
分类标准大致分为三种,(1)根据喻体分类。经济语篇隐喻的本体一般是经济活动或经济现象,因此隐喻的分类大多是根据喻体的不同而来。例如有的学者将隐喻分为人体隐喻(如the heart of economy)、动物隐喻(如:the stock market’s bull run)、植物隐喻(如:reap the financial benefits)、 战争隐喻(如:the battle against poverty)、建筑隐喻(如:build up a prosperous economy)等等。(2)根据Lakoff在《人们赖以生存的隐喻》(1980) 中的分类方法,将隐喻划分为结构隐喻(如: time is money)、方位隐喻(如:cut down the price)和实体隐喻(如: combat inflation)。(3)根据隐喻词汇的词性来分类。将隐喻划分为名词隐喻、动词隐喻、形容词隐喻、副词隐喻和介词隐喻等。
2、专题研究
因为该研究涉及经济领域和隐喻领域,所以专题研究又包括:(1)经济领域内的某个专题研究。比如,有的学者专门研究经济新闻英语中的隐喻,有的研究广告英语中的隐喻,有的研究商务英语谈判中的隐喻,有的研究经济学术语中的隐喻词汇等等。(2)隐喻范围内的某个专题研究。比如,汤颖颐在《广告中的性别隐喻研究》(2005)一文中专门研究经济语篇中的性别隐喻;刘金侠,杨小龙,应慧发表的《名词化在商务合同中的语篇功能分析》(2006)则探讨了隐喻现象中的名词化问题。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财经金融中西经济语篇隐喻研究概观与比较(2)在线全文阅读。
中西经济语篇隐喻研究概观与比较(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