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定调政协委员建言献策力稳资本市场(2)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xuecool-com或QQ:
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证券监管证券定位应适合中国国情。孙南申认为,中国资产证券化主要通过信托合同的方式进行,而信托有其规模显示,因此很难酿成金融危机。资产证券化的初级是融资证券化,目的在于资金的配置;中级是资产证券化,目的在于提高流动性;高级是保险证券化,目的在于转移风险。中国的证券市场仅仅处于起步阶段,现在研究资产证券化对策为时过早。另外,次贷是美国的特有现象,即过度消费文化的产品之一,而中国则是过度储蓄。因此,相应的证券监管政策定位应适合中国国情,而不应是在中国研究美国问题,给美国问题提出对策。
加强股票交易的信息披露监管。孙南申强调,美国次贷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金融机构违反审慎原则、金融证券化缺乏透明性。因此,对证券信息披露不实与虚假证券信息传播应予以及时监管与查处,消除产出滞后或处罚不力等监管不作为现象,以免给股市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还应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央行建立情报中心和监测中心,证券监管机构与央行之间以及与被监管机构之间需要建立高效、及时的信息贡献机制,及时发现影响金融稳定的潜在风险,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以保证信息监管的有效性。
对大股东的自身股票交易实行限制。孙南申认为,对大股东买卖自家股票实行限制是避免股市大幅波动的重要举措。为了保持证券市场的稳定,政府可采用持股申报和持股披露的限制措施:即大股东向监管部门申报其减持计划备案,并向公众披露其减持方案。还可对大股东采取减持限购与减持限量的措施:即要求大股东在减持期间不可直接或通过关联方购进自家股票,不得在短期内集中减持股票。鉴于大股东减持股票数量巨大,政策上应考虑安排场外交易,以协议交易方式向特定投资者转让股票,这样可避免因要约收购方式带来的股市动荡。
出台私募基金监管政策和法规。孙南申认为,为防止私募基金活动的蔓延而产生证券市场的混乱,应及早制定相应的私募基金监管政策和法规,将其处于金融、工商、税务部门的联合行政监管范围之下。
对金融衍生产品经营实行许可证措施。孙南申强调,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主体应受到严格限制,对金融机构从事衍生品交易实行交易许可证制度,对进入交易所的交易进行许可证验证程序,该项措施对金融与证券风险的防范是非常必要的。此外,在推出融资融券、股指期货等新型金融工具之前,必须解决金融杠杆倍数的监管指标问题,必须将其控制在宏观经济可控制的范围内。
改进证券监管主体与监管体制。孙南申提出,政府监管部门应重点监管证券市场中间和证券交易所、证券新会组织等自律性机构,并让后者参与监控数量众多的上市公司与其他交易主体,从而形成证券市场的多层次、多元主体的共同监管局面。
加强金融安全与证券监管国际合作。孙南申认为,目前证券监管国际合作是一个机制问题,而非法律制度问题。因此,建议政府充分利用国家证监会组织的框架及安排进行国际证券合作监管,实现信息共享、调查写作和相互援助,制约金融衍生产品交易风波的跨国界蔓延。
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
大小非减持应拿抛售收入20%分红
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上海市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所长厉无畏之前在接受《证券日报》等媒体专访时表示,作为国有资本的大小非在解禁时不应该损伤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应该加强对限售股的监管,要求限售股东拿出20%左右利润成立特别收益金返回给流通股股东。
厉无畏认为,“大小非解禁”是造成股市起伏的最主要原因,即股改时大小非的对价不够,解禁后给流通股股东带来损失,造成人心恐慌,所以要让国有股拿出抛售收入的20%左右作为红利分给流通股。这样做,大小非就不会随便减持,流通股也不会赶紧逃走。不恐慌了,市场就不会受到大小非解禁的影响而波动。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财经金融总理定调政协委员建言献策力稳资本市场(2)在线全文阅读。
总理定调政协委员建言献策力稳资本市场(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