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背景下,全国许多地区如山东、湖北、安徽等,也逐步开始尝试在较大范围内开展政府绩效审计。这些探索一方面从实践上检验并丰富了思想萌芽阶段形成的关于政府绩效审计的一系列理论研究成果;另一方面为政府绩效审计在我国的全面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政府绩效审计的试点探索成效显著。
三、政府绩效审计全面推进阶段(审计署《2006至2010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发布至今)
为进一步推进政府绩效审计在我国的发展,审计署在《2006至2010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提出,将“全面推进效益审计,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效果,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审计工作的主要任务,从审计内容和审计方式上坚持“两个并重”作为完成该项任务的保障。它标志着政府绩效审计已经成为今后审计工作的重点内容和发展方向,政府绩效审计进入了全面推进阶段。
以浙江省开展的全部政府性资金审计(政府绩效审计的一种)为例。2006年,浙江省提出全部政府性资金审计思路。在2006年的市县长经济责任审计和财政审计中,浙江省审计厅进行了以全部政府性资金为主线的审计试点,同年又在湖州市财政决算审计中进行了全部政府性资金绩效审计的试点。2006年下半年,省厅系统提出了2007年在全省审计机关全面推行全部政府性资金审计的要求,以强化全部政府性资金审计。2007年,全部政府性资金审计尝试评价政府支出分别用于保吃饭、保运转、保稳定、打基础、促发展等支出配置比例及效益等情况,揭示了全部政府性资金配置、资金运营过程等存在的问题,为促进规范财政管理和预算分配秩序、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重大经济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近两年的实践和探索,浙江省逐步统一了对全部政府性资金审计必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树立了以全部政府性资金为主线来深化审计的全新审计理念,取得了明显成果。
2008年3月31日,刘家义审计长提出财政审计应紧紧围绕“管理、改革、绩效”六个字来开展工作,推进财政体制改革,推进财政绩效预算的建立,推动问责机制的健全。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审计署领导人全面推进政府绩效审计的决心和行动。
总体来看,自1983年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审计制度至今,政府绩效审计从其思想萌芽、经历试点探索直至现在的全面推进,成效显著。政府绩效审计在提高财政支出绩效、促进高效、精干、廉洁政府机构的建立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政府绩效审计在我国的尝试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由于政府绩效审计在我国起步较晚,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还很不成熟,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主要参考文献:
[1]厉国威.关于政府绩效审计产生和发展基础的探讨[J].财会月刊,2005(12):39-41.
[2]宋常,吴少华.我国绩效审计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J].审计研究,2004(2):31-35.
[3]霍志秋,崔晓雁.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历程研究[J].北方经贸,2006(2):56-57.
[4]廖洪,陈波.我国政府经济效益审计的发展历程、现状及改进对策[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7):94-96.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财经金融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历程(2)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