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关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是增强音乐教学有效性的保障
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的反馈进行有效评价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障。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总是用“错”和“对”来评价,那将违背新课程的理念。实践证明,教师要合理构建课堂评价模式,必须站在尊重、宽容、真诚的心理平台上,以自己丰厚的文化底蕴为基石,从理解、沟通出发,和学生进行及时的交流,根据学生不同的回答,不同的个性分别作出不同的评价。中学音乐教学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与表现能力。学生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的提高,要借助于音乐课堂学习中师生对音乐作品或对自己、他人、集体表现的评价得以实现。任何的评价都不是随意的。从课改之前的吝啬赞美到课改之后到处泛滥的“你真棒”!教师们对课堂评价产生了许多误区,在音乐教学中存在激励性评价泛滥和过于笼统的现象。课堂教学的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首先,评价的语言要明确,既发现学生的亮点,又能指出存在的问题,使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并及时改正,以提高其表现力。需要注意的是,评价的语言要规范和专业,要有利于学生进行自评与他评。其次,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应还评价权给学生,让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学会运用音乐语言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表现,并在评价中使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而且通过在课堂上运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使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和参与课堂,更好地实现课堂的有效性。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教育类如何提高音乐鉴赏课教学的有效性(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