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例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和治疗分析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xuecool-com或QQ:
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总结其临床疗效与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产检的孕妇380例,其中轻、中度缺铁性贫血的孕妇有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给予多糖铁胶囊(红源达)治疗;对照组给予硫酸亚铁和维生素C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对120例产检正常的孕妇,分别在孕16周开始给予多糖铁复合物进行预防性治疗,观察期预防效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效果更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120例产检正常的孕妇用药后,血中血红蛋白(Hb)浓度、红细胞压积(HCT)明显升高,无发生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结论 孕16周开始给予多糖铁复合物进行预防性治疗,效果确切,能有效预防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发生,对已发生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孕妇,给予红源达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硫酸亚铁和维生素C治疗,能有效改善贫血,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合理推广。
【关键词】 妊娠期缺铁性贫血 预防和治疗 多糖铁胶囊
缺铁性贫血指的是体内脾、肝、骨髓及其它的组织所储存的铁被消耗殆尽,无法满足正常的组织细胞生成需要,在出现明显贫血症状前的阶段。本文通过观察分析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总结其临床疗效与应用价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产检的孕妇380例,年龄在21~38岁,平均年龄为30.5岁,孕周在42天至22周,平均孕周在15.5周。其中轻、中度缺铁性贫血的孕妇有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给予多糖铁胶囊(红源达)治疗;对照组给予硫酸亚铁和维生素C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对120例产检正常的孕妇,分别在孕16周开始给予多糖铁复合物进行预防性治疗,观察期预防效果。两组孕妇从年龄、性别、孕周等方面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诊断标准如下:(1)轻度贫血一般无显著表现,或仅为眼睑、口唇粘膜及皮肤苍白,贫血严重时可出现纳差、心悸气短、头晕、乏力等;(2)实验室检查显示血象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其血中Hb<100g/L,RBC<3.5×109/L,MCV<80fl。
1.3 预防治疗方法
1.3.1 观察组 给予多糖铁胶囊(红源达)治疗,300mg/d,1天2次,连续服用8周[1]。
1.3.2 对照组 给予硫酸亚铁和维生素C治疗,硫酸亚铁0.9g/d,维生素C0.9g/d,1天3次,连续服用8周。
1.3.3 产检健康组 孕16周开始给予多糖铁复合物预防性治疗,150mg/d,1天1次,连续服用8周。服用前及服用后第8周分别抽血进行血常规检查。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治疗效果的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单位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均数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效果更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120例产检正常的孕妇用药后,血中血红蛋白(Hb)浓度为121.5±11.0 g/L、红细胞压积(HCT)为0.37±0.03%,明显升高,无发生妊娠期缺铁性贫血。见表1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效果比较(x-±s)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医药类108例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和治疗分析在线全文阅读。
108例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和治疗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