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产前护理干预对预防产后抑郁症的作用。方法 将186例初产妇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围产期保健;观察组由专科护士在产前对孕妇进行全面评估后,实施有针对性个体化的产前健康咨询和教育、心理指导、以及系统全面的围产期保健和育儿知识的学习,然后比较2组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在产前实施系统、全面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和围产期的保健,可以有效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使产妇顺利愉快地度过产褥期。
【关键词】产前护理干预 预防 产后抑郁症
产后抑郁症,是产褥精神综合症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表现为易激怒、恐怖等。它是产褥期常见的一种心理疾病[1]。不仅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而且对婴儿的身体发育、心理行为的发展都有不利的影响,还可影响夫妻关系、整个家庭及社会,甚至可导致产后精神病的发生[2]。因此,为了产妇和新生婴儿的身心健康,我院开展了产前护理干预,从而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选择2010年4月-10月在本院行产前检查、住院分娩的初产妇18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将接受常规围产期护理的90例作为对照组,而接受产前护理干预的96例则作为观察组。2组孕妇在年龄、孕周、文化程度方面都无明显差异性。她们都无精神病史及人格障碍,无脑部疾病史,能理解调查内容并愿意配合。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施产检后入院待产、分娩至出院,进行常规孕产期保健和健康宣教。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有计划地参加孕期学习,在产前进行心理评估和健康咨询,并在住院待产期间由专科护士实施有针对性的、个体化的系统全面的健康和心理上的护理及指导。对可疑抑郁情绪者、不良个性特征者作为预防发生产后抑郁症的重点护理对象。具体方法如下:
1.2.1开展产前教育 护理人员根据孕妇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心理咨询及指导。
1.2.2适应母亲角色 指导产妇正确对待即将担任的母亲角色,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并树立育儿信心。向其传授育婴知识,并进行产后保健指导。
1.2.3正确处理家庭关系 帮助产妇正确对待产后自己与家庭成员在育儿方面的分歧,同时指导其丈夫及家属正确理解产妇的生理及心理变化,重视产妇的心理需求,让产妇保持好心情。
1.2.4认识产后抑郁症 让孕产妇及家属认识产后抑郁症的重要性。告知孕产妇如何避免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1.3产后抑郁症的调查评估 对照组、观察组均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作为产后抑郁评分表,问卷简单易懂,容易被产妇接受。EPDS总分≤9.5分为阴性,>9.5分为阳性,阳性者可确诊为产后抑郁症。调查时间为产后6周。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比较 通过对比发现对照组和观察组的P值都大于0.05,说明两组产妇在文化程度、分娩方式、新生儿性别方面都无显著差异,皆能成为有效对照。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医药类浅谈产前护理干预对预防产后抑郁症的作用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