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PT的测定 取PT凝血活酶冻干品一只,加2.2ml蒸馏水,轻摇溶解;取贫血小板血浆0.1ml,药物1、2、4μl,37℃孵育2min后,加入37℃预温的凝血活酶0.1ml,混匀,记录凝固时间,即为凝血酶原时间(PT)。
1.3.4 KPTT的测定 取KPPT凝血活酶冻干品一只,加1.5ml蒸馏水,轻摇溶解;取KPPT凝血活酶悬液0.1ml,贫血小板血浆0.1ml,药物1、2、4μl,37℃孵育5min后,加入0.1ml 0.025mol/l的CaCl2溶液,混匀,记录凝固时间,即为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
1.3.5 TT的测定 取凝血酶冻干品一只,加5.0ml蒸馏水,轻摇溶解;取贫血小板血浆0.2ml,药物1、2、4μl,加入37 ℃预温的凝血酶0.1ml,混匀,记录凝固时间,即为凝血酶时间(TT)。
1.4 统计学处理 各组实验数据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的差异显著性分析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丹参酮ⅡA对体外凝血的影响 丹参酮ⅡA能延长PT、KPTT、 TT,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凝血时间延长,说明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果见表1。表1 丹参酮ⅡA对体外凝血的影响注:与对照组比较bP<0.05;cP<0.01下同
2.2 人参皂苷Rg1对体外凝血的影响 人参皂苷Rg1能延长PT、 KPTT、 TT,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凝血时间延长,说明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果见表2。表2 人参皂苷Rg1对体外凝血的影响
2.3 复方丹参方对体外凝血的影响 复方丹参方能延长PT、 KPTT、 TT,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凝血时间延长,说明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果见表3。表3 人参皂苷Rg1对体外凝血的影响
2.4 复方丹参方成分组合对体外凝血的影响 复方丹参方中的丹参酮ⅡA和人参皂苷Rg1组合能延长PT、KPTT、 TT,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凝血时间延长,说明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果见表4。表4复方丹参方成分组合对体外凝血的影响
3 讨论
复方丹参方是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的常用中药方,以该方为基础开发的中成药如丹参滴丸,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冠心病等,临床疗效确切并且出口国外,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已有的研究基本明确了复方丹参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代谢产物及临床疗效。但是对于复方丹参方有效成分为基础最佳分子组合及信号分子组合研究尚未系统开展。复方丹参方及其成分配伍研究可以发现复方中的有效成分及各成分间的协同关系,从而实现复方的优化组合,实现由天然药物组方向化学成分组方的转化。
复方丹参方对肾上腺素血瘀模型大鼠血小板粘聚性升高有明显抑制作用[11],对家兔血小板粘聚性升高也有明显抑制作用[12]。服用复方丹参滴丸后,治疗组的PT和APTT 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治疗组的纤维蛋白原(FIB) 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13]。复方丹参滴丸是多部位、多层面和多靶点抑制血小板的活化及聚集功能[14]。在被检血浆中加入标准化凝血酶溶液后其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为TT。在受检血浆中加入过量的组织凝血活酶和钙离子,使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凝血酶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而导致血浆凝固,其所需的时间被称为PT,PT是检测外源凝血途径有关因子的常用指标。以白陶土激活因子Ⅻ及Ⅺ,用脑磷脂代替血小板3因子(PF3)提供催化表面,加入钙离子后使贫血小板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称为APTT。若用白陶土作活化剂则称为KPTT,APTT是检测内源凝血途径因子异常较为敏感和常用的指标。复方丹参方、丹参酮ⅡA、人参皂苷Rg1、丹参酮ⅡA和人参皂苷Rg1组合能延长PT、 KPTT、 TT,且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丹参酮ⅡA和人参皂苷Rg1的成分配伍与复方丹参方的抗凝血作用没有明显差别,两者配伍可以代替复方丹参方的抗凝血作用。
本文首次从成分和成分配伍角度系统考察了复方丹参方及其成分配伍的体外抗凝血作用,发现了复方丹参方活血作用的物质基础,为体内动物实验提供了参考依据。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医药类复方丹参方及其成分配伍的体外抗凝血作用(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