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肺结核性及腺癌性胸水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图像之图谱特点及异同,为两者的鉴别诊断奠定基础。方法 选用28例肺结核性胸水及36例肺腺癌性胸水,每例均以5%浓缩胶和不同浓度(6%、8%、10%、12%、15%)之分离胶行SDSPAGE分离胸水中蛋白质,考马斯亮蓝染色,AlphaEaseFC Stand Alone图像分析软件分析10%分离胶凝胶图像。结果 不同浓度(6%、8%、10%、12%、15%)的分离胶SDSPAGE图像表明, 肺结核性胸水及肺腺癌性胸水经10%SDSPAGE分离,两者的胸水蛋白在40~200 kD范围内均可稳定分离得到10条蛋白条带。这些条带蛋白质分子量分别为200 kD、152 kD、134 kD、118 kD、103 kD、98 kD、84 kD、62 kD、54 kD、43 kD。含量达60%以上的蛋白质分子量在54 kD至84 kD之间。50~60 kD区间的蛋白质含量肺结核性胸水高于肺腺癌性胸水,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10%及12%的分离胶对胸水中的蛋白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经10%的分离胶分离,肺结核性胸水分子量在50~60 kD区间内的蛋白含量高于肺腺癌性胸水,具有鉴别诊断价值。
【关键词】 SDSPAGE 蛋白 肺癌 肺结核 胸水 图像分析
肺结核及肺腺癌是临床上引起胸水的两种常见疾病[1-5]。目前,有近20%的结核性和癌性胸水在临床经全面检查后仍难以鉴别[6],因而影响疾病的治疗。由于结核性和癌性胸腔积液的治疗及预后有很大的差别, 因此两者的鉴别至关重要。胸水蛋白SDSPAGE图谱的图像分析尚未见报道。为探讨肺结核性及腺癌性胸水SDSPAGE蛋白图谱分析的诊鉴价值,笔者进行了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南方医院2007年7月至2008年7月的肺结核性胸水28例及肺腺癌性胸水36例。其中男性33 例,女性31例,平均年龄(48.25±14.76)岁。每例均经细胞病理学、组织病理学或结合临床资料确诊。所有胸水标本离体后,立即4℃4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分装后–20 ℃冻存。
1.2 SDSPAGE凝胶电泳
制备6%、8%、10%、12%及15%的分离胶和5%浓缩胶。取3 μL胸水与3 μL 2×SDS上样缓冲液混匀,煮沸3 min,离心后上样电泳。设置电压分离胶90 V 30 min,浓缩胶120 V 3 h至溴酚蓝指示剂达凝胶底部时终止电泳,参照文献 [7-9]行凝胶染色与脱色。
染色后的凝胶经凝胶成像系统CCD摄相取图, 用AlphaEaseFC Stand Alone软件行凝胶图像分析,并参照文献[10-11]用图像分析方法定量分析蛋白质含量。
1.3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蛋白条带的分子量选用两样本t检验,蛋白条带的百分含量选用非参数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不同浓度分离胶之凝胶图像
图1A~E为不同浓度(6%、8%、10%、12%、15%)的分离胶对胸水中不同分子量的蛋白分离结果,可见在6%和8%分离胶中,只能得到小于10条的大分子蛋白条带,白蛋白及其以下小分子量的蛋白在电场作用下迁移出凝胶。在10%分离胶中,可得到包含白蛋白在内的10~13条蛋白条带。在12%和15%分离胶中,白蛋白(分子量66 kD, 图中深染粗大的条带)及其以下分子量的蛋白得到分离。
图1 胸水蛋白不同浓度分离胶的SDSPAGE凝胶图像(略)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医药类肺结核性及腺癌性胸水SDSPAGE蛋白图谱分析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