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黛玉形象与叙事功能(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8-1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其次黛玉在宝玉心目中有绝对的重要性。从两人恋情的发展来看,黛玉入府引宝玉出场,两人都谓似曾相识,而宝玉见黛玉无玉便恼,此举立刻表明黛玉在宝玉心中的意义。冥冥中也预示着两人未来纠结的情感世界。第五回来了薛宝钗,金玉良缘与木石前盟同时登场,宝玉、黛玉、宝钗之间的三角恋情拉开序幕。金陵十二曲中第一曲《终生误》更是一语成谶:“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妹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在木石前盟与金玉良缘的较量中,由宝玉的态度可见黛玉在其心中的重要地位,这种重要性也是在二玉成长、宝黛钗三人之间情感纠葛情节发展中得以渲染。

最后林黛玉在贾府中地位的转变同时也是故事情节的转变。黛玉在贾府中的地位源于贾母,即她是作为贾母最为疼爱的外孙女而获得尊贵的身份。贾母疼爱外孙女至将她从家中接来亲自抚养的程度,这使黛玉一入府中便受到众人的慎重接待,单以王熙凤这个“总管家”的十分恭维和赞美就能体现。但在小说第四十五回黛玉向宝钗推心置腹时说自己“不是他们这里的正经主子,原是无依无靠投奔了来的,他们已经多嫌着我了......”此处虽主要显示了黛玉性好顾影自怜,心思极为羸弱敏感,但仔细分析她在贾府中的实际处境却也并非全无道理。如贾政、王夫人选定宝钗作儿媳妇,对黛玉的婚事安排却全然不顾。再是黛玉葬花的忧伤也并非是她自己想不开,只看黛玉死的场景是何等的凄惨就能窥见。贾府里首先哭丧的人是李纨、探春,掌权的重要人物和府里的下人等则忙着新房那边的喜事不跌。在得知黛玉死的消息时,连贾母也改口论起了亲疏远近,更把孙子宝玉、孙媳宝钗置前,最终也没有去送送黛玉,后来还被王熙凤一个玩笑就扫去了哀痛。所以黛玉来到贾府后虽然在物质方面受到优厚待遇,但多数人心中始终还是隔着外亲的距离而对她忽视、冷落。毕竟就算她聪慧可人、地位再高,也还是无法超越一个外姓人的身份限制。在与贾府正统小姐、媳妇的地位之间时相游离的状态中,她的人生轨迹其实不必与贾府兴衰的命运互相吻。然而,黛玉与贾府走在一条共同幻灭的道路上彼此见证着,小说的悲情基调在人物和故事间之笼罩也是遥相呼应。且就宝玉而言,黛玉之死对他的重创是致命的,也可说黛玉之死间接导致了贾府里最后一丝气数的殆尽。

三、黛玉性情才华与叙事视角

对黛玉性格特征与其气质才华的描写,作者融合了变化多重的叙事视角。有黛玉的直接叙述和其他人对其评议的间接叙述,还有两种立场同时出现,更增加一种双方现场辩论的气氛。从而成全了作者对人物形象意味深长地开放性塑造。

首先是林黛玉复杂的性格,有“多愁善感”、“古怪孤僻”、“自爱自怜”等几个明显特征。作者使黛玉这个人物一出场便同时承担了叙事功能。这种使人物功能与叙事功能相重合的例子在其他人物身上几乎没有。即使是有其他重要人物出场,作者基本上还是坚定于以第三人称全知全能的视角去分配叙述每个人的行为表现。如宝黛初会,即使两人有一样的感受,作者也选择从黛玉的心理感受上去作详细的描写,表现出她心思极为灵巧,言谈间,不知不觉中,也使读者的心理上拉近了黛玉之间的距离。宝钗出场只在第四回末一笔带过——“宝钗来到贾府,与黛玉等一处,乐业相处”。黛玉本人不在场时,不仅宝玉,上至贾母下至丫鬟婆子们每每顾及黛玉孤僻小性,从而使黛玉这一特性更为明显。第三种既有黛玉在场的心理和行为描写,又有他人揣意和言行避讳,这种不着痕迹的视角转换增加了黛玉性格的复杂性。

其次,黛玉气质才华突出,才思敏捷,能言善辩,还作得一手好诗词。作者主要采用第三人称全知全能视角,或直接引用她的诗词言语,或借他人之口对其加以赞誉。第一回便借僧人道人之口讲述了绛珠还泪的神话,这一层首先赋予黛玉一身浓郁迷人的诗人气质。再看林黛玉的判词中“堪怜咏絮才”一联,“咏絮才”出自《世说新语》,作者借晋代才女谢道韫作诗的典故来比喻黛玉的才华。尤其是黛玉指点香菱学诗的那段,“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幅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三言两语把香菱终日的困惑一下子解开了,其聪明巧慧立刻跃然纸上。黛玉作诗直击人心灵,通过其他人的感受来表现比直接讲述更添一股浪漫气息。

四、钗黛接受与叙事交流

一个形象的塑造与接受,是通过作者与读者两方面的审美勾通的,故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叙事交流无疑对形象整体起着重要的作用。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经济学《红楼梦》中黛玉形象与叙事功能(2)在线全文阅读。

《红楼梦》中黛玉形象与叙事功能(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shiyong/122142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