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毛细管
本文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No.20070555 )及吉林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吉教科合字[2006]第145号)资助
1 引 言
天仙子是一种天然中草药,它的主要活性成分为阿托品和东莨菪碱 。目前,分析天仙子的方法主要有:核磁共振技术、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毛细管电泳分离法等。毛细管电泳技术(CE)具有进样体积小、分离效率高等优势。吡啶钌(Ru(bpy)2+3)电化学发光法具有激发态寿命长、发光效率高、试剂可循环再生等优点。 CE与Ru(bpy)2+3电化学发光联用技术(CEECL)将二者优势有机组合,已成为分析化学领域中很好的分析工具。阿托品和东莨菪碱具有叔氨结构,可以增强吡啶钌电化学发光,本研究采用CEECL分析技术分析了中药天仙子中的阿托品和东莨菪碱。
2 实验部分
2.1 仪器与试剂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综合分析仪(西安瑞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ECL检测采用三电极系统:直径500 μm Pt盘工作电极、Ag/AgCl饱和参比电极、Pt丝对极。石英毛细管(52 cm×25 μm i.d.,河北永年光学纤维厂)。三联吡啶钌六水合氯化物(美国Aldrich公司)。硫酸阿托品和氢溴酸东莨菪碱(美国Sigma公司)。磷酸盐、NaOH、氯仿和石油醚均为分析纯。二次蒸馏水采用MiliQ超高纯净水体系(美国Milipore公司)制备,所有溶液均用二次蒸馏水配制。中药天仙子购于长春市药材公司。
2.2 实验方法
毛细管用0.1 mol/L NaOH充满并浸泡过夜。电泳分离之前,分别用0.1 mol/L NaOH、二次蒸馏水、缓冲液冲洗毛细管各10 min。ECL检测池中添加5 mmol/L 三联吡啶钌、50 mmol/L磷酸盐缓冲液(pH 7.48),检测池中溶液3 h后更换一次,以保持实验重现性。本实验采用柱端ECL检测模式,借助光学显微镜准直工作电极与毛细管出口端,并固定二者距离为150 μm。综合考虑进样量对检测灵敏度和分离度双重影响,本实验电动进样条件为12 kV×9 s。分离缓冲溶液pH 8.48,检测电位1.2 V,光电倍增管偏置电压800 V。
2.3 中药生物碱的提取
取约0.5 g碾成粉末状的天仙子准确称重,加入5 mL石油醚超声20 min,弃掉石油醚层。加入4 mL氯仿超声20 min,萃取过程重复2次。提取液合并后挥干,提取物用二次蒸馏水溶解,经0.45 μm醋酸纤维膜过滤,滤液储存于4 ℃冰箱中备用。
3 结果与讨论
3.1 分离缓冲溶液pH值的影响
当缓冲溶液的pH值在4.06~6.08之间,两峰重叠。随着pH值增加,东莨菪碱迁移行为发生改变,两峰部分分离,pH=8.48时分离度最高。继续增大碱度分离度反而减小,可能是由于二者在偏碱性缓冲液中荷质比类似具有相近的迁移行为所致。
3.2 检测池缓冲溶液pH值的影响
生物碱与吡啶钌发生ECL共反应,先氧化成自由基中间体, 然后脱去质子,与三价吡啶钌发生反应,产生激发态Ru(bpy)2+*3,Ru(bpy)2+*3回到基态放出光子。不同胺类最佳ECL反应所需pH值不同。随着pH值的增大,两种成分发光强度呈现先增长后下降趋势,在pH=7.48和pH=6.03时,阿托品和东莨菪碱分别取得最高ECL强度。但是二者分离度随着pH值增大而增大。本实验缓冲溶液pH=7.48。电动进样12 kV×9 s。
3.3 线性范围、精密度和检出限
在最优条件下, 阿托品和东莨菪碱分别在0.29~5.8 mg/L和3.0~303 mg/L范围内,浓度与峰高呈良好线性关系。连续进样6次测峰高与迁移时间的RSD,阿托品为6.1%和0.68%,东莨菪碱为5.8%和1.6%。阿托品和东莨菪碱的检出限分为0.014和0.03 mg/L(S/N=3)。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医药类毛细管电泳吡啶钌电化学发光检测天仙子中生物碱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