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各科室的手术分级目录,每年进行更新与重新核定,增加新开展的手术名称,对于趋于成熟的手术技术,经手术分级管理委员会讨论后可考虑调整为低一级别的手术。确保手术分级目录更加准确和切合我院的实际情况。 2 实行手术分级管理的成效与体会
2.1使我院对手术各过程的管理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的开展,填补了对手术医师手术权限与范围管理的空白,使医疗行为和手术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监管更加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医疗安全。
2.2强化各级职责,医疗行为更加规范
强化了医院、科室及个人的责任意识,增强了职能与临床科室对手术医师的监管,发挥了科主任及高年资医师的管理能动性,加强了对本科室人员的医疗行为监管力度,科主任能认真审核本科室人员的手术级别权限,杜绝了手术医师自行安排手术和私自越级操作的现象。同时明确界定出各科室可以开展的手术项目,改变了过去科室间相互争抢手术的情况,使医疗行为更加规范。
2.3为绩效考核提供客观依据,提高科室积极性
通过实施手术分级管理,充分反映了各科室工作量的大小,医疗质量的优劣,医疗工作效率、效益及含金量的高低,从而使医疗质量评价更能科学、客观地反映科室及医院的实际业务水平。同时,制定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将医生及科室的工作量、大中手术比率和技术水平与其利益挂钩,激励医生不断提高医疗水平和工作效率,提高了医生的竞争意识及工作积极性,起到了很好的正面导向作用。
2.4降低医疗风险,减少医疗投诉与纠纷,促进医患和谐
实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明确各医师的手术级别与手术范围,避免了小大夫做大手术,以及高学历、高职称、低技能人员实行超越自己实际能力的手术所造成的潜在安全隐患[2],既提高了医院的管理水平,确保了医疗质量和安全,又能使高年资经验丰富的医师把主要精力集中于疑难重症患者的手术上,同时给予了低年资经验欠缺的医生更多的实践练习机会,提升手术技巧,为循序渐进的掌握高难度手术铺垫了道路,很好地维护了医、患双方的利益,有效防范医疗投诉与纠纷的发生,促进医患和谐。
3 总结
实践证明,实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顺应了国家医疗制度改革的新形势,在合理调配医疗资源的同时,有效地规范了手术医师的医疗行为,使分级医疗落到实处,保障了手术安全、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极大地提升医院的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同时能够科学、客观地反映医院实际诊疗水平和救治能力,对进一步开展绩效考核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过伟华,龚晓红,李光琴,等.实施动态手术分级管理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医院管理杂志,2006,22(11):744-745.
[2] 石青龙,刘广东,张思兵,等.实施手术准入管理 确保手术治疗和患者安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6,15(1):28-30.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医药类实施手术分级管理 保障医疗质量安全(2)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