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词汇层次。信号词或者标志词是妨碍阅读的关键,分析它们的含义以及在上下文中的具体作用有利于充分理解整个语篇。
5.2 语篇分析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在语篇中,使用语法手段可以起到连句成篇的作用。能在语篇中起篇章枢纽作用的语法手段很多,如时间关联成分、地点关联成分、照应、替代等。有时,篇章各部分的连贯成分还会形成统一的连贯链,为具有同一语义的词汇共现提供依托,为阅读理解提供线索。
6. 结语
由此可见,阅读决不限于对文本语言的表层理解和被动吸收。一个以不同形式贯穿始终的连贯链是篇章作者为读者提供的“路线图”,而每个衔接、连贯成分则可以被分别看作是图中的路线指标。这些语言点含量低、语篇表层信息弱、在语法结构中不占据主要位置的衔接成分将极大地帮助读者对文章的总体理解。
参考文献
Halliday, M. A. K. & R. Hasan. Cohesion in English[M]. London: Longman, 1976: 275.
Harris, T. & R. Hodges. The Literacy Dictionary[M]. Newark, Del.: International Reading Society. 1995: 28.
Nuttall, C. Teaching Reading Skills in a Foreign Language[M]. London: London 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 1982: 31.
胡壮麟. 语篇分析在教学中的应用[J]. 外语教学,2001(1):3.
张美芳. 意图与语篇制作策略[J]. 外国语,2001(2):37-41.
赵艳芳. 认知语言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190.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英语论文试论语篇分析理论指导下的英语阅读教学(3)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