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教师要不断地补充新知识,提高自身的双重文化能力
作为外语教师,除了能正确使用本国语进行交际并熟知本国文化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外,还必须了解掌握外国文化以及正确使用外语。这就要求外语教师要不断地补充新知识,提高自己的素质及使用外语的能力。教师在授课时不能只解释语言形式及其字面意思,还要对语言形式的不同语用功能及其使用语境进行解释,并尽可能在课堂上创造性地模拟一些真实情景,让学生有机会练习和使用这些语言形式。在教学生使用间接的语言时,教师首先要认识到一句话或一段话可能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功能,只有善于辨别和领会话语的间接意图,才能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
4.2让学生了解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并学会使用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句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潜移默化地教学生一些有关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的知识,让他们了解间接言语行为的特点及其分类,使学生增加对英语言语行为的间接性这一语言现象的感性认识,并引导学生使用不同语句间接表达自己的意图和理解别人间接表达的意图。另外,英语中有大量的已被习惯地用以表达间接言语行为的句子,即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句.。它们已成为某些间接言语行为的习惯表达句,语句的字面意思与说话人的真实意图之间的脱节程度较小,且它们的用法和意义较为固定。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并熟记英语中不同类型的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句,同时指导学生反复操练这些句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实际交际中运用自如。
4.3教授学生有关语境的知识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但语言的交际功能却只有在合适的语境中才能完满地实现”。换言之,语境在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它直接影响着语句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也制约着人们的语言表达。同样一句话,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表达的内容是不同的,往往用在这一场合可能是恰当的,而用在另一场合可能就不妥当。因此在交际时,交际双方不能缺少必要的双方都了解的语境,如果交际双方或一方缺乏语境知识,就很容易造成交际的失败。在间接言语行为中,语境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利用特定的交际语境衬托自己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说话意图,并利用语境对对方的话语作出恰当的推断,真正理解对方的意图,顺利地进行交际。
4.4注重中外文化差异的对比
.“交际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制约着语言的使用,这就是语言的文化因素”。学生在交际中不能正确理解英语间接言语行为常常导致交际失败,其主要原因就是学生不了解中西方两种文化的差异。事实上,“这种差异的产生,是由操汉、英两种语言的人的民族心理、思辨和推理模式不同而导致的”。中国学生在进行英语交际时,往往受汉语表达习惯和文化背景的影响。如下面这个对话:
A:Oh,what beautiful handwriting!
B:No,no,not at all,You are joking.
一对A有礼貌的赞赏话,B却用一句带有典型汉文化特征(自贬)的话来应答,显然是一种语用失误。B应遵循英语文化习惯,用“Thank you"回答便可。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除了让学生掌握扎实的语言知识外,还要引导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并注重中外文化差异的对比。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效、得体地使用语言进行交际。
总之,虽然间接言语行为是个复杂的语言现象,但它在人们的语言交际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适当地给学生介绍一些有关间接言语行为的知识,使他们了解和掌握间接言语行为的特点,对学生使用英语进行恰当、得体地交际是十分必要的。当然,这也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英语论文浅析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与英语教学探析(4)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