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统筹城乡,共富安康
按照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的精神,根据市委八届九次全会上提出的全民共富安康工程要求,结合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目标和任务,我们要把促进农民增收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工作重点,集中力量,全力抓好六方面工作:
(一)全力推进新百强,实现县域经济特色化。新百强的“新”,不仅要“新”在工业本身,还要“新”在工业与农业发展的关系上,走出一条工农互为促动、一二三产业互为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要坚持以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型产业规模化为方向,把推进龙头企业特色县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把农业产业化与新型基地建设结合起来,强化政策引导,采取针对措施,提高聚集效应,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资源优势转化、竞争优势强化,体现县域特色,打造一批新百强标志性企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要坚持以发展民营经济为重点,启动万家民营企业三年推进计划,挖掘资本潜力,创新体制活力,激活发展动力,让民营经济唱主角,加快催生一批企业集群,成为城乡经济发展的第一方阵。要继续实施大绿色发展战略,开发绿色产品,优化农业结构,提升产品档次,延伸产业链条,逐步把我市建成新型产业生产基地,真正使新百强调产成为现代生产力的载体,成为全市人民生产、消费、就业和人居的高地,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二)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市,实现农业经营标准化。农业标准化是迈向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必然趋势。要把农业标准化作为新世纪新阶段推进农业产业革命的战略要求,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证,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小康建设步伐的基本前提,按照“政府大力推动,市场正确引导,龙头企业带动,农民积极参与”的工作方案,抓住关键环节,规范生产行为,打破贸易技术壁垒,实现与国际市场接轨。要以创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市为目标,以25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为重点,面向市场,搞好规划,全面普及,创建品牌,以标准化推进产业化,促使农产品生产上规模、质量上档次、管理上水平、效益上台阶。要大力培育生态品牌、特色品牌、原产地品牌,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深厚的文化内涵包装农业,用现代的市场手段指导农业,积极申报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知名商标,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要尽快建好我市具有权威性的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加大检测范围,扩大检验层次,提供准确数据,掌握科学依据,确保我市农产品质量达到标准,确保广大人民群众放心消费,安全消费,健康消费。
(三)搞好农产品市场建设,实现贸工农一体化。市场是经济活跃的助推器,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许多国家的实践证明,现代化的流通促进现代化的生产,小规模的流通只能适应小规模的生产,大规模的流通才能促进大规模的生产。为此,要坚持市场优先,贸易当头,建设大市场,发展大流通,实行销供产、贸工农一体化,从建设农产品市场体系着手,努力做好“农产品卖出去”这篇大文章。要依托城区紫坊农贸市场,强化配套设施建设,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加快市场信息传递,提升市场营销档次,提高市场管理水平,开展现代物流配送,发展电子商务,建成全省最大的绿色农产品专营批发市场,成为城乡经济的连接点。要依托历史传统名镇,加大扶持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集贸市场改造升级,完善服务功能,建设一批集批发、零售为一体的乡镇农贸市场,成为优势农产品集散地,成为城乡贸易的集合点。要依托优势产品专营区,依靠营销大户,改造马路市场,拓展地边市场,建设一批具有集散功能和辐射功能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成为产业发展的扩散点。这样形成从市到县到乡的农产品市场体系,促进我市农业从抓生产到抓流通、抓产品到抓商品的大转变,形成城乡互动的良性循环。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领导讲话在农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