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以人才资源开发利用为重点,大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关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及配套措施,坚持人才开发和市场配置相结合的原则,在人才深度开发利用上采取超常规措施,迈出更大步伐。一是加强政策支持体系建设。研究制定我市“七支人才队伍”建设规划,配套出台《关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施细则》,进一步完善人才开发利用的优惠政策和运行机制,优化“重才、识才、聚才、用才”的政策环境、舆论环境、工作和生活环境,搭建人才兴业平台。二是积极拓宽人才发挥作用渠道。通过组建经济、科技顾问委员会,围绕项目建设中重大问题组织各类人才进行攻关,采取科技攻关项目、人才精英赛、职业技能大比武、开展送科技下乡等形式,积极引导各类人才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三是加强优秀人才选拔管理和素质升级工作。深入实施“1551”工程,认真落实省委提出的企业人才队伍建设“39330”工程,大力选拔各级各类优秀人才,扩充人才储备总量,特别要着重吸呐 类型的人才,为我市积蓄一大批用得上、受欢迎的技能型专门人才。立足培养本地人才,建立培训基地,拓展培训资源共享空间,借助大专院校和国外培训基地,采取分层次、全方位、开放式培训方式,提高各类人才知识层次和业务能力。同时通过加强管理,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激活各类人才,使绥化逐步成为人才的集散地,推动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
4、以改进工作方式方法为重点,大力推进基层组织建设。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创新工作载体,扩大党组织覆盖面,实现领导方式方法的转变。一是规模推进农村党建“四个模式”。力争新发展乡镇干部产业示范服务基地(项目)500个,农民股份合作公司500个,专业合作社(协会)1000个,党员服务区各类经济联合体1000个,提供党费贴息贷款2000万元。以“四个模式”为牵动,培养造就“付华庭、佘树德式”村党支部书记和“五型”乡村干部队伍,完善“村村大学生”的培养、管理、使用措施,加快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劳务输出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工作,探索村书记选拔任用、村民自治、“一事一议”、乡村干部激励和保障等新机制,打牢农村党组织的服务基础。二是创建街道社区党建服务工作新载体。加大街道社区“五有一创建”工作的力度,发展以便民利民服务、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社会公益事业等主要形式的社区服务型经济、自救型经济、税源型经济、社会公益型经济,解决“无钱办事”的问题;健全社区党组织设置,加强与新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衔接;实施市、县两级领导包联社区示范点建设责任制,建立多方投入、共驻共建新机制,推进社区建设规范化。努力营造一个安定、文明、和谐的社区环境,为全市的改革发展创造稳定的局面。三是拓宽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新途径。深入实施“五个好”党组织创建工作,大力开展“党员先锋岗”、“红旗责任区”、“党员模范车组”等特色活动;扩大党组织设置覆盖面,加强选派党建指导员、联络员工作;总结推广一批先进典型,推动非公有制党的建设工作;制定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意见,把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5、以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重点,大力推进党员队伍建设。把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作为组织工作的重点来抓,突出解决党员队伍中存在的信仰淡化、宗旨不牢、双带作用差、素质低等问题,进一步增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是加大舆论宣传力度。通过会议、广播电视、报纸等渠道,广泛宣传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的重大意义,加深广大党员干部对这项工作的了解,提高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加大推进力度。继续抓好以强化基础建设为重点的调查摸底工作;继续抓好以基层组织整建和特殊类型党员管理为重点的组织整建工作;继续抓好以提高宣讲能力为重点的骨干培训工作。三是加大组织领导力度。按照要求制定方案,明确领导责任,健全组织机构,坚持标准,精心组织实施,切实解决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以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契机,建立党员队伍教育管理长效机制,落实《党员权利保障条例》,深入实施“双培”工程和以“双带”促“双富”活动,培养和叫响一批“双带型党员”群体。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组织人事在全省党建和组织工作大庆座谈会上的发言提纲(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