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强化服务企业的意识,与辖区内企业建立联系机制,积极提供法律方面的有效服务,净化投资环境。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性质、成分的企业广泛存在,但我国现有的法律服务体系显然不能充分满足广大企业的需求。如何帮助企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如何协助各级党委、政府净化和保障投资环境,是检察机关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切入点和立足点。因此,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同时,检察机关还应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力所能及地为辖区内企业分忧解难,优化投资环境,推动一方经济发展,达到法律效果、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首先,检察机关应自觉、主动的从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改变原有的“坐堂办案”状况,积极与辖区内企业建立联系机制,通过定期走访、座谈等形式,为企业提供有效的法律帮助,力所能及地帮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其次,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在为国有企业服务的同时,重视对混合制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及民营企业的服务。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企业在经济生活中更容易处于弱势地位,其在经济交往中的合法权益更容易被忽视,得不到应有的保护。而一个区域的投资环境如何,对投资商的合法权益保护的状况如何往往决定了其投资吸引力的大小。因此,检察机关在为企业服务、维权的过程中,更应重视对这些经济性质的企业的保护和服务。
2、通过法律咨询、普法教育等多种形式,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生动的法制宣传教育,为打击经济领域犯罪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经济领域的犯罪往往都具有较强的隐蔽性,较之普通暴力犯罪、自然犯罪,其危害性往往在表面上难以洞察。经济领域的犯罪对社会经济基础、社会诚信体系和社会传统道德体系的冲击和危害是旷日持久的,人民群众对其危害性的认识往往也要经历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因此,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当义不容辞地肩负起这一宣传教育的使命。在办案的同时,检察机关应高度重视办案的社会效果,充分运用刑事手段的教育、震慑功能,通过开展宣传报道,举办法律咨询、选取典型案例深入案发地开公开庭等方式,给广大人民群众开展直观、生动而深刻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以震慑犯罪分子,积极引导舆论,为打击经济领域犯罪奠定良好的社会心理基础和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此外,通过选择成功案例,以简报、新闻宣传等方式进行广泛的宣传报道,还能增强检察机关在打击惩治经济犯罪的社会影响,显示检察机关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决心,树立检察机关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良好形象,将赢得社会各界对检察工作的大力支持。这种双向良性互动将能持久而深远地对打击经济犯罪,维护经济发展大局产生积极影响。
3、打击与保护相结合,加强追赃力度,积极为被害人及被害企业挽回经济损失,将犯罪带来的危害后果降至最低程度。经济领域犯罪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其直接表现在经济上会给被害人带来严重损失,有些损失甚至是惊人的。这些案件直接危及社会稳定,较容易引发大规模的群众集体上访等事件。因此,广大检察干警应注意克服就案办案的思想,不仅要严惩罪犯,还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政治敏锐性,在打击的同时,加强追赃工作力度,不断扩大战果,积极为被害人及被害企业挽回经济损失,将犯罪的危害后果降至最低程度,以安抚被害人情绪,维护社会稳定。
4、重视《检察建议》的作用,帮助被害企业完善规章制度,堵塞机制漏洞。在导致经济犯罪发生的因素中,很多单位或企业在制度上的不健全和管理上的混乱是其中一大因素。因此,检察机关应结合办案情况,强化《检察建议》的运用,向有关部门或企业发出检察建议。检察机关可利用丰富的办案资源,通过统计分析、犯罪预测以及实践经验的累积掌握经济领域犯罪的原因、特点及其发展规律,提出切实可行的、有效的防治犯罪的检察建议,以促进有关单位或企业加强管理,堵塞漏洞、完善制度,控制犯罪。针对一定时期内的办案情况反映,对该类案件呈现出的共同特点,则可向辖区内企业发出书面通告、建议,帮助改进预防犯罪方面的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以告诫、警示犯罪,防范犯罪。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领导讲话检察长在检察服务企业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