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把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构建和谐文明新村纳入本部门和本行业的“十一五”规划。按照“意见”的要求,各有关部门应从战略和全局出发,将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构建和谐文明新村纳入本部门的“十一五”规划,明确建设目标、任务、措施和责任。同时,各级扶贫部门要按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关于“认真抓好扶贫规划的审核和修订工作”部署,根据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修订完善扶贫开发规划,并纳入本地区的“十一五”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二是各部门共同承担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构建和谐文明新村的责任。贫困地区发展需要自身的努力,同时也离不开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我们今天看到的通河县3个实施重点村的项目建设之所以取得这么好的效果,正是因为有了省、市、县各级财政、以工代赈、金融等各部门共同投入,有了组织、精神文明建设、交通、农业、水利、教育、卫生、广电、科技、林业等各部门鼎力支持,有了省国税局、省人寿保险公司和省中医中药大学等各级帮扶单位的无私援助,才使这些村发生了巨大变化,贫困群众欢欣鼓舞。希望各单位继续从本行业的特点出发,发挥部门优势,把整村推进构建和谐文明新村列入本单位工作计划,扶贫资金集中同步投向实施重点村。充分发挥各部门政策、技术、管理、人才、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有针对性的制定行业发展帮扶措施,对实施重点村提供更为积极而具体的支持,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做到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支持重点村各项事业和谐发展,共同推进和谐文明新村建设。各级扶贫系统要积极配合,支持各部门在重点县和重点村开展工作。对部门支持整村推进的资金,扶贫资金可以配套投入,提高建设标准和规模。会后,我们将尽快把经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的第三批重点村名单发送给各部门,以便尽早安排项目计划,集中同步向重点村投入。
三是加强“县抓落实”的工作力度。按照“省负总责、市抓推进、县抓落实”的工作责任,县级政府要切实抓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战略的实施。通河县的整村推进之所以搞得好,就是真正履行了工作责任。县委、县政府把扶贫开发列入了重要工作日程,把整村推进作为一把手工程,县委书记、县长亲自抓,县五大班子领导包村抓,县直各部门帮扶责任到村。特别是在本县财力拮据的情况下,能拿出400多万元,配套投入实施重点村的建设,是难能可贵的,很值得各县借鉴。我们说整合扶贫资源,是既要整合国家和省的各项资源,也要整合市、县、乡、村以及贫困群众的各项资源,全方位的综合各级、各方面人力、财力和物力。通河县做到了,我想其他县也能做到。通河县的扶贫办主任是位女同志,很年轻,而且是全省县级扶贫办唯一的一位女主任,能把整村推进工作抓得这么好,除了她和由她领导的扶贫办全体同志努力之外,重要的是有县委、县政府领导的支持,有县里各部门的支持。因此说,“县抓落实”不仅仅扶贫部门的责任,而是县级政府的责任,更是各部门的责任。今天到会的除了通河县领导以外,还有29位国家、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重点村较多的县(市)主管县(市)长,通过考察学习,你们的体会一定很深刻,应该好好对比一下,本县工作的差距在哪里,怎样才能迎头赶上。借鉴通河县的经验,我认为“县抓落实”,一是要落实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要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层层分解工作任务,经常检查督促。二是要领导重视。县委、县政府的主要领导要亲自抓,主管领导要具体抓,遇到问题要积极协调,帮助解决。特别是协调县里各方面力量,集中同步向重点村投入,这样才能保证整村推进取得最大成效,保证扶贫项目的高标准、高质量。三是要各部门通力协作。扶贫开发不能仅靠扶贫部门,整村推进、构建和谐文明新村涉及到方方面面,县直的各部门都要积极参与,都要出力,只有形成合力,才能抓好整村推进。四是要动员群众积极参与。通过整村推进为重点村和贫困群众打下脱贫的基础,重要的是在这个基础上要继续开发,继续发展,才能使重点村和贫困户实现彻底脱贫,进而致富。因此,要动员、教育、组织群众投身到扶贫开发的项目建设上来,积极筹措资金,出工出劳,学习各项生产技术,在国家的扶持下,依靠自己的力量和不懈的努力,最终实现脱贫致富。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领导讲话领导关于构建社会主义文明新村讲话(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