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桂路—晒布路拓宽改造工程广深铁路顶进涵
1.2、编制原则
1.严格遵守国家及行业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和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
2.力求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科学合理、经济适用的原则。 3.尽量降低对运输生产的干扰。 二、工程概况及特点
2.1、工程概况
1.本工程为深圳市红桂路至晒布路拓宽改造工程新建的一座1—3m框架人行交通涵,主要是为了解决行人过布吉河的交通问题,本交通涵在广深铁路K144+326处正交下穿广深第Ⅳ线。其中Ⅰ、Ⅱ、Ⅲ线穿越处为蛟湖小桥,在10m桥孔下现浇框架涵。Ⅳ线穿越处为广深四线工程新建的路基墙,钢筋混凝土结构,架空线路拆除路基墙钢筋混凝土后,采用顶进涵顶进方式穿越Ⅳ线,顶进涵框架部分长7m,净宽3m,净高2.5m,轨顶至涵顶约2.10m。
2.顶进涵按照单节一次顶进施工。分阶段顶进,第一次将框架涵顶进靠近线路作为线路架空辅助支撑,第二次在架空线路拆除路基墙后,采用单节一次性控顶穿越Ⅳ线。
3.因线路构造特殊,无法采用D型梁架空线路,线路架空加固采用普通工字钢纵横抬梁法施工。
2
红桂路—晒布路拓宽改造工程广深铁路顶进涵
顶进方向
公跨铁立交桥 顶进涵终顶位
布吉河
胶湖小桥
III线
II线
IIV
线 线
图2.1顶进涵平面图
3
红桂路—晒布路拓宽改造工程广深铁路顶进涵
图1.2 穿越路基墙立面图
2.2、工程特点
1.施工对运输干扰大,安全风险高。
广深铁路运输密度大,每天运行超过120对客运列车,并且有直通香港列车,本工程施工期间需要列车限速运行,降低了本区段列车通过能力,对运输效率影响很大;
受施工区域地形条件限制,无法采用大型机械施工,如桩机、凿岩机、吊机等,特别是架空线路凿除大体量钢筋混凝土路基墙的工期比通常的土路基开挖工期长5--10倍,路基墙恢复需经过立模、布筋、浇注、养护的长周期工序,导致总体线路架空列车
4
红桂路—晒布路拓宽改造工程广深铁路顶进涵
慢行周期长,对运输生产的影响及安全风险倍增。
2.主要的施工难点。
(1)无法使用钻机、深厚砂层、高地下水位条件下处理主桩。 (2)禁止用炸药、无大型破碎机械条件下快速拆除大体量钢筋混凝土,关系到线路架空时间长短。需要拆除的有路基墙及承台、后背、既有防电棚条形基础、抗滑桩等,总量约100立方米。
(3)在施工场地狭窄条件下运输、从布吉河侧穿入I63重型工字钢。
(4)在铁路架空状态下恢复路基墙。 三、施工准备
3.1、技术准备
1.熟悉图纸资料和相关文件
⑴ 全面熟悉施工图纸,资料和相关文件 ⑵ 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设计交底、图纸会审。
⑶ 对施工方案、技术措施、质量保证措施、施工安全保证措施等进行认真学习、研究,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施工。
⑷ 做好施工测量,对设计部门所交付的中线桩,水准基点桩及其测量资料进行检查校对,有问题及时进行补测或重新测校,并通知有关部门研究处理。
⑸ 对业主要求有疑问的不明之处,及早联系监理、业主、设计等单位进行澄清。
2.技术交底
5
红桂路—晒布路拓宽改造工程广深铁路顶进涵
我项目部将根据设计文件和施工组织设计,逐级做好技术交底,分别由项目总工、项目经理、各专业工程师、领工员、班组长逐级组织进行。
技术交底包括施工图纸交底、各单项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技术措施交底以及安全技术交底等。
本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将由总工程师负责向项目部、职能部门有关人员交底,最后由项目部总工向参加施工的班组长和作业人员交底,并认真讨论贯彻落实。
3.做好施工复测和施工放线工作
设计单位交桩时,需检查交桩表的桩是否齐全,如缺少主要控制桩,报设计单位补桩。
对设计单位交的桩要进行现场复测,复核结果误差在允许范围内,才能进行施工测量放线。
为保证主要控制桩万一在施工过程中毁坏后能恢复,动工前要放好护桩,护桩要放到施工影响不到的地方。
3.2、现场准备
1.复查和了解现场
复查和了解现场的地形、地质、水源、电源、料源、交通运输、环境保护等有关情况。
调查清楚施工地段既有的通信、信号、供电、供水、排水沟管及地上面的电杆、地下隐蔽设施,凡影响本工程施工的,主动联系有关单位尽快进行改迁;凡不影响本工程施工的,在施工中
6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顶进涵施工组织设计 - 图文(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