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饭店业发展史(1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8-14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为防止发生意外,历代政府均明文规定:过往人员到驿站投宿,必须持有官方旅行凭证。战国时,"节"是投宿驿站的官方旅行凭证。汉代,"木牍"和"符券"是旅行往来的信物,至唐代,"节"和"符券"被"过所"和"驿券"取而代之。在旅行出示凭证的同时,驿站管理人员还要执行簿记制度,约相当于后世的"宾客登记"制度。

(3)驿站的饮食供给制度

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的社会,公差人员来到驿站,驿站管理人员便根据来者的身份,按照朝廷的有关规定供给饮食。为了保证对公差人员的饮食供应,驿站除了配备相当数量的厨师及服务人员以外,还备有炊具、餐具和酒器。驿站的这种饮食供应制度,被历代统治者传承袭用。

(4)驿站的交通供应制度

为了保证出差人员按时到达目的地和不误军机,历代政府还根据官的等级制定了驿站的交通工具供给制度,为各级公差人员提供数量不等的车、马等。我国古代的驿站制度曾先后被临近国家所效仿,并受到外国旅行家的赞扬。中世纪世界著名旅行家,摩洛哥人伊本·拔图塔在他的游记中写道:中国的驿站制度好极了,只要携带证明,沿路都有住宿之处,且有士卒保护,既方便又安全。

2.中国早期的迎宾馆

我国很早就有了设在都城,用于招待宾客的迎宾馆。春秋时期的"诸侯馆"和战国时期的"传舍",可说是迎宾馆在先秦时期的表现形式。以后几乎历代都分别建有不同的规模的迎宾馆,并冠以各种不同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中国饭店业发展史(14)在线全文阅读。

中国饭店业发展史(1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117350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