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辅导与训练第三部分基础回扣篇专题二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专题辅导与训练 第三部分 基础回扣篇 专题二 仿真押题卷(二)

[满分100分,限时4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具有多样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硝化细菌没有线粒体,因此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B.鸡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可用于提取纯净的细胞膜 C.洋葱根毛细胞因为细胞液无颜色,所以不能发生质壁分离 D.肝细胞储存糖原,可调节血糖的升降

解析 硝化细菌属于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但有有氧呼吸的酶,因而能进行有氧呼吸,A项错误。鸡的红细胞有细胞核和细胞器,不能提取到纯净的细胞膜,B项错误。洋葱根毛细胞有中央大液泡,可以失水发生质壁分离,但由于细胞液无颜色,不易观察质壁分离现象,C项错误。

答案 D

2.粘肽是细菌细胞壁的组成成分,其形成过程离不开转肽酶的作用,而青霉素可以竞争转肽酶阻碍粘肽的形成。若在培养细菌的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细菌的DNA复制和转录能正常进行

B.细菌的细胞壁出现缺损,细菌可能吸水涨破死亡 C.细菌细胞膜可能出现穿孔造成细胞内容物外流而死亡 D.青霉素在细胞外发挥“杀菌”作用

解析 粘肽的形成过程在细胞内,因此青霉素的“杀菌”作用在菌体内,D项错误。 答案 D

3.关于动物的体液调节正确的叙述是 A.只有激素才是起调节作用的分子 B.激素分子只能定向运输到靶细胞 C.调节过程一定离不开血液的运输作用 D.激素分子的灭活和产生处在动态平衡之中

解析 神经递质、淋巴因子也是起调节作用的分子,A项错误。激素分子可以运输到全身,但只能作用于特异性的靶细胞,B项错误。神经递质不需要血液的运输作用,C项错误。

答案 D

4.关于叶绿体中色素的分析错误的是 A.叶绿体中的色素只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

- 1 -

B.具有脂溶性,可用有机溶剂提取 C.各种色素均能大量吸收红光

D.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如果没有显示蓝绿、黄绿两条色素带,则所用叶片可能为黄化叶片

解析 叶绿体的基质和内、外膜中都无色素的分布,色素只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中,A项正确。叶绿体各种色素溶解于有机溶剂,不溶解于水,可用有机溶剂提取,B项正确。各种色素均能大量吸收蓝紫光,叶绿素还能大量吸收红光,C项错误。蓝绿、黄绿两条色素带分别为叶绿素a和叶绿素b ,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如果没有显示蓝绿、黄绿两条色素带,则所用叶片可能为黄化叶片,D项正确。

答案 C

5.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甲农田的田鼠数量时,如果第一次捕获N1头,第二次捕获N2头,其中被标记的为N0

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为减少误差,两次捕获间隔的时间尽量缩短

B.为避免对田鼠的伤害,可用采取在皮毛上涂抹颜料的方法做标记 C.如果村民违规就地焚烧秸秆,会使调查结果出现太大的偏差 D.从理论上分析,甲农田的田鼠数量会稍大于N2/N0×N1头

解析 为减少误差,两次捕获间隔的时间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以使第一次捕获又放生的田鼠与未捕获的田鼠充分混合又不至于迁出调查地,A项错误。为减少误差,标记物应不易脱落,如以颜料做标记物,颜料会因为田鼠打洞、掉毛、雨水冲洗等原因脱落,导致出现较大误差,B项错误。如果村民违规就地焚烧秸秆,会使田鼠的迁出率增加,导致产生较大的误差,C项正确。甲农田田鼠的数量按公式计算为N2/N0×N1,由于N0比理论上的值偏小,因此从理论上分析,甲农田的田鼠数量会稍小于N2/N0×N1头,D项错误。

答案 C

6.某开两性花的植株,某一性状由一对完全显性的A和a基因控制,其基因型为Aa。若该植株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明显偏离3∶1(后代数量足够多)。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2∶1,原因可能是后代隐性纯合子致死 B.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原因可能是显性纯合子致死

C.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原因可能是含A基因的某性别配子致死 D.该植株A和a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解析 该性状由一对完全显性的A和a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D项错误。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2∶1,原因可能是后代显性纯合子致死,A项错误。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原因可能是隐性纯合子致死,B项错误。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则类似测交,原因可能是含A基因的某性别配子致死,C项正确。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共64分)

- 2 -

7.(10分)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A判断甲酶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

(2)某同学设计实验探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绘制B图,据图________(能/否)确定该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C中的曲线①表示某种酶在各种温度下酶活性相对最高酶活性的百分比。将该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由此得到的数据为酶的热稳定性数据,即图C中的曲线②。曲线②的数据是在________℃条件下测得的;根据图中的数据,判断该酶使用的最佳温度范围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根据图A判断甲酶活性不受蛋白酶的影响,其化学本质是RNA;(2)探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据图不能确定该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原因是图中酶的催化效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没有出现峰值;(3)图中酶的最适温度是80 ℃,而曲线②是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得的酶的热稳定性数据,所以曲线②的数据是在80 ℃条件下测得的;根据图中的数据,判断该酶使用的最佳温度范围是60 ℃~70 ℃,理由是该温度范围酶的活性和残余酶活性均较高,酶发挥作用的时间长。

答案 (1)RNA

(2)否 图中酶的催化效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没有出现峰值

(3)80 ℃ 60 ℃~70 ℃ 该温度范围酶的活性和残余酶活性均较高,酶发挥作用的时间长

8.(10分)鸣禽是鸟类中最善于鸣叫的一类。鸣禽的鸣唱是在脑中若干功能区(如图甲中字母所示)的控制下,通过鸣管和鸣肌来完成的。请分析回答:

- 3 -

(1)图甲中的HVC等功能区是鸣禽鸣唱反射弧结构中的________且不同功能区之间存在着________调节。该反射的效应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高考高中2024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辅导与训练第三部分基础回扣篇专题二在线全文阅读。

2024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辅导与训练第三部分基础回扣篇专题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14817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