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研究性学习
(4)教学模式
(5)学校课程
(6)课程目标
五、简答题
(1)学科课程的主要理论主张和特点是什么?如何看待学科课程?
(2)简述国外课程改革的趋势。
(3)简述基础型课程的基本内容。
(4)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是什么?
(5)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是什么?
(6)教学计划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7)简述课程评价的基本阶段。
六、论述题
(1)简评活动课程论。
(2)课程实施的过程是什么?
中大网校 “十佳网络教育机构”、 “十佳职业培训机构” 网址:www.wangxiao.cn
中大网校引领成功职业人生
(3)论述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之间的关系。
答案和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 :D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2) :C
在课程设置上,培养目标是教学计划的核心。(3) :A
将课程划分种类,需要一定的标准。课程类型就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4) :A
以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划分课程,可将课程划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5) :D 以课程任务为依据进行分类,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6) :D 语文、数学、外语等分别属于不同的学科。(7) :D
学科标准是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也称教学大纲。(8) :B 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分别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设计。其中教学计划具有强制性、普遍性和基础性。(9) :A
教学计划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其中心问题就是开设哪些科目。(10) :B
评价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和依据是教学大纲。(11) :B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12) :B
活动取向是要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加强课程与生活实际的联系。(13) :A 课改就是要通过改变课程内容,使之适应发展变化的社会。(14) :C 教师教学和学生获得知识的基本材料是教科书。(15) :D
教学大纲又叫学科课程标准,是指导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该学科教学的直接依据。(16) :C 学校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是课程计划。(17) :B
在制订教学计划时,教学时问的安排要体现以上课为主的原则。(18) :C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教科书和讲义是其中的主体部分。其他还有参考书,讲授提纲等。二、多项选择题 (1) :A, B, C, D
综合课程是针对学科课程而言的,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与统一性,是由各门课程内在联系编制而成的课程。(2) :A, D, E
以课程任务为依据进行分类,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3) :A, C, D 制定课程目标应研究学生、社会、学科。三、填空题 (1) :
课程类型(2) : 教学论(3) : 基础 (4) :
科学的分类(5) : 强制性(6) : 进程(7) :
目的游离评价模式(8) :
中大网校 “十佳网络教育机构”、 “十佳职业培训机构” 网址:www.wangxiao.cn
中大网校引领成功职业人生
课程设计(9) : 目标(10) : 课程表(11) : 课程评价(12) : 特色课(13) :
教学指导性(14) : 灵活性(15) :
知识、学生(16) :
外部因素四、名词解释 (1) :
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课程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即教学科目)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指某一门学科,如数学课程、历史课程等。(2) :
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做出改进课程的决策。(3) :
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4) : 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教学活动的基本模型。(5) : 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6) :
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五、简答题 (1) :
学科课程论主张,课程要分科设置,分别从有关科学中选取一定的材料,组成不同学科,分科进行教学。每门学科的教材要根据科学的系统性、连贯性进行编制。
这一派理论的特点是:(1)重视对人生活的分析与准备;(2)重视教材的逻辑知识;(3)强调训练的价值。
学科课程论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系统学习,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这是好的。但是完全从人的生活需要出发,不重视甚至忽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则是缺点。(2) : (1)重视课程内容的理论化、综合化; (2)强调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 (3)重视智力开发与学习能力的培养; (4)重视个别差异。(3) :
基础型课程的基本内容有:
(1)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三基”(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养,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
(2)它的内容是基础的,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不仅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也注重思维力、判断力等的发展和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的培养。
(3)基础型课程是必修的、共同的课程,无论哪个学生都要学习。要求很严格,必须有严格的考试。
(4)基础型课程的内容是不断发展的,它随学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4) : 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
(1)对学生的研究。对学生的研究就是要找出教育者期望在学生身上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中大网校 “十佳网络教育机构”、 “十佳职业培训机构” 网址:www.wangxiao.cn
中大网校引领成功职业人生
它通常包括三方面内容: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现状,并把它与理想的常模加以比较,确认其中存在的差距;了解学生个体的需要;了解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差异。
(2)对社会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泰勒认为,应包括健康、家庭、娱乐、职业、宗教、消费、公民等。 (3)对学科的研究。(5) :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2024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六)-中大网校(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