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课后反思:
- 21 -
教学目标:
1.理解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中的相互帮助和彼此承诺。
2.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增强责任意识。 3.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 教学难点: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常见题型和命题趋势分析:客观题为主,责任为考查重点 复习方法指导:归纳法、自主学习、讲授引导、合作学习 复习过程:
一、复习要点(15分钟) 1.感受责任
(1)为什么人人有责? ①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要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做与各自角色相匹配的事情,即承担一定的责任。责任如影随形,是我们成长的内在需要。②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社会和他人,在人们交往过程中的相互帮助和彼此承诺当中就会产生责任。
(2)为什么人各有责?
每一个人都需要为他人和社会承担一定的责任,由于我们在生活舞台上扮演着属于自己的角色,角色不同,所要承担的责任也就有所不同。 2.学会负责
(1)为什么要增强责任感?怎样才算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为什么:一个国家的人民有了责任感,国家就能强大;一个家庭的成员有了责任感,这个家庭就会幸福;一个人有了责任感,就能尽职尽责,在事业上取得成就,得到社会的尊重与承认。 怎么样:一个有责任感的人:①是生活的有心人,对人对事不漠然;②是一个执著的人,任凭风吹雨打,都不会放弃自己的信念、忘掉自己的职责。 (2)为什么要敢于负责?怎样才算敢于负责?
为什么:一个敢于负责任的人,可以赢得别人的尊重,也会使自己变得自信,还能从失败的经历中获得宝贵的经验。
怎么样:一个敢于负责的人,遇事从不退缩。需要自己挺身而出的时候,会勇敢地说:“让我来吧!”需要自己承担责任的时候,也会坦然地承认:“这是我的过错,不要怪罪别人。” (3)怎样做到善于负责?
①每个人因年龄、能力大小及扮演角色不同,所承担的责任也会不同。但只要一个人能尽其所能,就算得上是一个负责任的人了。承担责任并不是要求鲁莽、蛮干。②在人们履行责任时,有时会发生责任冲突。在相互冲突的责任之间进行选择常常是复杂的,在这种时候,需要我们的胆识和生活智慧。 3.对社会负责
(1)为什么要关心社会、对社会负责?
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是紧密相联的。爱别人,就是爱自己;对别人负责,就是
- 22 -
对自己负责;关注社会,也就是关注自己。当这种爱、这种责任延伸开来,就会变成一股惠及社会的强大力量。对社会负责是责任感的最高体现。 (2)怎样对社会负责? ①首先要做好自己的事情;②还要求我们关注社会公共事务,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③各尽其责,共同协作,从小培养合作意识。 二、学生自由复习巩固(20——25分钟) 三、课堂检测:(5——10分钟)
- 23 -
四、课后反思:
- 24 -
教学目标:
1.懂得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2.了解家庭、学校、社会、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3.了解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教学重点:家庭、学校、社会、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用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常见题型和命题趋势分析:客观题为主,特殊保护为考试重点 复习方法指导:归纳法、自主学习、讲授引导、合作学习 复习过程:
一、复习要点(15分钟) 1.生活中的法律保护
(1)如何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正当权利? ①在法治社会里,法律保护每一个公民的正当权利,任何侵害公民正当权利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惩处;②在现实生活中,当公民的权利受到侵犯时,应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2)青少年为什么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 ①作为未成年人,我们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社会生活经验相对缺乏,辨别是非能力不强,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自身的合法权利受到不法侵害时往往还意识不到,需要国家法律的特殊保护。②为了保障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家庭、学校和社会必须对他们予以特殊保护。 2.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1)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些?
《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体现在哪些方面?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四个方面。 (3)司法保护的含义是什么?
司法保护是指司法机关在办理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案件中,本着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尊重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以促使其早日改过自新。 3.学会自我保护
(1)为什么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①由于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能力特别是自我保护意识的缺乏,未成年人受到伤害的事件时有发生。②在遭遇突发事件和不法侵害的情况下,可能出现“保护缺位”,这时自我保护就非常重要了。因此,未成年人要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要把外在的保护和自我保护结合起来,才能防患于未然。 (2)怎样依法实施自我保护?
①依靠法律是预防侵害的首要原则,要努力学习法律知识,依法自律,增强自我保护能力;②自我保护的最有效措施就是求助法律,如及时报警、学会请律师、寻求法律援助;③要勇于和善于与不法分子作斗争,遇事不怯弱,以免让坏人为
- 25 -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九年级政治总复习教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