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一.
1.何当共剪西窗烛 2老骥伏枥
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4..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6.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7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8.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庭花 9.吹面不寒杨柳风
二.10.略 11.D 12B. 13C. 14C. 15A. 16A. 17略 三.18行 水面初平 早莺 新燕 浅草
19 .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从动态的角度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20.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 21.略 22.C 23略 24. 学思结合 博览群书 25.妙 雪色 雪光 雪态26. ① ②-⑤ ⑥总分总 27、(1)看到儿子偕妻儿回家看望自己。(2)觉得儿子懂得了事理。 28、(1)陪母亲买菜。(2)听母亲诉说。(3)牵母亲过马路。 29、对比手法。突出了母亲爱子的感情之深。 30、B 31、(1)要孝敬老人、父母,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罗田义水学校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斜风细雨 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一.古诗词名句填写(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 2.__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龟虽寿》) 3.《观沧海》中作者借助大海形象抒发了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和伟大抱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 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而》) 5、《次北固山下》诗中既即景抒情又蕴含自然理趣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崔颢在《黄鹤楼》中写到“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而马致远在《天净沙?少秋思》中也有两句与此意境相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诗中描绘优美宁静的田园风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泊秦淮》中批评统治者不顾国事纵情声色犬马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沾衣欲湿杏花雨,__________________。 (《绝句》) 二、语言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共16分) 10.请将下面语句准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2分) 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 。 1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怦怦.(pēng) 攲.斜(jī) 荫.蔽(yìn) 粗糙.
(cāo) B.栖.息(xī) 润.泽(yùn) 脸颊.(jiá) 应和.
(hé) C.模.样(mó) 蜷.伏(quán) 归泊.(bó) 枯涸.(hé) D.祷.告(dǎo) 黄晕.(yùn) 匿.笑(nì) 霎.时(shà) 12、(2分)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并蒂 疲卷不堪 自做主张 小心翼翼 B.清冽 洗耳恭听 自相矛盾 蛛丝马迹 C.急躁 鸦鹊无声 翻来复去 截然不同 D.决别 得意扬扬 混为一谈 不求甚解 13、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 A、 昨天的《黄冈日报》报道了有关我市中学生参加2014年全国作文大赛。 B、 通过几年的努力,他记录下来的文字,仅印刷出来的就大约有400页左右。
C、我们从母亲那里得到的不仅是爱的抚慰,而且往往还有做人的道理,处世的态度。
D、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14、(2分)下面说法错误的一话 ( )
A记叙文的六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B、《秋天的怀念》的作者是史铁生,当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散文《我与地
坛》等。 C、《金色花》的作者是泰戈尔,英国著名的文学家,曾经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 D、冰心《繁星》《春水》是对母爱。童真、自然的歌颂,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15.(2分)下列选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你们是赞成明明的意见呢?还是赞成亮亮的意见? B.“这不是我们的狗,”普洛诃夫接着说,“这是将军的哥哥的狗。” C.小河对岸三四里处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 D.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 :“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 16. (2分)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和他关系极好,简直到了滚瓜烂熟的程度。 B.读书不求甚解,恐怕很难领会书中的真意。 C.请您赐教,在下定当洗耳恭听。 D.不能将技术和艺术混为一谈,两者境界截然不同。 17.口语交际。(2分) 生活处处有语文,刚刚学习完综合性学习“漫游语文世界” 。 药店止咳药柜台前,张贴了一则广告语:“咳不容缓,一粒见效,请用XXX止咳片”,其中“咳”本应写作“刻”。于是你对老板说道:“ ” 三、浅层次阅读理解(共29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20-21题。(5分)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8.《钱塘湖春行》以_________为线索,描写了西湖________的明媚风光,我从这些景
物 、 、 、 可以看出来。(3分) 19.对“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作点赏析。(2分) (二)20.阅读下面这个故事,说说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2分) 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中,上尉忽然发现一架敌机向阵地俯冲下来。照常理,发现敌机俯冲时要毫不犹豫地卧倒。可上尉并没有立刻卧倒,他发现离他四五米远处有一个小战士还站在哪儿。他顾不上多想,一个鱼跃飞身将小战士紧紧地压在了身下。此时一声巨响,飞溅起来的泥土纷纷落在他们的身上。上尉拍拍身上的尘土,回头一看,顿时惊呆了:刚才自己所处的那个位置被炸成了一个大坑。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22-26题。(13分) 《论语》十二章(节选) 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学而》) ②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随心所欲,
不逾矩。” (《为政》)
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⑤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
也》)
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⑦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孙权劝学
权(孙权)谓吕蒙(吴国大将)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 曰:“孤
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语气词,通“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
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lù)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21.解释文中画线的字。(4分)
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笃: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 ②乐亦在其中矣
③结友而别 ④学而不思则罔
A.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B. 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C.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2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蒙辞以军中多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孔子提倡学习要 ,孙权认为,学习 。关于学习,我认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四)阅读《济南的冬天》(节选),完成 25-27 题 (9分)
①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②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
看护妇。③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④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
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
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
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⑥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25.本段围绕“ ”字来写,从 、 、 、三个方面来描绘薄雪覆盖下的小。(2分)
26.给本段划分层次并说明理由。(4分)
层次:(提示:可以用序号表示,如一层①-③)
理由:
27.本段写景抓住了景物特点,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请从②④⑤句中任选一句品析。(3分) 四、深层次阅读赏析(共16分) 牵着母亲过马路 ①周末下午偕妻儿回家,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一定要上街买点好莱招待我们。母亲说:“你们回来,妈给你们煮饭,不是受累,是高兴呀!”我便说:“我陪你去吧!”母亲乐呵呵地说:“好,好,你去,你说买啥妈就买啥。” ②到菜市需要走一段人行道,再横穿一条马路。正是下班时间,大街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的人群匆匆而行。年龄大了,母亲的双腿显得很不灵便。她提着菜篮,挨着我边走边谈些家长里短的生活琐事,我耐心地听她诉说。树老根多,人老话多,母亲这把年纪,自然絮絮叨叨,别人不愿听,儿女们还能不听? ③穿过马路,就是菜市了。母亲突然停了下来,她把菜篮挎在臂弯,腾出右手,向我伸来?? ④一刹那间,我的心灵震颤起来。这是一个多么熟悉的动作呀! ⑤上小学时,我每天都要穿过一条马路才能到学校。母亲那时在包装厂上班。学校在城东,厂在城西,母亲担心我出事,每天都要送我,一直把我送过马路才折身回去上班。横穿马路时,她总是向我伸出右手,把我的小手握在她的掌心,牵着手走到马路对面。然后低下身子,一遍遍地叮嘱:“过马路要跟着别人一起过??” ⑥20多年过去了,昔日的小手已长成一双男子汉的大手,昔日的泥石路已经变成柏油路,昔日年轻的母亲已经皱纹满面,手指枯瘦,但她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她一生吃了许多苦,受了许多罪,这些都被她像掠头发一样一一掠散,但永远也抹不去爱子的情肠。 ⑦我没有把手递过去,而是伸出一只手从她臂弯上取下篮子,提在手上,另一只手轻轻握住她的手,对她说:“小时候,每逢过马路都是你牵我,今天过马路,让我牵你吧!”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笑容荡漾开来,像一个老农面对丰收的农田,像一个渔民提着沉甸甸的鱼网?? 28.第①段中写“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第⑦段中写“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请分别回答原因。 (4分) 29.“我”周末回家做了些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分三点概括。(3分) 30.第⑥段叙说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惟独母亲“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这样写采用了什么手法?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4分) 31.下列叙述,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2分) A.这篇散文的重点是写“我”牵着母亲过马路,文中也回忆了小时候母亲牵着“我”的小手过马路的情景。 B.文中的母亲,不仅仅是“我”的母亲,也是包括读者在内的大家的母亲,同时也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 C.这篇文章以叙事为主,精选了生活中的一个片断,将炽烈的感情寓于字里行间,语言平白如话,质朴无华。 D.文章最后一段连用两个比喻句,生动形象地表露了母亲欣慰、满足和喜悦之情,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32. 这篇散文写得很感人, 你读后有什么感悟?请你结合实际谈一谈你的感悟。
(3分) 五、写作展示(共50分) 33. 题目: 最美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美的景,美的物,美的人,都是我们欣赏的对象。要求:(1)请以“ 最美”为题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2)选取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讲题目补充完整。(3),结构完整,内容充实。(4)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
七年级语文试卷(四)
一、积累与运用(10分)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共16分) (10)(2分)
(11) (12.) (13) (14) (15) (16)
(17)(2分)“ ” (18)(3分)________ ,_________ , 、 、 、 19(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21-24题。(13分) 21.(4分)
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笃: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2分)
23.(4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 四)阅读《济南的冬天》(节选),完成 25-27 题 (9分) 25.(2分) “ ”, 、 、 26.(4分)层次: 理由:
27.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深层次阅读赏析(共16分)
28.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2分)
32.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50分) 500
附: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一.
1.何当共剪西窗烛 2老骥伏枥
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4..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6.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7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8.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庭花 9.吹面不寒杨柳风
二.10.略 11.D 12B. 13C. 14C. 15A. 16A. 17略 三.18行 水面初平 早莺 新燕 浅草
19 .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从动态的角度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20.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 21.略 22.C 23略 24. 学思结合 博览群书 25.妙 雪色 雪光 雪态26. ① ②-⑤ ⑥总分总 27、(1)看到儿子偕妻儿回家看望自己。(2)觉得儿子懂得了事理。 28、(1)陪母亲买菜。(2)听母亲诉说。(3)牵母亲过马路。 29、对比手法。突出了母亲爱子的感情之深。 30、B 31、(1)要孝敬老人、父母,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黄冈义水学校2024年秋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