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2016.9.8 注意事项:
1.本试落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3.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用黑色墨水的签字笔或钢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选择题,共44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为1949年以来德国农场数量、农业就业人口变化趋势图。读图回答1——2题。
图1
1.导致德国农业结构产生巨大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市场需求 B.资金资本 C.生产技术 D.交通运输
2.现在,德国大多数居住在农村的居民已经不再是农民。他们工作在周边城市,每日往返于
居住的乡村和工作的城市之间。这种乡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在德国创造了一个新的文化景观——非农业乡村居民点。导致德国非农业乡村居民点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价房价 B.生活习惯 C.就业收入 D.交通与环境
据报道(2016年3月11日),受强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遭受了百年来最严重的旱情,湄公河水位也降至近90年最低。图2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示意图,图3为湄公河河口附近城市胡志明市气候资料。读图回答3——5题。
图2 图3
3.受此次旱灾影响,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地区最主要的生态问题有( )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水污染 D.土壤盐碱化 4.胡志明市4月与7月气温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正午太阳高度 B.昼夜长短 C.大气环流 D.地面状况 5.受旱灾影响,灾情略轻的农业部门是( )
A.种植业 B.水产业 C.林业 D.旅游业
图4为某位同学自绘的某半球高、中、低纬“三圈环流”模式图。读图回答6——7题。
图4
6.下列表述与该图相符的是( )
A.此图表示的是北半球“三圈环流”模式 B. I纬度降水总体上多于Ⅲ纬度 C. II纬度附近锋面和气旋活动频繁 D. IV纬度台风活动频繁 7.下列关于气压带与风带的表述,错误的是( )
A.I气压带与a风带交替影响的地区,气候一年中分为干湿两季 B.Ⅳ气压带与c风带交替影响的地区,气候一年中分为干湿两季 C.Ⅲ气压带与b风带交替影响的地区,在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 D.终年受Ⅲ气压带控制下的地区一般为热带沙漠气候
在深圳工作的小王计划7月份利用年假前往某岛旅游,为此还请武汉的爸妈快递了棉衣和毛裤。读图回答8——11题。
8.小王前往的岛屿最有可能是图5所示四个岛屿中的( )
图5
A.① B.② C.③ D. ④ 9.四岛中,岛上居民在晴朗的夜晚能看到北极星的是( )
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 ①④ 10.四岛中,东部和西部自然环境差异较大的是( )
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 ①④ 11.四岛中,农业地域类型以畜牧业为主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11年2月,利比亚发生战乱。截至3月2日23时许,中国公民35860人已全部撤离。图6为部分撤离线路。读图回答12——13题。
图6
12.撤离途中。图6中克里特岛最主要的经济部门是( )
A.种植业 B.畜牧业 C.石油开采与加工 D.旅游业 13.图6中地中海气候区年降水量大致由东南向西北递增,产生的原因主要是( ) ①人类活动 ②距海远近的变化 ③洋流作用 ④西风带与副热带高压交替控制
A. ①② B.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图7为广东揭西某河床上自然形成的河流壶穴照片。读图回答14——15题。
图7
14.图中壶穴的形成主要因为( )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生物破坏 15.图中地貌主要发育在河流的( )
A.中下游 B.中上游 C.三角洲 D.河漫滩
农村空心化是指城乡转型发展进程中农村人口非农化引起“人走屋空”,以及宅基地普遍“建新不拆旧”,新建住宅向外围扩展,导致村庄用地规模扩大、原宅基地闲臵废弃加剧的一种不良演化过程。我国某些地方已有农村空心化现象。读图8回答16——17题。
图8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2024届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上学期起点考试地理试题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