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自学考试《计算机科学教育》专业(独立本科段)
“毕业论文”工作管理规程及要求
毕业论文是高等院校本科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初步科研训练的重要环节。为加强对自考生毕业论文工作的规范管理,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特拟定管理规程如下: 一、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1、通过毕业论文,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及道德品质,具有严谨、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克服困难的工作作风。
2、通过毕业论文,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3、通过毕业论文的组织工作,对教学结果进行分析、检验,可以将有关信息反馈于教学中,以便不断地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提高质量。
二、毕业论文的选题要求(参考选题见附录)
毕业论文的选题应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并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与开拓性。题目的难度和份量适当,使学生通过努力可以完成或取得阶段性成果。
1、 选题要具有专业性、典型性与完整性
课题要结合本专业的教学内容,要能综合反映本专业的主要课程或专业课某方面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的过程中获得全面的训练,包括资料的收集、消化,理论的分析、论证等。
2、 选题要尽量结合实际,有助于成果推广应用
在满足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应鼓励学生选择与教学实际或生产实际相结合的课题,还可以吸引学生提前了解和参与老师已经立项的课题的实际研究工作,在完成毕业论文的同时,争取科研成果。
3、 学生可以自定选题
除论文指导小组或老师推出的选题外,学生可以自选课题或跨专业(但结合所学专业)选题,但须报论文指导小组审核批准。
4、较大的课题,可以几个人合作完成,但须明确各人独立完成的任务(任务的分配要合理),且论文必须分别完成并注明自己独立完成的部分。
5、选题要填写选题表报指导教师通过,并填写开题报告,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改,特殊情况确要更改时,应取得论文指导小组批准。 三、选题内容要求
1、具有一定的深度与难度
毕业论文不仅限于学生所学知识的基本应用,而应是所学知识和能力的进一步深化和提高。以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和思维能力。
2、教育科学研究的选题应占相当的比例
《计算机科学教育》专业的自考生大多是在职的中小学教师,因此可鼓励学生选择与其本职工作实际相结合的选题,使学生通过毕业论文在自己的本职工作方面,不论从理论的高度还是教学方法能有较大的提高。
四、毕业论文的指导
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由“毕业论文指导小组”统一安排。参加指导论文的教师,应选择工作责任心强,学术水平较高并有一定实际经验的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
指导教师的工作如下: 1、 指导学生选题
2、 指导学生查阅资料、文献
3、 指导学生拟定计划及填写开题报告
4、 指导学生撰写论文
5、 审阅论文,给出初评意见 6、 指导学生准备论文答辩 五、毕业论文的内容及格式要求
1、 毕业论文的内容应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1) 标题
(2) 作者、指导教师 (3) 摘要(200字以内) (4) 关键词(3~5个) (5) 正文
(6) 参考文献和引注 2、 毕业论文的篇幅
“计算机科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的字数一般要求在3000-5000字左右 3、 毕业论文文本格式要求
(1) 文字规范清晰。凡手绘图形一律用碳素笔描图,并标注图号、图题,图面要整洁、清楚,比
例适当。
(2) 论文中所用计量单位一律采用国际标准单位。 (3) 毕业论文统一使用A4复印纸打印。 六、毕业论文答辩
1、 毕业论文答辩
(1) 成立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由分管院长及科研成果较突出的5-9名教师组成(根据学科特点及
学生人数可分为若班干小组)。
(2) 指导教师先将参加答辩的论文及初评意见送有关评委认真审阅。 (3) 答辩程序及要求
参加答辩的学生要事先做好准备,答辩时,先在规定时间内简明扼要地自述课题的目的要求、主要的问题、依据结论及改进建议等。
评委对学生质询,一般围绕论文内容及相关知识进行,着重考核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要针对课题关键内容有准备的提问,要求所提问题简明、扼要。
2、 毕业论文成绩评定
毕业论文成绩评定应本着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进行,论文成绩可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与不及格五级记分评定(具体标准见附件)。
评定步骤为:
先由指导教师审阅论文,并根据完成情况写出综合评语及初评成绩,提交答辩委员会审查; 然后,经答辩委员会组织论文答辩;
最后,由评委和指导教师集体讨论,根据答辩情况及指导老师意见主出的成绩作为该生的毕业论文成绩。
凡发表在论文中抄袭或剽窃他人成果者,按作弊处理,其论文成绩以零分记。 七、毕业论文成绩评定标准
1、 优秀
主题鲜明,观点正确,能做到言之有理,持之有据。观点与材料密切统一,内容详实,理论紧密联系实际,且有创新。写作过程主要由本人独立完成。
文章逻辑性强,结构严谨,语言、文字规范、流畅,图表、字迹清楚工整。 2、良好
主题明确,观点正确,能做到观点与材料统一,理论联系实际且有新意,内容充实。写作过程也主要
由本人独立完成。
文章逻辑性强,结构较严谨,语言、文字规范,且比较流畅,图表、字迹清楚工整。 3、中等
主题较明确,观点正确,基本做到观点与材料统一,内容较为充实,但在分析、论述中作者自己的见解体现不多。写作过程基本由本人独立完成。
4、及格
论文观点基本正确,对论证的问题及过程能够自圆其说,文章逻辑系统基本清楚,语言、文字基本规范,且比较流畅,图表、字迹较清楚。论文在别人的帮助下完成。
5、 不及格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毕业论文成绩为“不及格” (1) 不能按期完成论文
(2) 在运用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分析问题时出现不应有的原则性错误 (3) 不参加论文答辩。
贵州省自学考试《计算机科学教育》专业(独立本科段)
“毕业论文”规范
一、用纸规格:一律使用A4复印纸,左侧装订; 二、封面格式:(见样本) 三、论文格式:
1、 题目:主标题用小二号小标宋居中,副标题在主标题下方,前面加“——”线,四号楷体居中。 2、 署名:在标题下方,四号楷体居中;
3、 中文摘要:在署名下方,五号楷体,文字简明,确切,200字以内;
可以是指明论文主题范围及内容的报道性摘要,也可以是指明论文论题及取得成果的性质和水平的指示性摘要,还可以是以报道性摘要的形式表述论文中信息价值较高的部分、以指示性摘要形式表述论文其余部分的报道——指示性摘要;而不是重复标题已经包含的信息。该部分不用评论、解释,也不用分段,采用第三人称、记述方式,不用“本文”、“作者”等作主语,不用数学公式、化学结构式及图表,也不用“引文”。
4、 中文关键词:在中文摘要下文,五号楷体,加粗;3-5个,用分号分隔;
要求:是从标题、文内小标题或正文中选出的、能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 5、 引言(也称前言、序言或概述):在关键词下方,用小四号宋体。
要求:以简短的篇幅介绍论文的写作背景、目的,介绍相关领域内前人已作的工作和研究概况,说明本与之的关系及所做工作的意义;也可简要说明论文的理论根据、实验基础和研究方法、研究内容,或预示本文研究的结果、意义及前景,引出主题。
6、 正文:在引言下方,小四号宋体,行距为固定值20;
要求:思路清晰、逻辑严密、用语准确、行文流畅;内容客观、科学、完备,有充足的论据、充分的论证;文内图表应能充分说明问题,避免与文字叙述重复;文中参考、引用其它文献时,均应注明出处(即
()
在引文末的右上角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引用文献的序号(加方括号)、页码(加圆括号),如[1]P123,并在文末注明参考文献,一种文献在文中被重复引用时,应用同一序号标注。
7、 参考文献:在正文下面,用五号楷体;
要求: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表(引用同一文献用同一序号),序号左顶格,用阿拉伯数字
加方括号标示;上方以黑体“参考文献”作为标示。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1) 专著、论文集、辞书、研究报告——用[序号]主要作者.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例如:[1] 张奠宙.数学教育学.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4
(2) 期刊文章——[序号]主要作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期)。
(3) 报纸文章——[序号]主要作者,文献题名[N]。刊名,出版年—月—日(版序)。
(4) 其它文献中析出的文献——[序号]析出文献的主要作者,析出文献名[A],原文献主要作者,
原文献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网上期刊——J/OL,网上电子公告——EB/OL;光盘图书——M/CD;其它未说明的文献——Z) 四、指导教师评语
专页列表,附于论文之后,由指导教师填写。 五、答辩书:样式由答辩委员会统一制作。
(附:毕业论文封面样式如后页)
附:封面样式;
学科代码:B080745 准考证号:
贵州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独立本科段)
毕 业 论 文
题 目: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主考院校:贵州师范大学 专 业:计算机科学教育
姓 名:××× 指导教师:不填空着 完成时间:20 年 月 日
附:
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1.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评价的改革
2.信息技术课程新型教学模式、教学方式的探索与创新 3.信息时代学生信息素养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4.信息时代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 5.信息技术支持的新颖学习模式 6.校园计算机网络的建设与管理 7.计算机教室的管理和利用
8.网络教学资源的管理、开发、应用 9.信息技术资源的搜集、整理、使用 10.学生课外电脑作品制作活动的研究 11.浅析计算机辅助教学
12.基于问题解决的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研究 13.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及学习环境研究 14.职前教师教育信息能力培养研究 15.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16.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教师角色的定位 17.新课标下信息技术教学面临的挑战
18.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或高中)物理学习的评价研究 19.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或高中)数学学习的评价研究 20.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或高中)化学学习的评价研究 21.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研究 22.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研究 23.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研究 24.信息技术与学习方式的整合
25.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26.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独立本科段)《计算机科学教育》专业
毕业论文选题表
学生姓名 论文题目 准考证号 立题依据、研究内容、写作计划 备注: 注:此表附论文后交,论文一式三份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科学教育》毕业论文管理规程及要求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