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5-0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编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据说第一个编译程序的出现是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很难讲出确切的时间,因为当初大量的实验和实现工作是由不同的小组独立完成的,多数早期的编译工作是将算术公式翻译成机器代码。用现在的标准来衡量,当时的编译程序能完成的工作十分初步,如只允许简单的单目运算,数据元素的命名方式有很多限制。然而它们奠定了对高级语言编译系统的研究和开发的基础。20世纪50年代中期出现了FORTRAN等一批高级语言,相应的一批编译系统开发成功。随着编译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对编译程序需求的不断增长,20世纪50年代末有人开始研究编译程序的自动生成工具,提出并研制编译程序的编译程序。它的功能是以任一语言的词法规则、语法规则和语义解释出发,自动产生该语言的编译程序。目前很多自动生成工具已广泛使用,如词法分析程序的生成系统LEX,语法分析程序的生成系统YACC等。20世纪60年代起,不断有人使用自展技术来构造编译程序。自展的主要特征是用被编译的语言来书写该语言自身的编译程序。

1971年,PASCAL的编译程序用自展技术生成后,其影响就越来越大。

随着并行技术和并行语言的发展,处理并行语言的并行编译技术,将串行程序转换成并行程序的自动并行编译技术也正在深入研究之中。 另外嵌入式应用迅速增长的需求,推动了交叉编译技术的发展.还有系统芯片设计方法和关键EDA技术的研究,也带动了专用语言VHDL等及其编译技术的不断深化。

编译实现方式的发展

-手工

机器语言

汇编

系统程序设计语言

-自动构造工具lex yacc gcc

推动编译技术发展的因素

语言范型(计算模式)

计算机体系结构

语言范型

-命令式(imperative language)

-应用式(applicative)

-基于规则的(rule-based)

-面向对象的(object-oriented)

-并行计算(parallel computing)

体系结构

-万诺曼机体系结构

-并行体系结构

-嵌入系统

编译程序执行环境

-批处理

-交互环境

-嵌入系统环境

为了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保证质量,人们除了要在软件工程中对软件开发过程所要遵循的规范化或标准化外,还尽量使用先进的软件开发技术和相应的软件工具,而大部分软件工具的开发,常常要用到编译技术和方法。实际上编译程序本身也是一种软件开发工具。为了提高编程效率,缩短调试时间,软件工作人员研制了不少对源程序处理的工具。这些工具的开发不同程度地用到编译技术和方法。下面仅是一些

例子。

1、语言的结构化编辑器 结构化编辑器是引导用户在语言的语法制导下编制程序,能自动地提供关键字和与其匹配的关键字,如if后必须有then,begin和end的配对,左右括号的配对等,这样可以减少语

法上的错误,可加快对源程序的调试,提高效率和质量。

2、语言程序的调试工具 调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结构化编辑器只能解决语法错误的问题,而对一个已通过编译的程序来说,需进一步了解的是程序执行的结果与编程人员的意图是否一致,程序的执行是否实现预计的算法和功能。这种对算法的错误或程序没能反应算法的功能等错误就需用调试器

来协助解决。调试器的功能愈强,实现愈复杂,但它必须与语法分析、语义处理有紧密联系。

3、语言程序测试工具 语言程序的测试工具有两种:静态分析器和动态测试器

静态分析器是对源程序进行静态地分析。它对源程序进行语法分析并制定相应表格,检查变量定值与引用的关系。如某变量未被赋值就被引用,或定值后未被引用,或多余的源代码等一些编译程序的语法分析发现不了的错误。动态测试工具是在源程序的适当位置插入某些信息,并用测试用例记录(显示语句或函

数)程序运行时的实际路径。将运行结果与期望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帮助编程人员查找问题。这种测试工

具在国内已有开发,如FORTRAN语言和C语言的测试工具。

4、高级语言之间的转换工具 由于计算机硬件的不断更新换代,更新更好的程序设计语言的推出为提高计算机的使用效率提供了良好条件,然而一些已有的非常成熟的软件如何在新机器新语言情况下使用呢?为了减少重新编制程序所耗费的人力和时间,就要解决如何把一种高级语言转换成另一种高级语言,乃至汇编语言转换成高级语言的问题。这种转换工作要对被转换的语言进行词法和语法分析,只不过生成的目标语言是另一种高级语言而已。这与实现一个完整的编译程序相比工作量要少些。在国内已研制出C,PASCAL,FORTRAN到Ada的翻译器和IBM 4700汇编到C的转换器,其效果很好。近年来,由于JAVA语言的发展,国内外也已研制出不少其他语言到JAVA的转换系统,如c到JAVA的转换系统,cobol到JAVA

的转换系统等等。

编译实现方式的发展主要分一下五类:手工、机器语言、汇编、系统程序设计语言、自动构造工具lex yacc gcc。推动编译技术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语言范型(计算模式)、计算机体系结构语言范型主要包括:命令式(imperative language) 、应用式(applicative) 、基于规则的(rule-based)、面向对象的(object-oriented)、并行计算(parallel computing)。

体系结构主要包括:万诺曼机体系结构、并行体系结构、嵌入系统。编译程序执行环境主要包括:批处理、交互环境、嵌入系统环境、并行编译技术、交叉编译。 编译程序在一个机器(宿主机)上运行,产生另一个机器(目标机)的汇编语言。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程序正是借助这样的编译程序生成。

目标处理器MIPSX是MIPS系列芯片的种,属于RISC体系结构,来源于斯坦福大学的MIPS计划。由于该系列CPU不是采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RISC窗口技术而是采用消除流水线各级互锁的微处理器MIPS(MicroprocessorWithout Interlocking Pipeline Stage)技术,因此而得名。MIPS是将IBM公司对优化编译程序的研究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思想结合起来的产品。

由于RISC指令集的简单和整齐,为了达到更好地利用计算机的性能,MIPS系列芯片中很好地应用了流水线策略。流水线是现代各类微处理器都采用的指令执 行技巧,即将若干条指令的取指、译码和执行过程部分重叠在流水线中同时执行。以前在CISC计算机中,由于指令多而复杂,处理每条指令的所需时间不固定, 当后面指令需要前条指令的结果时,往往造成指令互锁,因此无法实现流水线。而斯坦福大学的MIPS计划就是在编译的过程中,利用编译程序优化处理器的流水 线以求提高处理器流水线的效率。由于采用了硬件连线控制来执行数目不多的简单指令,而且还能重组软件流水线,这样就减少了硬件复杂性。

但是由于存在数据和指令转移的相关性,这会引起流水线的停顿,降低流水线整体的执行速率。为了调整这些相关性,又开发出了代码重组技术,其中一种是延迟转移(delayed branch),另一种叫延迟装入,提升了性能。

MIPS公司的R系列就是在此基础上开发的RISC工业产品的微处理器。这些系列产品被很多计算机公司采用生产各种工作站和计算机系统。R系 列遵循按比例提高性能设计技术,按不同工艺技术实现基本相同的体系结构,其适用范围从低端的嵌入式控制器、个人计算机到高端的超级小型机、服务器甚至大型 机和巨型机,而且系统软件和应用程序都是兼容的。MIPS公司在1986年推出82000处理器,1988年推出83000处理器,1991年推出第一款 64位商用微处理器84000。之后,又陆续推出88000(于1994年)、810000(于1996年)和812000(于1997年)等型号。 1999年,MIPS公司发布MIPS 32和MIPS 64架构标准。2000年,MIPS公司发布了针对MIPS 32 4Kc的新版本以及未来64位MIPS 64 20Kc处理器内核。

在整个R系列中82000/82010是最基础的原型;83000/83010是82000/82010的增强型产品;由于84000采用高 精度的CMOS工艺,因此其性能很高,用途很广;而86000/86010是ECL电路化的高速品种,但是由于86000/86010的功耗大,成本高, 所以其应用受到很大限制。但是MIPSX并不属于以上提到的CPU中的任何一种,它是由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署(DARPA)资 助的一个项目的成果。因此,基于MIPSX的交叉编译工具链研究虽然现有的GNU交叉编译工具链对MIPS公司R系列芯片的支持很好,但还是缺乏对 MIPSX的有效支持,所以还是需要进行移植。进行移植工作前,必须首先了解MIPSX的体系结构。经过实验室前几届师兄的分析,我们得知MIPSX的体 系结构与MIPS公司R系列芯片中的82000最为接近,当然它们在很多地方还是存在着差别,比如具体指令集的不同,比如MIPSX没有浮点操 作;MIPSX指令的基本操作码只占5位;MIPSX在跳转指令中的延时槽有两条等。

简单讲,编译器就是将“一种语言(通常为高级语言)”翻译为“另一种语言(通常为低级语言)”的程序。一个现代编译器的主要工作流程:源代码 (source code) → 预处理器 (preprocessor) → 编译器 (compiler) → 目标代码 (object code) → 链接器 (Linker) → 可执行程序 (executables)

高级计算机语言便于人编写,阅读交流,维护。机器语言是计算机能直接解读、运行的。编译器将汇编或高级计算机语言源程序(Source program)作为输入,翻译成目标语言(Target language)机器代码的等价程序。源代码一般为高级语言 (High-level language), 如Pascal、C、C++、Java、汉语编程等或汇编语言,而目标则是机器语言的目标代码(Object code),有时也称作机器代码(Machine code)。

对于C#、VB等高级语言而言,此时编译器完成的功能是把源码(SourceCode)编译成通用中间语言(MSIL/CIL)的字节码(ByteCode)。最后运行的时候通过通用语言运行库的转换,编程最终可以被CPU直接计算的机器码(NativeCode)。

在20世纪40年代,由于冯·诺伊曼在存储-程序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编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线全文阅读。

编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18398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