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9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

化 学 试 卷

命题人:武汉市第49中学 肖建锋 审题人:武汉4中 刘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 H 1

第I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 某种 “自热米饭”,在食用时,将某液体加入到某白色固体中,放上装有冷米饭和蔬菜

的盒子,过几分钟米饭就热气腾腾,非常方便。试推测该液体和固体最有可能的组合是( )

A.硝酸铵和水 B.浓硫酸和水 C.生石灰和水 D.苛性钠和水

2. 对反应3A(g)+B(g)= 2C(g)+2D(g),下列表示的速率最快的是( )

----

A. v A= 0.5 mol·L1·s1 B. v B = 0.5 mol·L1·s1

----

C. v C=0.4 mol·L1·s1 D. v D =1.2 mol·L1·min1 3. 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

A.铝片与稀H2SO4反应 B.灼热的炭与H2O反应 C.Ba(OH)2·8H2O与NH4Cl反应 D.甲烷在O2中的燃烧反应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热可分为多种,如燃烧热、中和热、溶解热等 B.氢气是一种燃烧热高,来源丰富,环保的一级能源

C.达化学平衡时,同一物质的正反应速率一定等于其逆反应速率

D.由自由能判据推出反应2CO(g) ==2C(s)+O2(g)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

B.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C.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加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D.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但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大反应速率 6. 可逆反应aA(g)+bB(g) cC(g)+dD(g),反应过程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化学方程式中a+b>c+d

B.达平衡后,加入催化剂则C%增大 C.达平衡后,若升温,平衡逆向移动

D.其他条件不变,在不同温度达平衡后,C在T1时的反应速率大于T2

7. 已知2SO2(g)+ O2(g) 2SO3(g);△H=-196.64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 SO2燃烧热为196.64kJ?mol-1 C.在容器中充入1mol SO2和0.5mol O2充分反应,热变化为98.32kJ D.当有NA个电子发生转移时,热变化为49.16kJ 8. 在一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1 mol/L CO2、

0.1 mol/L CH4,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www.ziyuanku.com

CH4(g)+CO2(g) 2CO(g)+2H2(g),测得CH4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关系如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此条件下,1molCH4(g)和1molCO2(g)的总能量大于2mol CO(g)和2molH2(g)的总能量 B.压强: P2>P1

C.1100 ℃达平衡时,c(CO)=0.16 mol/L D.压强为P2时,在y点:v正> v逆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烷的燃烧热为△H=-890.3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 △H=-890.3 kJ·mol-1

B.已知H2O(l)= H2O(g) △H=+44 kJ·mol-1, 则2gH2(g)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比生成气态水多释放22kJ的能量

C.吸热反应一定是非自发的化学反应

D.同温同压下,H2(g)+ 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相同。 10. 一定温度下,反应N2(g)+O2(g)2NO(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措施不

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A.缩小体积 B.恒容,充入He C.恒容,充入O2 D.恒压,充入N2 11. 已知:2H2(g)+O2(g)=2H2O (g) △H1 3H2(g)+Fe2O3(s)=2Fe(s)+3H2O (g) △H2 2Fe(s)+3/2O2(g)=Fe2O3(s) △H3 2Al(s)+3/2O2(g)=Al2O3(s) △H4 2Al(s)+Fe2O3(s)=Al2O3(s)+2Fe(s) △H5

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焓变的判断正确的是( )

A.△H1<0,△H3>0 B.△H5<0,△H4<△H3 C.△H1=△H2+△H3 D.△H3=△H4+△H5 12. 已知反应2HI(g) H2(g) + I2(g) △H=+11kJ·mol-1,1molH2(g)、1mol I2(g)分子

中化学键断裂时分别需要吸收436kJ、151kJ的能量,则1molHI(g)中化学键断裂时需吸收的能量(kJ)为( ) A.598 B.576 C.288 D.299

13. 在一密封的恒容容器P中注入NO2,在25℃时达到平衡状态,若将P置于100℃的水

中,则升温过程中,说法正确的是( ) A.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 B.混合气体密度变小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D.N2O4的质量变小 14. 下列有关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

A.在0.1mol/LK2Cr2O4溶液中,滴加3滴浓硫酸,K2Cr2O4溶液颜色会改变 B.在做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时,应该将Na2S2O3和稀硫酸分别加热到设定温度再混合

C.恒温恒容已达H2(g)+I2(g) 2HI(g)平衡的容器中,充入少量HI(g),容器中气体颜色不变

D.不断读取数据,直到出现下降,取最大值,即为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中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

15. 某温度下,将6 mol CO2和8 mol H2 充入2 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2(g) +3H2(g)

CH3OH(g) + H2O(g) ΔH < 0,容器中H2 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右图中的实线所示。图中虚线表示仅改变某一反应条件时,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下列正确的是( )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www.ziyuanku.com

A. 该温度下,a点时,3 v正(CO2)= v正(H2) B. 曲线Ⅱ对应的条件改变可能是充入氦气 C. 曲线Ⅰ对应的条件改变可能是降低温度 D. 从反应开始至a点,v (CO2) = 0.6 mol·L-1·min-1 16. 在1.0 L密闭容器中放入0.1 mol X,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X(g) Y(g)+Z(g) ?H<0 容器内气体总压强p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p /kPa A. t1时n(X)=0.04 mol

0.9 B. t1到t2到,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量增大

0.7 C. 欲提高平衡体系中Y的含量,可升高体系温度或减少

0.5 Z的量

D. 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1 mol 气体X,平衡正向移动,

0 t1 t2 t /min X的转化率减少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17. (10分)

向某10L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SO2和1molO2, 2SO2(g)+ O2(g) 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1mol SO2(g)氧化为1mol SO3放热99kJ,请回答: (1)图中A点表示 。 能

E (2)该反应通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V2O5会使图中 量

B点______(填“升高”还是“降低”),△H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3)能说明容器中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反应速率v逆(SO3)=2 v正(O2) B.容器内的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C.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D.容器内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4)该温度下,SO2的平衡转化率(α)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反应达平衡后,体系总压强为0.10MPa.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等于

(5)平衡状态由A变到B时.平衡常数K(A)___K(B)(填“>”、“<”或“=”)。

18. (9分)

利用50mL 0.50mol?L-1盐酸、50mL 0.55mol?L-1 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装置中测定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www.ziyuanku.com

(2)使用下列用品不是为了减小实验误差的是 。

A.两个量筒 B.仪器a C.泡沫塑料板 D.碎泡沫塑料

(3)向装有盐酸的小烧杯中倒入NaOH溶液的正确操作是 。A.沿玻璃棒缓慢倒入 B.分三次少量倒入 C.一次性迅速倒入

(4)假设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又知中和反应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1?℃-1.△t=3.4℃,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 (保留一位小数). (5)下列操作可能会使测量的中和热数值改变的是

A.用氨水代替NaOH实验

B.用Ba(OH)2溶液和硫酸代替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 C.把仪器a由玻璃制品改为铜制品 D.用稀硫酸代替盐酸 19. (10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弄清实验原理和细致观察实验现象是一种重要的能力。

I.某同学利用1 mol/L KI溶液、0.1 mol/L H2SO4溶液和淀粉溶液探究溶液出现蓝色的时间与温度的关系。

(1)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实验原理 (2)实验时,试剂加入顺序为①KI溶液、②淀粉溶液、③稀H2SO4溶液,试解释②③的顺序为何不能颠倒 。

II.某化学小组发现草酸(H2C2O4)溶液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时,溶液褪色总是先慢后快,为了探究其主要原因,进行了如下实验:

-++

【实验原理】5H2C2O4+2MnO4+6H=10CO2↑+2Mn2+8H2O 【探究记录及分析】

实验 编号 ① ② ③ ④ 烧杯中所加试剂及用量(mL) 0.10mol/L 等浓度 H2O H2C2O4溶液 KMnO4溶液 30 30 30 30 20 20 20 20 30 30 30 x 0.50mol/L 稀硫酸 20 20 20 20 控制条件 温度65℃ 少量MnSO4固体 5mL 10mol/L K2SO4溶液 溶液褪色时间(s) 18 13 3.6 18 (1)该实验采用了单一变量法,其中,实验①④对比是为了探究K+是否对反应速率有影响,实验①②对比是为了 。 (2)x=

(3) (填“能”、“不能”)用MnCl2固体代替MnSO4固体。 【探究结论】

(4)该小组同学根据经验绘制了n(Mn2+) 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但随后查阅已有的文献资料发现,该实验过程中n(Mn2+) 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应如图2所示。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www.ziyuanku.com

n(Mn2+)

n(Mn2+)

结合文献资料与实验得出:草酸(H2C2O4)溶液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时,溶液褪色先慢后快的主要原因是 。 20. (8分)

一定量的CO2与足量的碳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反应:C(s)+CO2(g) 2CO(g)。平衡时,体系中气体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已知:气体分压(P分)=气体总压(P总)×体积分数,试回答下列问题:

(1)对该反应, ΔS 0(填“>”、“<”或“=”,下同), ΔH 0。

(2)550℃时,若充入惰性气体,平衡 (填“正向移动”、“逆向移动”或“不移动”) (3)650℃时,反应达平衡后CO2的转化率为 。

(4)925℃时,若气体总压记作P总,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KP的计算式为 。 21. (15分)

在研究物质变化时,不但要着眼于物质种类的变化,也要关注物质状态的变化。

(1)高温下水分解体系中主要物质的体积分

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B表示的粒子依次是O和H

+-

B.图中A、B表示的粒子依次是H和O2 C.图中A、B重新生成水时的活化能等于0 D.图中A、B重新生成水时的活化能大于0 (2)已知H2的燃烧热ΔH =-285.8kJ/mol,且H2O的汽化热为44.0kJ/mol。试写出H2燃烧生成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 (3)在容积为2.0L的密闭容器内,物质D在T℃时发生反应,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反应开始到第一次达到平衡时,用A物质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

②第5min时,升高温度,A、B、D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则该反应为 (填“吸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www.ziyuanku.com

热”或“放热”)反应。

③若在第7min时增加D的物质的量,其他条件不变,则A的物质的量图像变化正确的是__________(用图中a、b、c的编号回答)

(4)在100℃、200KPa的条件下,反应aA(g) bB(g)+cC(g)建立平衡后,在不加入任何物质的条件下,逐步增大体系的压强(维持温度不变),下表列出的是不同压强下反应建立平衡时物质B的浓度。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压强(KPa) B的浓度(mol/L) 200 0.04 500 0.1 1000 0.27 ①比较大小:a b + c(填“>”、“<”或“=”) ②压强从500KPa增加到1000KPa时,平衡__________移动(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其原因可能为 。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

化学参考答案

第I卷(选择题 共48分)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C 9 D 2 B 10 B 3 B 11 B 4 B 12 D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17.(10分)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www.ziyuanku.com

5 C 13 D 6 C 14 C 7 D 15 A 8 A 16 D (1) 反应物的总能量或2molSO2(g)和1molO2(g)的总能量 (2分) (2) 降低 (1分) 不变 (1分) (3) ACD (2分)

(4) 800 L·mol (2分) (不写单位不扣分) (5) = (2分) 18.(9分)

(1) 环形玻璃搅拌棒 (1分) (2) A (2分) (3) C (2分) (4) -56.8 (2分) (5) ABC (2分) 19.(10分)

+

--1

I.(1) 4H + 4I + O2 = 2I2 + 2 H2O (1分)

(2) 若②③顺序颠倒,则I2生成后不能立刻被检测到(溶液变蓝)

(2分)

II.(1) 探究温度是否对反应速率有影响 (2分)

(2) 25 (2分) (3) 不能 (1分)

(4)草酸(H2C2O4)溶液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时,生成的MnSO4(Mn)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 (2分) 20.(8分)

(1) > (1分) > (1分)

2+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www.ziyuanku.com

(2) 正向 (2分)

(3) 25.0% (2分) (25%不扣分) (4) (P总×96.0%)/( P总×4.0%) (2分) 21.(15分)

(1) C (2分) (2) H2(g)+1/2O2(g) = H2O(g) 2

ΔH= —241.8kJ/mol (2分)

(3) ① 0.067 mol/(L·min) (2分)

② 吸热 (2分) ③ b (2分) (4)① = (2分)

② 正向 (1分) 压强增大为原来的两倍,B浓度的变化大于两倍,说明C

(2分)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www.ziyuanku.com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在线全文阅读。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18442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