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8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在唱歌时,演员发出的每个音的音调不同,这是因为发音时声带振动的 ( )
A.频率不同 B.振幅不同 C.频率和振幅都不同 D.响度不同 2.如图是天坛公园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 )
A.声音的反射使原声增强
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C.声音的音调不同
D.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3.我国已进行“神舟”九号载人航天飞船的试验,景海鹏、
刘旺、刘洋乘坐宇宙飞船遨游太空,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 ( )
A.用通信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C.太空中噪声太大 D.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
4.一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向西快速行驶,一个行人也沿该公路向西散步,以行人为参照物汽车 ( )
A. 向东运动 B.向西运动 C.静止不动 D.无法确定
5.小明从一楼跑到三楼,所用的时间是10s,上楼过程中,则他上楼的速度大 约是( )A.6m/s B.0.6 m/s C.9 m/s D.0.9 m/s
6.在运动场上的百米赛跑时,终点线上的计时员为了计时准确,在计时时 ( )
A.听到枪声同时按下跑表 B.看到发令枪散发的白烟同时按下跑表
C.听枪声和看到白烟都有可以按跑表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7.一辆汽车以速度v1行驶了1/3的路程,接着以速度v2=20km/h跑完了其余
的2/3的路程,如果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v=27km/h,则v1的值为 ( )
A.32km/h B.345km/h C.56km/h D.90km/h
8.若正确测得某一本书的长为2.570dm,测量时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 )
A、1dm B、1mm C、1cm D、1μm
9.下列实例中,不能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的是
( )
A.清洗钟表的精细器件 B.利用超声波加工高硬度工件 C.外科医生用超声波切除病人体内的结石 D.孕妇作“B超” 10下列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是 ( )
A.西瓜是否成熟可以用手轻敲 B.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C.用超声波加湿器湿润空气 D.用超声波来清洁牙齿
11.让钢琴和手风琴都发出C调的“do”,我们能区分开是钢琴还是手风琴的
声音,这是依据 ( )
A.它们声音的高低的不同 B.它们的音调不同 C.它们的响度不同 D.它们的音色不同
12.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实验中(如右图),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泡沫塑料球,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 )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延长
C.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13.关于扩音机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改变响度 B.改变音调 C.改变音色 D.减小声音的分散
14.用收录机把自己的歌声录下,再播放自己录制的磁带的声音 好象不是自己的声音,其原因是 ( )
A.收录机质量不太好,录制的声音失真
B.歌声经录制后转化为电信号,放磁带时是电信号转化为声音 C.平时人们听见自己的声音主要是通过骨骼将声带发出的声音传到内耳的,而听录音是通过空气传过来的,因此声音有差别 D.录放磁带时,转速不一致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15.下列有关声音的语句中,各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1)“你的声音真好听”说明声音的______ (2)“雷声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______ (3)“小孩尖叫声刺耳”说明声音的______
16.远处传来美妙动听的钢琴声,它是由钢琴的钢丝______发出的,琴声是通过______传入人耳的。
17.现代城市里常常在主要街道上设置噪声监测设备。若某一时刻该装置的显示屏显示90的数据,这个数据的单位是______;当附近没有汽车或摩托车驶过时,显示屏上的数据将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 18.在右图的装置中,桌面上左、右两边放置两完全相同的音叉,当敲响右边的音叉时,与左边的音叉叉股接触的泡沫塑料球弹起来,这一现象可以说明左边的音叉也在________,而我们并没有敲左边
的音叉,这就证明了右边音叉的振动是靠_____传给了左边相同的音叉。如果这个实验在月球上做则____(能或不能)听到声音,______看到小球被弹起。泡沫塑料小球的作用是 。
19.全日制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课本中有唐朝时期莆田诗人胡令能写的一首诗,垂钓小儿不敢答言,因为他知道,声音可能会吓跑将要上钩的小鱼,此事表明________和__________可以传声。 20在下列数据后填上合适的单位:(1)小明的身高为172________。(2)人的心脏跳动10次时间约为9.8________。(3)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________。 21.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200 s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800 m,这个物
体在最后100 m的路程中的速度是_____ _m/s,所用的时间是 ____ __s.
22.小明坐在一辆行驶的轿车上,自西向东运动,他相对于地面上的建筑物是
______的,相对于乘坐的车是___ ___的,相对于该轿车的驾驶员是 的。
三、探究题(每空1分,共12分)
23.如图右所示,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玻璃罩内,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将会发现 。 (2)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人玻璃罩内,将会发现 。 (3)此实验说明了 。
24.下面是黎明同学探究“鼓声与声音的特性”时的三个情景: 情景1:同一个鼓,敲击力度越大,鼓声也越大; 情景2:相同材料,不同大小的鼓,敲击力度相同,声音的高低不同; 情景3:不同材料,大小相同的鼓,敲击力度相同,声音也不同。 根据以上情景,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情景1可知:声音的 跟发声体振动的 有关; (2) 根据情景2可知:声音的 跟发声体振动的 有关; (3) 根据情景3可知:声音的 跟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 25.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
(2)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______(选填“大”或“小”)。 (3)小车通过全过程的平均速度vAC=______m/s。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则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AB=______m/s。
四、计算题(每题4分,共8分)(要求写出计算公式和必要的解题过程,否则不计分)
26.一列火车长230m,通过长120m的铁桥用了45s,火车过桥时的速度是多少㎞/h?
27.一辆轿车正匀速驶向一座高山,司机鸣笛9S后听到回声,若汽车行驶时的速度是16m/s,则汽车司机听到回声时距离高山有多远?(15℃,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