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概论)考试知识点(二轮复习)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试要求
11、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
考试内容
基础知识 1、计算机网络概念
2、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功能和应用 3、网络的分类 4、数据通信的基本知识
第一课时
课程名称: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 课时数: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计算机网络概念,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功能和应用,网络的分类,数据通信的基本知识。
方法:记忆理解,加深印象。提高解题能力 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掌握绘探究学习的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认识高考,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学重点:
计算机网络概念,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功能和应用,网络的分类,数据通信的基本知识。
教学难点:
应用知识解决习题。
教法:
分析归纳与讲解,高考例题解析。
学法:
回忆,分析,记录要点。
课前准备:
相关习题与考试大纲。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设计:通过习题与考试大纲要求导入
一)、知识点复习 1、计算机网络概念
计算机网络概念:就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
互连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即网络通信协议、信息交换方式、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理解
1)互联 地理位置分散
2)计算机系统自治(独立工作,提供资源和服务。资源子网) 3)通信设施(通信线路以及相关的传输、交换设备等。通信子网) 4)协议(双方共同遵守的规则)
2、功能
1)资源共享(包括硬件和软件。如:计算机处理能力,磁盘,打印机,绘图仪,通信线路,数据库,文件,计算机上的信息等)
例题:网络上不能使工作站共享( )资源。 A数据 B口令 C打印机 D扫描仪
2)数据通信(最基本的功能,节点通信。如传输电子邮件,发送新闻,电子购物,电子贸易,远程电子教育)
3)分布式处理(提高系统利用率和安全可靠性)
4)网络综合服务(综合信息服务和通信服务是网络的基本服务功能) 3、应用
1)新闻浏览(use net 新闻组) 2) 资源下载 3)电子邮件 4)娱乐休闲 5)聊天对话 6)电子商务
4、服务
1)WWW 2)FTP 3)DNS 4)电子邮件
5、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第一阶段:集中式网络(以主机为中心,电路交换) 第二阶段:分组交换式网络(ARPANET,分组交换) 第三阶段:网络标准化阶段(0SI/RM) 第四阶段:互联网时代
例题:在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中,( )阶段是计算机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例题:计算机网络发展的阶段中,( )对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最大。 例题:ARPA是( )网络。
A电路交换 B分组交换 C虚电路 D物理线路
6、分类
1).按网络的分布范围分类:广域网WAN、局域网LAN、城域网MAN(接入网) 2).按网络的交换方式分类: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3).按网络的拓扑结构分类:星形、总线、环形、树形、网形、蜂窝
A星形拓扑:星形拓扑是由中央节点和通过点到点的通信链路接到中央节点的各个站点组成。 星形拓扑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控制简单,易于管理(集中式)。 (2)故障诊断和隔离容易。 (3)方便服务。 星形拓扑结构的缺点:
(1)电缆长度和安装工作量可观。 (2)中央节点的负担较重,形成瓶颈。 (3)各站点的分布处理能力较低。 B、总线拓扑
总线拓扑结构:采用一个信道作为传输媒体,所有站点都通过相应的硬件接口直接连到这一公共传输媒体上,该公共传输媒体即称为总线。 总线拓扑结构的优点:
(1)总线结构所需要的电缆数量少。
(2)总线结构简单,又是无源工作,有较高的可靠性。 (3)易于扩充,增加或减少用户比较方便。 总线拓扑的缺点:
(1)总线的传输距离有限,通信范围受到限制。 (2)故障诊断和隔离较困难。
(3)分布式协议不能保证信息的及时传送,不具有实时功能 3、环形拓扑
环形拓扑网络由站点和连接站的链路组成一个闭合环。 环形拓扑的优点: (1)电缆长度短。
(2)增加或减少工作站时,仅需简单的连接操作。 (3)可使用光纤。 环形拓扑的缺点:
(1)节点的故障会引起全网故障。 (2)故障检测困难。
(3)环形拓扑结构的媒体访问控制协议都采用令牌传达室递的方式,在负载很轻时,信道利用率相对来说就比较低。 4、树形拓扑
树形拓扑从总线拓扑演变而来,形状像一棵倒置的树,顶端是树根,树根以下带分支,每个分支还可再带子分支。 树形拓扑的优点: (1)易于扩展。 (2)故障隔离较容易。
树形拓扑的缺点:各个节点对根的依赖性太大。
例题:计算机网络适用于集中管理的拓扑结构是_______. A 网状形结构 B 总线型结构
C 环形结构 D 星形结构
4).按网络的传输媒体分类: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无线 5).按网络的信道分类:窄带、宽带
6).按网络的用途分类:教育、科研、商业、企业 7)、按传输技术 点对点 广播式 8)、按网络的服务方式分类C/S B/S 二)课堂巩固练习
1、(1) 按照覆盖的地理范围,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2、建立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 【答案】:资源共享和数据通信 三)作业
1、计算机网络是由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 2、Internet网是在 ARPANET 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3、计算机网络发展阶段为1969年单机系统,通信设备,ISO/OSI, 互联网。
4、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分布式数据处理,提高系统可靠性与处理能力。 5、计算机网的服务有WWW服务,电子邮件服务,DNS,FTP,数据库服务,多媒体应用,管理。
四)信息反馈
第二课时
课程名称: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 课时数: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计算机网络概念,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功能和应用,网络的分类,数据通信的基本知识。
方法:记忆理解,加深印象。提高解题能力 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掌握绘探究学习的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认识高考,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学重点:
计算机网络概念,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功能和应用,网络的分类,数据通信的基本知识。
教学难点:
应用知识解决习题。
教法:
分析归纳与讲解,高考例题解析。
学法:
回忆,分析,记录要点。
课前准备:
相关习题与考试大纲。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设计:通过习题与考试大纲要求导入
一)、知识点复习 数据通信基础
一、基本概念
1、信号是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电信号的表示形式(波形) 信号分为:
模拟信号(analog signal)的信号电平是连续变化的;
数字信号(digital signal)是用两种不同的电平去表示0、1比特序列的电压脉冲信号表示; 按照在传输介质上传输的信号类型,通信系统分为模拟通信系统与数字通信系统两种。 2、数据通信系统的主要构成:通信子网(数据传输系统)与资源子网(数据处理系统) 数据通信主要技术指标: 1).带宽
在模拟信道中,我们常用带宽表示信道传输信息的能力,带宽即传输信号的最高频率与最低频率之差。
例题:(02)在计算机网络中,“宽带”这一术语表示??????????????() A、传输信道的最高与最低频率之差 B、传输信道的数据传输速率 C、计算机位数 D、CPU主频 2).比特率
在数字信道中,比特率是数字信号的传输速率,它用单位时间内传输的二进制代码的有效位(bit)数来表示,其单位为每秒比特数bit/s(bps)、每秒千比特数(Kbps)或每秒兆比特数(Mbps)来表示(此处K和M分别为1000和1000000,而不是涉及计算机存储器容量时的1024和1048576)。
3).波特率
波特率指数据信号对载波的调制速率,它用单位时间内载波调制状态改变次数来表示,其单位为波特(Baud)。波特率与比特率的关系为:比特率=波特率X单个调制状态对应的二进制位数。 4).误码率
误码率指在数据传输中的错误率。在计算机网络中一般要求数字信号误码率低于10^(-6)。 例题:1、设传输1K字节的数据,其中有1位出错,则信道的误码率为( ) A.1 B.1/1024 C.0.125 D.1/8192 二、 数据传输类型与通信方式
1、数据传输类型: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
模拟数据---模拟数据(Analog Data)是由传感器采集得到的连续变化的值,例如温度、压力,以及目前在电话、无线电和电视广播中的声音和图像。
数字数据----数字数据(Digital Data)则是模拟数据经量化后得到的离散的值,例如在计算机中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的字符、图形、音频与视频数据。 数据进入信道传送前,要转换成相应的信号。 2数据的通信方式
类别一:串行传输:一个码字的码位逐位串序输出;
并行传输:一个码字的所有码元并排同时传送,一个码位要一条通路。远程通信,一般采用串行通信方式。
类别二、*单工通信—单向通信,一方发送,一方接收(收音机)
*半双工通信—任何一方都可以作为发送方或接收方,但不能同时进行(步话机) *全双工通信—双方都可以作为发送方或是接收方,且可以同时进行。(电话) 例题:在同一信道上的同一时刻,能够进行双向数据传送的通信方式为() A.单工 B.半双工 C.全双工 D.以上三种均不是 三、 数据编码 转换为信号的过程
数据编码的基本概念:将数据的信源编码形式(或原始存在的数字形式)变换到某一种适合于信道传输的信号形式的过程。目的是为了使信号的波形特征能与所用信道的传输特性相匹配,以达到最有效、最可靠的传输效果。因为任务数据要进行传输,都要转换为适合介质传输的相应的信号,所以,都要进行数据编码。
2、分类数据有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相应的信号有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所以有4种编码:
模拟信号 频带传输,不可以直接传输,(数字化过程:采样、量化、编码)
模拟信号调制主要方法ASK(幅移键控调制)、FSK(频移键控调制)、PSK(相移键控调制) (调制: 将各种数字基带信号转换成适于信道传输的数字调制信号(已调信号或频带信号); 解调: 在接收端将收到的数字频带信号还原成数字基带信号 .) 数字信号 基带传输,可直接传输
主要编码方式:NRZ、曼彻斯特、差分曼彻斯特 调制技术:AM(调幅),FM(调频),PM(调相) 四、基带传输与频带传输
基带:矩形脉冲信号的固有频带
基带信号:传输的是数字信号(矩形脉冲信号),如曼彻斯特编码信号 基带传输:直接传送基带信号的方法
频带传输:传送模拟信号的方法,MODEM是最重要的通信设备 例题:05基带传输是________
A、数字信号传输 C、频事传输
五、 多路复用
B、模拟信号传输
D、数模混合信号传输
是指两个或多个用户共享公用信道的一种机制。通过多路复用技术,多个终端能共享一条高速信道,从而达到节省信道资源的目的。
频分多路复用FDM (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是将传输频带分成N部分,每一个部分均可作为一个独立的传输信道使用。这样在一对传输线路上可有N对话路信息传送,而每一对话路所占用的只是其中的一个频段。频分制通信又称载波通信,它是模拟通信的主要手段。电话系统
波分多路复用WDM (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波分复用(WND)是将两种或多种不同波长的光载波信号(携带各种信息)在发送端经复用器汇合。
时分多路复用TDM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是把一个传输通道进行时间分割以传送若干话路的信息。它是数字电话多路通信的主要方法,因而PCM通信常称为时分多路通信。 码分多路复用CDM (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 CDMA技术不是一项新技术,作为一种多址方案它已经成功地应用于卫星通信和蜂窝电话领域,并且显示出许多优于其他技术的特点。但是,由于卫星通信和移动通信中带宽的限制,所以CDMA技术尚未充分发挥优点。光纤通信具有丰富的带宽,能够很好地弥补这个缺陷。近年来,OCDMA已经成为一项备受瞩目的热点技术。
例题(05) 将物理信道的总带宽分割成若干子信道,各子信道传输一路信号,称为____ ____ A、同步时分多路复用 C、异步时分多路复用
B、码分多路复用 D、频分多路复用
六、数据交换技术(广域网的联网技术)(重点)
1、数据交换的基本概念:在一种任意拓扑的数据通信网络中,通过网络节点的某种转接方式来实现从任一端系统到另一端系统之间的数据通路接续的技术,称为“数据交换技术”,或称为“数据交换方式”。
只有具备数据交换能力的网才称得上是网络,所以数据交换技术是网络的核心技术。 2、数据交换技术:
(1)线路(电路)交换---线路建立、数据传输、线路释放; 典型实例:电话交换系统; (2)报文交换 [存诸-转发]
先把数据先存储起来,然后再转发到下一条线路(接力的方式)。被传送的数据单元为报文。 (3)分组:分组交换技术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类:数据报方式与虚电路方式。 (4)快速分组交换 [帧中继 信元中继]
快速分组交换建立在大容量、低损耗、低误码的光纤线路的之上,能够满足对话音、数据和视像等多媒体业务的应用。 优点:
1。发展为ATM?1.缩短分组长度(53字节)[传输单位为帧] 2.取消或是简化对数据单元的差错、流量、路由控制 3.充分利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并行技术 帧 长度可变的,称为“帧中继” Frame Relay 帧 长度固定的,称为“信元中继” Cell Relay
( 5)ATM信元交换即异步传输模式(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异步传输模式又称为信元中继交换,传输单位为信元Cell。信元的组成(格式):53字节
例题: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广泛使用的交换技术是 ( ) A,线路交换 B,报文交换 C,分组交换 D,信源交换 七、路由技术 静态路由 动态路由
八、计算机网络组成
1、通信主体、通信设备、通信协议
2、计算机网络系统是由网络硬件系统和网络软件系统组成的 3、从逻辑功能上可以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两部分
资源子网:由主机、终端及软件等组成。它提供访问网络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通信子网 :由网络节点、通信链路及信号变换器等组成。负责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与通信控制。 DTE是数据终端设备,如终端,是广义的概念,PC也可以是终端。(一般广域网常用DTE设备有:路由器,终端主机)
DCE是数据通信设备,如MODEM,连接DTE设备的通信设备。(一般广域网常用DCE设备有:CSU/DSU,广域网交换机,MODEM) 三)课堂巩固练习
1、通常所说的“IT产业”中的“IT”是指
( )
A、英文“它”的意思B、信息发展C、因特网 D、“信息技术”的英文缩写
2、数据传输方式中,双方可交替发送和接收信息,但不能同时接收和发送信息的是( ) A、单工通信
B、半双工通信C、全双工通信D、异步通信
3、从逻辑功能看计算机网络由 和 组成。
四)、课后感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第一章知识点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