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下半年江西省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教师的文
学素养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6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这两个成语出自() A:白居易《长恨歌》 B:李白《长干行》 C:杜甫《兵车行》 D:高适《燕歌行》
2、有人记忆马克思的生日“1818年5月5日”时,联想为“马克思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产阶级呜呜地哭”,这是使用了__。 A.组织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元认识策略 D.复述策略 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表明了教师劳动的。 A:创造性 B:复杂性 C:示范性 D:长期性
4、在Excel工作表的单元格中,如想输入数字字符串070615,则应输入。 A:00070615 B:“070615” C:070615 D:’070615
5、通讯的四大类型是()
A: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动态通讯、概貌通讯 B:事件通讯、工作通讯、人物通讯、综合通讯 C: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概貌通讯 D:工作通讯、事件通讯、概貌通讯、述评通讯 6、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根本依据是() A:统治阶级的利益
B:动机与效果的辩证统一 C:教师的道德品质 D:教师的道德行为
7、中国海洋从北到南排列正确的顺序是__ A.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B.东海、黄海、渤海、南海 C.东海、黄海、南海、渤海 D.南海、渤海、黄海、南海
8、人家告诉你电话号码,你打通电话后,电话号码就忘了,属于____
A:瞬时泛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感觉记忆
9、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理论的提出者是__。 A.柯尔伯格 B.皮亚杰 C.麦克费尔 D.班杜拉 10、《林哈德与葛笃德》的作者是() A:卢梭
B:裴斯泰洛奇 C:克伯屈 D:鲍尔斯
11、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知识直观的方式主要有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__。 A.言语直观 B.形象直观 C.感知直观 D.表象直观 12、王某担任某校高二英语教师期间通过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学校以王某服务期未满、学校英语教师不足为由不予批准王某在职学习。王某欲以剥夺其参加进修权利为由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机构应当是() A:当地县教育局 B:当地县人民政府 C:地市教育局 D:省教育厅
13、一个人面对问题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对同一问题想出多种不同类型的答案,这表明其思维具有____ A:独创性、流畅性、新颖性 B:独创性、流畅性、变通性 C:流畅性、变通性、新颖性 D:流畅性、灵活性、变通性
14、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斩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____个顺序不变的阶段。 A:治疗性辅导 B:发展性辅导 C:主体性辅导 D:个别化辅导
15、戏剧和书法篆刻家使用的繁体字等小众文化产品,正面临阵地锐减、影响下降的处境。这样的表现,从技术层面说,并无大的问题,因为实用主义统治的时代,那些已经不甚实用的东西,可以退出技术的范畴。但是,从文化产品的延续性而言,那些动辄被几千年中国文明史检验了的文化,它不能不为人知,也不能只有书法家、戏剧家等专业人士扛着,如果最后的结局真是这样,那么终会曲终人散,留下一段段文化悲剧。下列属于文中“文化悲剧”的是()
A:大量历史文物流失海外 B:繁体字被简化字取而代之 C:多种民间曲艺面临失传困境 D:少数民族生活被现代生活同化 16、”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之一是() A:华生 B:荀子 C:霍尔 D:布鲁纳
17、在教室里,面对着你的一个窗户是方形的,其他几个窗户看起来不是方形的.可你仍感知它们是方形的。这是()。 A.知觉的整体性 B.知觉的选择性 C.知觉的理解性 D.知觉的恒常性
18、教师对学校或其他教育及政府部门做出的处理不服或对其侵犯权益的行为,依《教师法》向主管行政机关申诉,请求处理的制度是__. A.教师申诉制度 B.学生申诉制度 C.学校事故 D.法律救济 19、在教育过程中,旁人可以插话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的教学技能训练方法是__。 A.微格教学 B.模拟教学 C.介入教学 D.研究教学
20、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一部教育著作是。 A:《学记》 B:《论语》 C:《论演说家的培养》 D:《理想国》
21、什么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的具体化? () A:教育内容 B:教育目标 C:教育目的 D:教育方针
22、学生文化是介于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文化现象,所以学生文化具有__。 A.情感性 B.深刻性 C.稳定性 D.过渡性 23、”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是依据人的身心发展的。 A:阶段性 B:个别差异性
C:顺序性 D:不均衡型
24、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是在()年。 A.1903 B.1908 C.1913 D.1924
25、学生对自己的文章进行校对时,很难发现其中的错误,但校对他人文章时,却很容易发现,这是由于。 A:注意分散 B:粗心
C:知觉整体性 D:定势
26、提出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的理论的是__。 A.桑代克 B.加里培林 C.加涅
D.巴甫洛夫
二、多项选择题(共26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1、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的
2、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这种迁移称为__ A.一般迁移 B.同化迁移 C.顺应迁移 D.重组迁移
3、根据学习的不同内容和结果,学习的类型包括()。 A.知识的学习
B.技能和熟练的学习
C.心智的、以思维为主的能力的学习 D.道德品质的学习 E.行为习惯的学习
4、一桩投毒谋杀案。作案者要么是甲,要么是乙,二者必有其一;所用毒药或者是毒鼠强,或者是乐果,二者至少其一。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一项推断一定成立?I.该投毒案不是甲投毒鼠强所为。因此.一定是乙投乐果所为。Ⅱ.在该案侦破中,发现甲投了毒鼠强。因此,案中的毒药不可能是乐果。Ⅲ.该投毒案的作案者不是甲并且所投的毒药不是毒鼠强。因此,一定是乙投乐果所为。 A:只有I B:只有Ⅱ
C:只有Ⅲ D:只有I和Ⅱ
5、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的三个特征是__。 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 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 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 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6、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属于____ A:道德情感 B:道德认识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7、个案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A:追因法 B:临床法
C:产品分析法 D:跟踪法 E:复习资料
8、教学实践中评价的激励功能可采用哪些方法达成__ A.将课程分成小单元,及时激励 B.扩展评价范围,各显长项 C.重视对学习过程的检测
D.记录学生学业之外的突出表现,增加学生的成就感 E.注重学生发展过程中的纵向评价 9、概念学习和规则学习的基础是____ A:被动的合作学习 B:自觉的合作学习 C:主动学习
D:主动合作学习
10、教育法规与教育政策的区别是() A:制定主体不同 B:执行方式不同 C:规范效力不同
D:调整和适用范围不同 E:所要解决问题的性质不同 11、在学生学业成绩测验中,有一种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学业成就水平,用来判断学生与常模相比时所处水平的测验被称为__。 A.教师自编测验 B.目标参照性测验 C.标准化成就测验 D.定向反映型测验 12、《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是依据和其他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及其有关规定制定的。 A:《教育法》
B:《教师法》 C:《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 D:《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 13、在2~3岁孩子中常见的游戏是() A:独自游戏 B:联合游戏 C:平行游戏 D:合作游戏
14、3-5岁的儿童的言语掌握能力和记忆能力往往优于成年人,这表明儿童发展具有__。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15、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有() A:互访 B:民主评议 C:家长会
D:家长委员会 E:校外指导
16、教育教学中只是追求“齐步走”,违背了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互补性 C:差异性 D:阶段性
17、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 A:非关键阶段
B: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 C:很难产生效果的时期
D: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
18、小学阶段的教学应侧重选用的教学方法是() A.讲演的方法 B.探究的方法 C.直观的方法 D.实习的方法
19、教育法规与教育政策的区别是__。 A.制定主体不同 B.执行方式不同 C.规范效力不同
D.调整和适用范围不同 E.所要解决问题的性质不同
20、最初的普及义务教育立法主要是围绕_____的强制性、免费性和公共性三大主题展开的。__ A.职业教育
B.专业教育 C.初等教育 D.中等教育
21、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__. A.培根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赞可夫
22、教师在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严格按照《宪法》和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符合法制化。这就是。 A:依法执教 B:爱岗敬业 C:热爱学生 D:严谨治学
23、西方教育心理学开始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的年代是__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30年代 C.20世纪初 D.19世纪末
24、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对在校园内结伙斗殴,扰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学秩序的,由来处罚。 A:学校
B:教育主管部门 C:家长
D:公安机关
25、20世纪50年代以后对世界教育学产生广泛影响的教育家是____ A:布鲁纳 B:赞可夫 C:布卢姆
D:苏霍姆林斯基
26、提出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的理论的是__。 A.桑代克 B.加里培林 C.加涅
D.巴甫洛夫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2024年下半年江西省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教师的文学素养考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