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统一招生考试
语 文 试 题
1.答题前考生应在答题卡上认真填写省区、民族、姓名和准考证号。 考 2.本试卷共8页,共六个大题,23个小题,满分120分。 生 3.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请考生将所有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须 效。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它试题用黑色签字笔作答。考试结束时请知 将试卷、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21分)
一、选择题。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共21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皎洁 缴械 ..
角逐 .
矫枉过正 .
心存侥幸 .
B.竞技 痉挛 茎叶 泾渭分明 曲径通幽 .....C. 牟取 .
明眸 .
抛锚 .
足智多谋 .
模棱两可 .
D.忤逆 睨视 溺爱 泥古不化 ....销声匿迹 .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近年来,海外学子相继归来报效桑梓,他们中的一些人在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建设中崭露头角。
B.随着一声发令枪响,来参加冰雪节的上千名登山爱好者就迫不急待地从天池脚下向山顶进发了。
C.在浮燥的年代,有些人似乎淡忘了“一诺千金”这四个字,将“诚信”这一立身之本抛诸脑后。
D.回望这段历史,不是为了汉青留名,而是要从过往的艰辛中汲取经验、教训,找寻前进的动力。
3.在下列语段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暖冬”是因近些年气候变暖而产生的新的气象名词,气象专家在说到暖冬的定义时提到,目前我国尚未 暖冬的明确标准,定义中“比多年平均值明显偏高”只是一个 的标准,而 偏高出多少,还没有做出具体的规定。
A.制定 定量
终究
B.制订 定量
究竟
C.制订 定性 终究 D.制定 定性 究竟
4. 依次填入下列语段中的俗语,正确的一组是( )
俗语通俗易懂,有的也凝聚着丰富多彩的修辞艺术,如“兵败如山倒”,用了比喻手法,形象而生动;“ ① ”用了夸张的手法,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② ”用双关的手法,表面上是一个意思,实际上隐藏着另一个意思;“ ③ ”用顶针的手法,前句结尾的词语作下句的起头,语句递接紧凑而生动畅达。
A.①大丈夫顶天立地 B.①雷声大,雨点小 C.①大丈夫顶天立地 D.①雷声大,雨点小
②人有志,竹有节 ②火烧芭蕉心不死 ②火烧芭蕉心不死 ②人有志,竹有节
③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③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③说曹操,曹操到 ③说曹操,曹操到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目前,我国森林资源呈现了总量持续增长、质量稳步增加、人工林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B.代号为“霸王行动”的诺曼底登陆,是二战中盟军在西线战场上发起的一场大规模攻势。
C.刘伟老师以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赢得了同事们发自内心的由衷的敬佩。
D.这种抗流感病毒药物属于纯中药制剂,经临床验证,具有疗程短、见效快、无毒副作用。
6.根据语境,填入下列七言律诗横线处的诗句,正确的一项是( )
咸阳城西楼晚眺 唐·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 。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A.双桧苍然古貌奇,含烟吐雾郁参差。 B.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C.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D.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任何国家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粮食安全问题。中国多年来 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①实现了粮食供应从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
②使粮食产量不断攀升,
③坚持以自力更生为主的粮食安全战略, ④推广良种、改善水利条件、精耕细作, ⑤在上世纪末突破5亿吨大关, A. ④①⑤③② C.③⑤④②①
B. ③④②⑤① D. ④③⑤①②
第II卷 (59分)
二、语言运用。(共11分)
8.某中学校刊“文学形象我来评”栏目向同学们征稿,请你从下面给出的三个人物形象中任
选一个进行点评,向该栏目投稿。(不超过80字)(6分) 林冲(《水浒传》) 孙悟空(《西游记》) 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9.请你描述下面漫画的内容,并概括漫画的寓意。(5分)
(1)画面: (2)寓意:
三、古代诗歌阅读(共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0~12小题。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注】西湖:指颍州(今安徽阜阳)西北颍河与泉河交汇处的天然湖泊。 10.这首词中总领全篇,点明词意的句子是 。(2分) 11.词的上片展现了怎样的一幅图景?请你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述。(3分)
12.这首词运用了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请你结合下片内容对这种手法及其表达效果进行赏
析。(4分)
四、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5小题。
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取材于《韩非子·说林上》)
【注】①屦(jù):麻鞋。 ②缟:白绢,周人用缟作帽子。 ③履:穿鞋。 ④跣:赤脚。 13.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鲁人身善织屦 .(2)或谓之曰 .(3)缟为冠之也 .(4)而越人被发 .
身:
或:
③
④
①
②
冠: 被:
14.选文最后一句话中间没有标点,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3分) 以 子 之 所 长 游 于 不 用 之 国 欲 使 无 穷 其 可 得 乎 15.这是一则寓言故事,它告诉了人们一个什么道理?(3分) 五、现代文阅读(共29分)
(一)阅读《夏威夷黑珍珠》,完成16~19小题。(17分)
夏威夷黑珍珠 刘心武
姚老师每周三下午来教老伴弹钢琴。她虽然上过音乐学院,但主修的是声乐,毕业后分配在乐团合唱队,一唱几十年,六十岁以后,在合唱队排练时兼任钢琴伴奏。老伴弹琴只为自娱,姚老师指导她非常得法,两个人很合得来,两年多下来,她已经成了我们共同的朋友。
我从美国讲《红楼梦》回来,带回一些纪念品,其中最贵重的是三件首饰,全是在夏威夷买的。一件是绿宝石坠链,给了老伴;一件是黑珍珠坠链,送给了姚老师。姚老师开头不收,我就解释说,夏威夷有三宝,一是火山熔岩里开采出的绿宝石,老伴最喜欢绿颜色,几件最常穿的衣服,跟这绿宝石坠链很般配;夏威夷的第二宝是黑珍珠,姚老师爱穿灰黄调子..的休闲服,配黑珍珠更显高雅;第三宝是红珊瑚,我买回一个珊瑚须尖串成的手链,留给儿媳妇。我如实报出购买的价格,让姚老师知道那由一颗黑珍珠构成的坠链绝不昂贵,实在只是为了感谢她两年来给我们家带来的欢乐,她听了觉得我确实是把她当作亲人了,也就道谢收下。
我和老伴都希望姚老师接受礼物后,能马上戴到颈上,但她却收进了提包。而且,下一个周三来我家,虽然还穿着一袭灰黄相间的服装,却并没有戴我送她的那黑珍珠坠链,而是戴了一串白珍珠的项链,我和老伴交换了个眼色,没说什么,心里都有点疑惑。难道她忌讳黑色?
姚老师指导老伴练了约一小时琴,大家就坐到餐桌边喝下午茶。我注意到,她那串白珍珠项链,品相一般。三个人闲聊,不知怎么就聊到了一位仍在电视上露面的著名资深歌唱家,老伴就感叹,说那么多唱歌的,能有几个达到那样的知名度啊!姚老师就说,那是她大学同学,毕业以后跟她一起分到合唱团,是一个声部的。老伴就直率地问姚老师:您是不是挺羡慕她呀?姚老师说:“为她高兴。一点不羡慕。”讲起当年情况,来了苏联专家,让合唱团的人一人独唱一曲,合唱团几十个人,足足唱了三天,专家也听了三天。本来,这样做是为了把合唱水平提得更高,没想到专家却从中发现了一个男中音和两个女高音,认为是三颗珍.珠,值得培养为独唱演员,那两个女高音,一个就是姚老师,另一个就是现在的著名资深歌.唱艺术家。我和老伴只是听,没提问题。姚老师就笑了。
又喝了一阵茶,姚老师主动接续忆旧,说那时候其实专家对她的潜力更看好,但是,她就是想站在队列里唱合唱,不喜欢站到乐队前领唱或独唱,她把自己的这种想法说出来,大家都感到惊讶,专家通过翻译跟她交谈后,说理解了她,还说,很难得,有这样的歌唱者,从灵魂深处体味到了合唱这种艺术形式的真谛,的确,大合唱是人类走向亲和的一种途径。姚老师说,从那以后她就一直留在合唱队,虽然永远不可能出名,却无怨无悔。“我不想做一颗单独闪光的珍珠,我总觉得,一颗珍珠还是跟别的许多颗珍珠串成链条,更有意思。”
在姚老师再一次来教琴前,我和老伴已把她赠我们的CD盘听了多遍,那是她参与的合唱演出的录音,我们原来提不起兴致听,现在却如闻天籁。
姚老师再来时,戴了一条完全由黑珍珠串成的项链,我送她的那一颗,串在正中间。她没问我们好看不好看。我们也没用语言去评论。确实,我们理解了,有的珍珠,是永远喜欢..跟别的珍珠串在一起的。
(选文略有改动)
16.文中写姚老师接受黑珍珠礼物后没有马上戴在颈上而是放进包里,并且下周三再来时也
只是戴一串白珍珠项链,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4分) 17.文章中划线部分都写到了“珍珠”,它们的含义分别是什么?(3分)
(1)夏威夷的第二宝是黑珍珠 ..(2)认为是三颗珍珠 ..
(3)有的珍珠,是永远喜欢跟别的珍珠串在一起的 ..
18.姚老师参与的合唱演出的录音,我和老伴原来提不起兴致听,现在却“如闻天籁”,这是
为什么?(4分)
19.本文以“夏威夷黑珍珠”为题,有哪些好处?(6分) (二)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20~22小题。(12分)
①世界歌坛超级巨星帕瓦罗蒂曾有过这样的困惑──是选择自己热爱的歌唱事业,还是当一名教师。“生活要求你只能选择一把椅子”,帕瓦罗蒂深谙蕴含其中的哲理,选择了歌唱。经过七年的努力,终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②帕瓦罗蒂的成功之路,不禁使我想起一句话:一个人一生只能做一件事,他应该尽一生的力量完成这件事。一个随意放弃自己选择的人,可能获得再次选择的机会和自由,但会因此在几种选择中东张西望,飘忽不定,生命就会在精力分散、左顾右盼中失去,最终一事无成。
③可见“椅子”选择得过多,对想在事业上有所作为的人是绝无好处的。
④生活处处充满矛盾,得到的同时也意味着失去。鲁迅先生从小曾立志学医,可医治国民灵魂的责任感又激起他文学的畅想。他果断地放弃医学,我们方能读到那些不朽的艺术精品。
⑤帕瓦罗蒂和鲁迅的成功证明:人生必须集中有限的精力,选择一把适宜自己的“椅子”,并在这个位置上持之以恒地钻研追求。只有这样,生命才能放出明亮的光彩。
⑥也许你要问:兴趣广泛不好吗?诚然,现代人热情开朗,爱好多种多样,这无可厚非。
但是 。
⑦人的兴趣要广泛,但终生目标的选择却必须明确专注。如果说广泛的兴趣可以使人获得广博的知识,那么坚持不懈的专项选择,则可以使人获得更突出的专长、更深刻的知识,去发挥某个方面的特殊才能。事实上,往往正是专项选择,才最终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⑧我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的总设计师,曾任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的沈鸿,就是一个既有广泛兴趣,又有自己主攻方向的人。他喜爱历史,也爱钻研哲学和政治理论,但在这个广大的兴趣范围中,却有着一个认定的选择,那就是研究机械。经过几十年的不懈钻研,终于成为杰出的机械师,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功。
⑨因此,我奉劝那些想成为生活中“全能冠军”的人们,与其空而泛,不如少而精。如果你想使事业有成的话,那么请你记住这个走向成功的秘诀:“只选一把椅子”。 20.“只选一把椅子”的含义是什么?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作答。(3分)
21.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列举了三个事例,请你用一句话简要概括第
三个事例的内容。(3分)
22.请根据上下文,为第⑥段的横线处补写一段论述性的文字。(字数:150字左右)(6分)
第III卷(40分)
六、作文(共40分)
23.阅读下面的内容,按要求完成作文。(40分)
在这个通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广告已经铺天盖地地向我们走来,电视广告、报纸广告、网络广告,商品广告、企业广告、公益广告,真实广告、虚假广告……广告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请你以“广告与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或讲故事,或谈看法,或说感想。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北京市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入学考试语文试题W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