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安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三历史(上)一轮复习周练(九)
班级 姓名 座号
一、选择题 1.(2013·全国新课标卷I文综·27)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
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 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 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 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 2.(2013·海南单科·11)1811年,英国政府准备对美战争,派人拿着议会批准的100万英镑军费的批文前往英格兰银行要求预付,银行审计长发现上面未盖国王印章,拒绝支付。此事反映出当时英国
A.议会不能支配政府财政 B.国王掌控实权 C.银行担心政府违约失信 D.宪政制度确立
3.(2012·海南单科卷·11)1841年,英国辉格党政府首相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态说:“我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我在乎的是,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内部意见一致是内阁制主要原则 B.首相与普通阁员享有平等权力 C.内阁集体责任制基本成形 D.政党之间的斗争决定内阁政策 4.(2010·全国Ⅱ卷文综·20)1649年1月,英王查理一世在审判法庭上说:“国王是世袭。已经有一千多年了,你得告诉我究竟是什么权威传我来的??我愿意用下议院的公平的权利。不敢吼于在场的任何人??必须有贵族,才能构成议会,但是贵族在哪里呢?”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A.贵族地位开始没落 B.传统议会制度瓦解 C.议会拥有绝对权力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5.(2015·北京东城示范校高三第一学期综合能力测试·27)1839年英国内阁决定出兵进攻中国,1840年提交议会展开讨论,维多利亚女王在议会进行了《为了大英帝国的利益》的演讲,在女王影响下,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决议。下列各项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议会对女王负责 ②女王有最高立法权 ③内阁对议会负责 ④议会主权至上 A.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6.(2015·安徽黄山高二第一学期期末·20)2014年9月在苏格兰就独立举行公投前夕,苏格兰政府首席大臣、支持苏格兰独立的亚历克斯·萨蒙德曾说“我认为,她(女王陛下)将乐意成为苏格兰的女王,我们很荣幸她成为这片土地的君主。”英国白金汉宫一名发言人9日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不会就苏格兰即将举行独立公投发表讲话。对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A.英国女王可以决定苏格兰的去留 B.女王不表态做法背离英国政治传统 C.独立之前女王不是苏格兰的君主 D.国王在英国国家体系中有独特地位 7.(2015·江苏苏北四市一模·14)戴维·罗伯兹在《英国史:1688年至今》中写道:“成千上万的英国人民,以往从来没有行使过政治权力,而今竟能投票决定由谁来管理他们,有时,甚至自己也变成了管理者之一,这真是一个伟大的进步。”英国这一“伟大的进步”是缘于 A.“光荣革命”的胜利 B.议会改革的实行C.《权利法案》的颁布D.内阁制度的确立 8.(2015·湖南郴州二模·32)18世纪中叶英国政治家威廉·庇特说:“最穷的人,在他的寒舍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风可以吹进这所房子??但是英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他的千军万马不敢进入这间门槛已经破烂的房子。也就是‘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这
1
表明英国政治制度的精髓是
A.法律至上 B.分权制衡 C.责任内阁 D.虚位君主 9.(2015·安徽合肥一模·14)1689年3月,英国下院通过拨款法案,授予国王每年120万镑的税款,并规定其中60万镑用于宫廷和非军事性开支,其余用作海陆军开支。1697年议会又通过《年金法案》,规定自翌年起,每年拨出固定款项作为宫廷开支,长期不变。上述拨款法案的通过,旨在
A.确保王室财政独立 B.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C.依法监管王室财政 D.保障国王的军事权 10.(2015·天津六校高三第二次联考·3)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特里维廉在他的专著《1688—1689年的英国革命》中,特别强调荷兰执政威廉入主英国的重要性。认为它是“欧洲所有的新教各族人民共同会合在一起来帮助和拯救英国,并成为英国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这里的“转折点”在此主要是指
A.王权结束 B.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
C.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D.国王和议会之间形成了制衡的关系 11.(2015·广东惠州一模·20)1621年,英国下议院的一个委员会来觐见国王詹姆士一世时,他无奈地对侍从吩咐道:“你们摆好十二把交椅吧,我要接待十二位国王!”这反映了此时的英国
A.君主立宪制已经建立 B.议会对国王形成了制约 C.国王与议会的矛盾完全激化 D.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12.(2015·广东韶关高三摸底·20)有学者评论:“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作者所说的能长期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是
A.分权制衡 B.两党制 C.国王“统而不治” D.议会权力至上 13.(2014·安徽文综·19)当代美国政治理论家罗伯特·达尔指出:“在民主国家,政治和官僚精英力量固然强大,远胜于普通公民,但他们还不是专制君主。”这表明 A.民主国家难以避免君主专制 B.“主权在民”的观念不断强化 C.政治精英危害公民基本权力 D.政治和官僚精英权力受到制约 14.(2014·天津文综·4)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说:“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这句话着重强调美国联邦宪法 A.创造了新的宪法体制 B.不具有普适性 C.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具有借鉴意义 15.(2014·北京文综·20)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际,意大利企业家阿格涅利提出,欧洲要想和平、强大,就必须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超越邦联阶段,建立联邦制的“欧洲合众国”。能够佐证上述观点的美国历史事实是①邦联政治结构松散,无力平息社会动荡 ②联邦剥夺了各州的自主权,稳定了统治秩序③邦联没有统一的关税,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 ④联邦统一发行货币,促进了经济的有序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6.(2013·山东文综·15)1788年7月10日,纽约某报纸以《船讯——号外》为题发布通告:万世联合船主的幸福船,已载着十三包“联合、和平和友谊”进港,??愚蠢船主的船已载着地方偏见、不和的种子等出港。它赞美的是
A.联邦体制 B.分权制衡原则 C.共和制度 D.主权在民原则 17.(2013·海南单科·10)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有权宣战,招募陆军,建立和维持
2
一支海军,有权征召民兵,以执行联邦法律、镇压叛乱和击退入侵;总统是合众国陆军、海军和征调为合众国服役的各州民兵的总司令。这些规定体现了
A.军权高于行政权 B.分权与相互制衡 C.总统权力至上 D.国会处于权力中心 18.(2011·全国文综大纲卷·19)美国首都华盛顿所在地原是一片荒无人烟的灌木丛林。联邦政府机构位于城市中心,国会大厦建在全城最高点“国会山”上,在其两侧分别是总统府和联邦最高法院。以建都时各州名称命名的15条大道由内向外辐射,覆盖全城。华盛顿的建筑规划体现的美国政治文化是
A.白手起家的开拓精神 B.议会中心与共和意识 C.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 D.平等独立的州权观念 19.(2015·浙江杭州一模·7)1817年两广总督蒋攸铦在向清廷报告中对某国的政治制度进行了这样的描述:“该夷并无国主,止有头人,系部落中公举数人,拈阄轮充,四年一换。贸易事务,任听个人自行出本经营,亦非头人主持差派。”他描述的国家,最有可能是 A.英国 B.日本 C.德国 D.美国 20.(2015·江苏扬州高三期末·14)“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在1787年制宪会议上说:“需要筑起一道篱笆,即挑选一部分经过启蒙的公民,人数有限而立场坚定,时时能够起来提出异议,对付激进狂躁的众议员,保护有可能受到多数人压迫的少数。”据此判断,美国设立参议院的主要目的是
A.削弱众议院的职权 B.实现制衡的最大化 C.精英政治取代平民政治 D.避免多数人的暴政 21.(2015·湖北部分学校高三二月调研·32)下面是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55 名代表身份构成情况表(代表具有多重身份)此表说明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的代表具有哪一特征 身份 拥有公债 从事土地投机 高利贷者和银行家 工商业家或船主 奴隶主 人数 40 14 24 12 15 A.单一性 B.殖民地性 C.地域性 D.复杂性 22.(2015·北京朝阳高三期末·10)1620年11月11日是《五月花号公约》的诞生日。“在上帝面前共同庄严立誓签约,自愿结为一公民团体。为使上述目的得以顺利进行、维持并发展,亦为将来能随时制定和实施有益于本殖民地总体利益的一应公正和平等法律、法规、条令、宪章与公职,吾等全体保证遵守与服从。??签署姓名如下,以资证明。”该公约体现出①自我管理 ②契约精神 ③天赋人权 ④依法自治
A.①②③ 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3.(2015·广西柳州、玉林、贵港、百色高三10月联考·31)在1787年制宪的时候,某领导人说:“这就需要筑起一道篱笆,即挑选一部分经过启蒙的公民,人数有限而立场坚定,时时能够起来提出异议,对付激进狂躁的众议员,保护有可能受到多数人压迫的少数人。”据此判断,美国设立参议院是为了
A.削弱众议院的权力 B.牵制众议院,达到制衡的效果 C.实现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结合 D.体现两党的交替执政 24.(2015·安徽皖南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18)“如果政府禁止人们追求自身利益,那就剥夺了政治自由,如果任人们无约束地追求自身利益也同样存在巨大的危险,这将会以牺牲国家与社会的公益为代价换取少数人的利益。”这就是“麦迪逊难题。”美国宪法中有助于破解这一难题的设计有
①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与制衡 ②实行两党对垒,交替执政
③总统和议员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 ④通过修正案保障个人权利与自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5.(2014·江苏单科·14)俾斯麦企图建立一种特殊的德意志型的立宪议会制度,以达到
3
保持普鲁士王朝政治统治优势之目的。这种设想在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宪法中加以定型。下列能体现这一目的的正确选项是
A.联邦议会由民选产生 B.帝国议会掌握着立法大权 C.宰相对联邦议会负责 D.帝国皇帝有主宰议会之权 26.(2014·广东文综·22)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四个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德国的评述是 A.“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 B.“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 C.“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D.“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 27.(2013·北京文综·22)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时,有人讽刺说,这个帝国是由一只大猛兽、半打狐狸和十几只耗子组成的。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当时帝国内各邦实力的差距。但在这个帝国中
A.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联邦议会 B.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帝国议会 C.帝国政府向帝国议会负责 D.各邦共同推举帝国首相 28.(2013·广东文综·20)有人在1877年号召民众为当前政体的形式和宪法的完整性而战,并指出这是1789年革命的继承者同旧制度特权等级的残余及罗马神权政治代理人之间的斗争。“当前政体”是
A.君主专制 B.君主立宪制 C.共和制 D.无产阶级专政 29.(2011·江苏单科·14)恩格斯指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一个唯一的稳固的轴心——一个帝国首相(宰相)。联邦会议??处于这样一种地位,这种地位使其他责任行政权成为不可能,可能的只有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因而使帝国责任大臣无法存在。”材料中“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表现为
A.宪法赋予首相国家最高权力 B.帝国首相拥有内阁的控制权 C.帝国首相只对联邦会议负责 D.内阁大臣均由帝国首相任命 30.(2010·广东文综·20)1873年,法国某报纸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写到:“我们是工业家和土地所有者,需要秩序,并不喜欢共和政体。但是,如果‘联合派’(属于君主派)获得胜利,那些现在还留在我们方面的大部分人将投入极端共和派的怀抱去了。”这段话反映出当时法国
A.政治局面错综复杂 B.无产阶级建立了共和政体
C.“联合派”能带来社会安定 D.共和派已获得政治上的绝对优势 31.(2010·全国Ⅰ卷文综·21)有人称俾斯麦是“德意志革命”的主要发起人,恩格斯则称其是“非出本心的革命者”。这次“革命”的主要目的是
A.打破欧洲力量的均衡 B.结束长期的政治分裂 C.改变德意志落后状态 D.调整德国与法国关系 32.(2015·河北邢台高三摸底·12)进入19世纪,欧洲思想界面对两场革命所带来的社会生活全方位的巨大变动,各种学说就像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产生了许多“主义”。在社会政治方面影响最大的是保守主义、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其中的“两场革命”是指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商业革命 B.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工业革命 C.美国资产阶级革命 科技革命 D.欧洲宗教改革运动 价格革命 33.(2015·甘宁青部分高中高三联考·32)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是修改自1866年编纂的《德意志邦联宪法》,并由多个单独的文件汇总而成,被德国历史学家称为“俾斯麦帝国宪法”。“俾斯麦帝国宪法”这一名称实质上反映出
A.宪法中规定的首相的权力极大 B.宪法对欧洲等国的影响深远 C.俾斯麦对立宪起到关键性作用 D.宪法保留了浓厚的封建主义色彩 34.(2014·浙江嘉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26)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主
4
席由普鲁士国王担任,称为德意志皇帝。”而法国1875年宪法修正案则宣布:“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这两个规定反映了两国
A.实行君主立宪制 B.共和力量的强大 C.代议制形式有别 D.国家元首无实权 35.(2015·湖南师大附中高三9月月考·11)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政治历史学家马基雅维利曾说:“习惯于受君主统治的人民,即使偶然获得了自由,也难以维持。”不能为此观点提供佐证的是
①英国光荣革命的胜利 ②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 ③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 ④中国辛亥革命的失败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36.(2015·安徽示范高中高三第三次联考·21)依据19世纪70年代德意志帝国和法兰西共和国宪法的有关规定,下表中①②③④处应填写的内容依次应是
项目 元首的产生 议会的组成 内阁的产生 元首与议会关系 德国 ①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 皇帝任命 ④ 法国 议会两院联席会议 ② ③ 与内阁共同对议会负责 A.选民普选、联邦议会与各省议会、总统经众议院同意任命、对议会负责 B.世袭继承、参议院和众议院、议会选举产生、召集和解散议会
C.世袭继承、参议院和众议院、总统经众议院同意任命、召集和解散议会 D.选民普选、参议院和众议院、议会选举产生、召集和解散议会 题1 号 答 案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题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号 答 案 二、非选择题
37.(2015·江苏南京高三摸底·23)(14分)17世纪英国在光荣革命后走上了宪政制度,国王的力量已经很有限了,并且在法律的牢笼中变得温顺;国家在众多人手中运行,随着经济的增长,个人权力永远不能再左右国家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689年,威廉接受了阐明国会至高无上的《权利法案》。这一法案规定:国王不能中止法律;除非经国会同意,不得提高税收或保持军队;若没有法律手续,不可逮捕和拘留臣民。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本国法律和法令的确认:鉴于英国法律是英国人民与生俱来的权利,因此,凡得登上英国王位的国王和女王,都应依照英国法律的规定管理政务,他们所属官吏和大臣也都应按照同样的法律为国王效力。 ——《英国王位继承法》(1701) 材料三 (18 世纪英国)国王是议会的一部分,所以也是他适当享有立法权的理由。……1760年乔治三世的即位,他把乔治一世时起几乎一直在执政的辉格党人赶下台,开创了一直延续
5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厦门市翔安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周练(九)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