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一中2024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训练 化学与资源开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6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化学与资源开发

1.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011年“国际化学年”的主题是“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2013年1月全国大部分地区出现雾霾天气,北京PM2.5浓度达993,系中国有该监测数据以来最高的一次。“拯救人类的最后机会”只有节能减排,下列属最有希望的新能源是 ( )

①天然气 ②煤 ③石油 ④水能 ⑤太阳能 ⑥地热能 ⑦风能 ⑧氢能 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 C.③④⑤⑥ D.除①②外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①天然气、②煤、③石油都是非再可生资源,越用越少,而且燃烧造成环境污染,故不是新能源。故选B。 考点:化学能源

点评:本题是一道生活常识考查题,旨在考查提取信息的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小,体现化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 2.海水是十分重要的资源,不需要化学方法就能从海水中获得的物质有

A.氯、溴、碘 B.食盐、淡水 C.烧碱、氢气 D.钠、镁、铝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海水淡化处理多用蒸馏法,得到食盐常用晒盐或蒸发结晶的方法,为物理方法,而从海水中可以获取钠、镁、钾、铝、碘、溴、NaOH、氢气等,需经过化学方法,C、D均发生电解反应,A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具体流程如下:

为化学方法,故选B。

【考点定位】考查海水水资源的利用

【名师点晴】以海水化学资源的利用为背景,涉及物质的分离提纯等知识,侧重于化学与生活的综合运用,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海水经过晒盐,可得到食盐,经过蒸馏可获得淡水,都为物理方法,从海水中可以获取NaOH、镁、钾、溴及其化工产品,需经过化学方法,据此分析答题。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提出原子结构模型的科学家按时间先后依次是:道尔顿、卢瑟福、汤姆生、玻尔 B.氯气是瑞典化学家舍勒发现的

C.海水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因此碘被称为“海洋元素” D.溴化银可用于人工降雨 【答案】B

【解析】A:顺序依次为:道尔顿、汤姆生、卢瑟福、玻尔B:正确C:溴为海洋元素D:碘

1

化银常用于人工降雨 故答案为B

4.由下列物质冶炼相应金属时通常用热分解法的是

A.NaCl B.HgO C.Cu2S D.Al2O3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冶炼不活泼的金属化合物时使用热分解的方法。所以B正确。 考点:考查了金属的冶炼方法。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所有金属都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B.化学史上,金、银、铜发现较早,钾、钠、铝发现较迟是因为前者自然界含量高,后者含量低

C.废旧金属处理的最好办法是深埋

D.冶炼金属的一般步骤是:浮选富集→冶炼→精炼 【答案】D

【解析】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极少数的不活泼金属在自然界可以以游离态存在,金属活动性差的可用热分解法或还原法,且冶炼容易,故A、B两项均不正确;各种废弃物处理常见方法是回收再利用,以便节省资源减少污染,C项不正确。

6.从淡化海水中提取溴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X为SO2气体,也可将SO2换成Na2SO3 B.设备Y为蒸馏塔

C.在提取溴的过程中一定有Br被氧化

D.工业上每获得1 mol Br2,需要消耗Cl2的体积最多为44.8 L(标准状况下) 【答案】D

--

【解析】选项A,Br2也能被Na2SO3溶液吸收形成Br。选项B,Br先被Cl2氧化为Br2,然

--

后经蒸馏得到Br2蒸气。选项C,海水中Br被氧化为Br2以及吸收塔内都发生了Br被氧化

的反应。选项D,根据选项C分析可知,两步反应都发生Cl2氧化Br的反应,考虑到氯气部分溶于水等因素,实际生产中工业上每获得1 mol Br2,需要消耗Cl2的体积大于44.8 L(标准状况下)。

7.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海洋经济将成为浙江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重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海水中提取溴单质的过程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B.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钠的过程中涉及化学反应 C.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的过程中涉及置换反应

2

D.电解饱和食盐水制氯气的过程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从海水中提取溴单质的过程是先把溴离子氧化为溴单质,再用还原剂还原溴单质为溴离子,再用氧化剂氧化溴离子为溴单质,涉及氧化还原反应,A正确; B、海水制盐的过程中是利用氯化钠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蒸发水得到氯化钠晶体,是物理变化,B错误; C、从海带中提取碘应先将海带烧成灰,向其中加水搅拌,再过滤得含碘离子的滤液,在滤液中通入足量氯气将碘离子置换出来,然后加入CCl4振荡,最后用分液漏斗分液,涉及置换反应,C错误; D、电解饱和食盐水制氯气,氯元素化合价升高,涉及氧化还原反应,D正确。答案选B。

考点: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8.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2010年11月广州亚运会燃放的焰火是某些金属元素焰色反应所呈现出来的色彩 B.小苏打是制作馒头和面包等糕点的膨松剂,还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 C.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因被氧化而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或硅胶 D.从海水中制取氯气的过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正确;B、小苏打是碳酸氢钠,正确;C、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因被氧化而变质应该加还原性物质,而生石灰和硅胶都不具有还原性,错误;D、海水中氯元素以氯离子形式存在,正确。

考点:考查化学与生产和生活。

9.海水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资源宝库,下列有关海水综合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海水中含有镁元素,只需经过物理变化就可以得到镁单质 B.海水蒸发制海盐的过程中只发生了化学变化

C.从海水中可以得到NaCl,电解NaCl溶液可得到金属钠 D.从海水中提取Br2、I2的过程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海水中的镁元素以化合态存在,得到镁单质必须经过化学变化,错误;B、海水制盐蒸发溶剂,溶质结晶出来的原理,是物理变化,错误;C、电解氯化钠溶液得到氢氧化钠、氯气、氢气,不会得到钠单质,错误;D、海水中的Br、Cl都是以化合态存在,得到游离态的溴和氯气,一定发生化学变化,正确,答案选D。 考点:考查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判断

10.海洋中有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药物和水产资源等(如图所示)

3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第①步中除去粗盐中的SO4、Ca2?、Mg2?2?、Fe3?等杂质,加入的药品顺序为:Na2CO3

溶液→NaOH溶液→BaC1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

B.第②步中结晶出的MgC126H2O可在空气中受热分解制无水MgC12 C.从第③步到第⑤步的目的是浓缩 D.在第③④⑤步中溴元素均被氧化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可以将镁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至于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行,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碳酸钠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的碳酸钠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离子都沉淀了,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所以正确的顺序为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过滤后加盐酸,故A错误;B、②中由MgCl2?6H2O制备无水MgCl2的过程需要在氯化氢气流中进行,防止镁离子水解,故B错误;C、第③步将溴离子被氧化为溴单质,第④步中溴单质被还原为溴离子,第⑤步中溴离子被氧化为溴单质,过程的目的是浓缩,故C正确;D、④中溴得电子化合价降低,所以溴元素被还原,故D错误;

考点:海水资源及其综合利用;

11.Ⅰ.某同学做“铝热反应”的实验。查阅《化学手册》知,Al、Al2O3、Fe、Fe2O3熔点、沸点数据如下: 物质 熔点/℃ 沸点/℃ Al 660 2467 Al2O3 2054 2980 Fe 1535 2750 Fe2O3 1462 —— (1)铝热反应方程式为 。 (2)下列能与Al发生铝热反应的有 。(填序号) A、MnO2 B、Na2O C、MgO D、FeO

(3)据上表数据该同学推测,铝热反应所得到的熔融物应是铁铝合金。若证明上述所得的块状熔融物中含有金属铝,所用试剂是 。

Ⅱ.某同学为了验证海带中含有碘,拟进行如下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第1步:灼烧。操作是将足量海带灼烧成灰烬。该过程中将使用到的实验仪器有________等。(填代号,下同)

A 试管 B 坩埚 C 烧杯 D 三角架 E、泥三角 F、洒精灯 G、铁架台 H、量筒

第2步:Iˉ溶液的获取。操作是将灰烬转移到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该过程为加快溶解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此操作后的分离方法________。(填分离方法) (3)第3步:氧化。取(2)中溶液少量依次加入合适的试剂。下列氧化剂最好选_________。 A、浓硫酸 B、新制氯水 C、KMnO4溶液 D、H2O2

(4)第4步:碘单质的检验。操作是取少量第3步的溶液,滴加_______溶液,证明海带中含碘。

4

【答案】Ⅰ.(1)2Al+Fe2O3

高温

2Fe+Al2O3 (2)AD (3)氢氧化钠溶液

Ⅱ.(1)BDEF (2)用玻璃棒搅拌,加热,过滤 (3)D (4)淀粉 【解析】

试题分析:Ⅰ(1)铝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铝和铁,反应的方程式为

高温

2Al+Fe2O32Fe+Al2O3; (2)若铝热反应能够进行,制取的金属的还原性应该比金属铝还原性弱,选项中金属Na、Mg还原性强于Al,所以无法通过铝热反应制取,可用铝热法冶炼Mn和Fe,故答案为:AD; (3)铝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如含有铝,则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氢气;

Ⅱ(1)灼烧固体用坩埚加热,常用仪器有坩埚、泥三角、三脚架、酒精灯,故答案为:BDEF; (2)带灼烧成灰烬后,将灰烬转移到烧杯中,加适量的蒸馏水,为加速溶解用玻璃棒充分搅拌,煮沸后,过滤;

(3)双氧水是绿色氧化剂,不产生污染物,也不引入杂质,所以最好的氧化剂是双氧水,故答案为:D;

(4)滴加淀粉溶液,如果溶液显蓝色,则证明海带中含有碘,故答案为:淀粉。 考点:考查较为综合,涉及铝热反应、碘的提取和检验

12.根据下图海水综合利用的工业流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MgCl2.6H2O受热生成Mg(OH) Cl和HC1气体等。

A.过程①的提纯是物理过程,过程②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可产生2种单质 B.过程⑤反应后溶液呈强酸性,生产中需解决其对设备的腐蚀问题

C.在过程④、⑥反应中每氧化0.2 mol Br需消耗2.24LCl2 D.在过程③中将MgCl2.6H2O灼烧即可制得无水MgCl2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过程①的提纯是化学过程,过程②通过电解产生氢气、氯气2种单质,故A错误;过程⑤反应生成硫酸和氢溴酸,液呈强酸性,生产中需解决其对设备的腐蚀问题,故B正确;

在过程④、⑥反应中每氧化0.2 mol Br需消耗标准状况下的2.24LCl2,故C错误;在过程③中将MgCl2.6H2O灼烧即可制得MgO,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海水综合利用。 1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用蒸馏法能从海水中提取淡水

B. 从海水中可以得到氯化镁,再加热分解可制金属镁

--

C. 用氯气从海水中提溴的关键反应是Cl2+2Br= 2Cl+Br2

5

D. 煤的气化主要反应是C(s)+H2O(g)===CO(g) +H(2g)【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用蒸馏法能从海水中提取淡水,A正确;镁是活泼的金属,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冶炼金属镁,B不正确;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被溴离子氧化生成单质溴,C正确;煤气的 主要成分是氢气和CO,D正确,答案选B。

考点:考查海水淡化、镁的冶炼、海水中溴的提取、煤气的生成等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试题紧扣教材,基础性强,主要是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14.已知MgO、MgCl2的熔点分别为2800℃、604℃,将MgO、MgCl2加热熔融后通电电解,都可得到金属镁。海水中含有MgCl2,工业上从海水中提取镁,最合理的方法是 A. 海水?NaOH?Mg ???Mg(OH)2???B. 海水?HCl?Mg ?? MgCl2溶液? MgCl2熔融???C. 海水????Mg(OH)2???? MgO???? Mg

D.海水????Mg(OH)2?HCl?Mg ??MgCl2溶液 ?MgCl2熔融???【答案】D 【解析】

A.在海水苦卤中加氢氧化钠过滤得沉淀氢氧化镁,Mg(OH)2热稳定性差,受热分解,工业上,电解熔融MgCl2冶炼金属镁,故A错误;

2+2+3+2-+-B.海水中含有可溶性的Mg、Ca、Fe、SO4、Na、Cl、加盐酸得不到纯净的氯化镁溶液,

所以无法得到纯净的氯化镁固体,故B错误; C.在海水苦卤中加氢氧化钠过滤得沉淀氢氧化镁,灼烧得到氧化镁,但MgO的熔点为2800℃、熔点高,电解时耗能高,所以,工业上,电解熔融MgCl2冶炼金属镁,故C 错误;

D.在海水苦卤中加氢氧化钠过滤得沉淀氢氧化镁,再将沉淀分离后加入盐酸变成MgCl2,之后经过滤、干燥、电解,即可得到金属镁,故D正确; 故选D.

15.下图是某企业设计的硫酸—磷肥—水泥联产、海水—淡水多用、盐—热—电联产的三大生态产业链流程图。

石灰乳电解石灰乳灼烧电解电解电解高温

根据上述产业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6

(1)该流程①、②、③、④、⑤为能量或物质的输送,请分别写出输送的主要物质的化学式或能量形式:

① 、② 、③ 、④ 、⑤ 。

(2)接触室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磷肥厂的主要产品是普钙(磷酸二氢钙和硫酸钙),写出由磷矿石和硫酸反应制普钙的化学方程式 。

(3)用1吨硫铁矿(FeS2的质量分数为36%)接触法制硫酸,制硫酸的产率为65%,则最后能生产出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 吨。

(4)吸收塔中用 吸收SO3,理由是 。

(5)根据现代化工厂设计理念请提出高炉炼铁厂废气、废渣及多余热能的利用设想。 , (写出两点即可)。 【答案】(15 分)

(1)①Fe2O3 ②电能 ③热能 ④SO2 ⑤浓 H2SO4 (各 1分,5 分)

(2)2SO2+O22SO3(2 分)2Ca5(PO4)3F+7H2SO4=3Ca(H2PO4)2+7CaSO4+2HF(3 分) (3)0.39(2 分)

(4)98.3%的浓H2SO4,用水吸收易形成酸雾,不利于SO3的吸收 (2 分)

(5)废气(主要是高炉煤气)经除尘后可作为燃料、冶炼金属的原料。 (1分) 废渣(主要成分是硅酸钙等) ,可用作水泥生产原料。(1分) 废渣(主要成分是硅酸钙等) ,可用作矿渣磷肥的生产原料。(1分) 【解析】 试题分析:(1)硫铁矿燃烧后产生二氧化硫和氧化铁,所以①给炼铁厂输送Fe2O3,利用沸腾炉内的废热进行发电,则②输送的是电能;③输送的是热能;二氧化硫在接触室内被氧化为三氧化硫,三氧化硫在吸收塔内被水吸收生成硫酸,同时吸收塔内未被氧化的二氧化硫再次回到接触室,继续被氧化,则④输送的是SO2 ,⑤输送的是浓 H2SO4;

(2)接触室内发生的是二氧化硫与氧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2SO2+O22SO3;磷矿石和硫酸反应生成磷酸二氢钙和硫酸钙,根据元素守恒,则产物中有HF生成,化学方程式是2Ca5(PO4)3F+7H2SO4=3Ca(H2PO4)2+7CaSO4+2HF;

(3)根据元素守恒,则FeS2 ~2 H2SO4,结合转化过程中的转化率,则1吨硫铁矿(FeS2的质量分数为36%)最终生成98%的浓硫酸的质量是(1t×36%÷120g/mol) ×2 ×65%×98g/mol÷98%=0.39t;

(4)吸收塔内用98.3%的浓硫酸吸收三氧化硫,因为若用水吸收,易形成酸雾,不利于SO3的吸收;

(5)该流程中产生的废气(主要是高炉煤气)经除尘后可作为燃料、冶炼金属的原料; 硫铁矿燃烧产生的废渣(主要成分是硅酸钙等) ,可用作水泥生产原料或可用作矿渣磷肥的生产原料;

考点:考查对工业流程的分析判断,废物的利用,物质转化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6.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节能减排是中国转型发展的必经之路,工业生产中联合生产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下图是几种工业生产的联合生产工艺:

催化剂加热 高温 H+OH- 7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甲为电解池,根据图示转化关系可知:A为____________(填化学式),阴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 (2)装置丙的反应物为Ti,而装置戊的生成物为Ti,这两个装置在该联合生产中并不矛盾,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戊进行反应时需要的环境为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HCl气体氛围中 B.空气氛围中 C.氩气氛围中 D.水中

(3)装置乙中发生的是工业合成甲醇的反应:CO(g)+2H2(g)CH3OH(g) ΔH<0。 ①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如下表: 温度/℃ K 250 2.041 350 x 符合表中的平衡常数x的数值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0 B.0.012 C.32.081 D.100

②若装置乙为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不同时间段各物质的浓度如下表: 0 min 2 min 4 min 6 min c(CO) 0.8 mol·L 0.6 mol·L 0.3 mol·L 0.3 mol·L -1-1-1-1c(H2) 1.6 mol·L y 0.6 mol·L 0.6 mol·L -1-1-1c(CH3OH) 0 0.2 mol·L 0.5 mol·L 0.5 mol·L -1-1-1 反应从2 min到4 min之间,H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反应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________。反应在第2 min时改变了反应条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使用催化剂 B.降低温度 C.增加H2的浓度

(4)装置己可以看作燃料电池,该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l2 2H2O+2e-=H2↑+2OH-

(2)进入装置丙的Ti含有的杂质较多,从装置戊中出来的Ti较为纯净 C (3)①B ②0.3 mol·L-1·min-1 62.5% A

2—

(4)CH3OH+8OH--6e-=CO3+6H2O 【解析】(1)装置甲为电解饱和NaCl溶液的装置,阳极为Cl-失电子,被氧化为Cl2,阴极水电离的H+得电子,生成氢气和NaOH。

8

(2)装置丙和装置戊的作用是提纯Ti。装置戊中发生的反应是钠还原TiCl4的反应,而高温条件下钠与氧气反应,需要无氧和无水环境。

(3)①ΔH<0,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平衡常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x<2.041,而且因为是可逆反应,平衡常数不可能为0。②根据表格中CO或CH3OH的浓度可知y=1.2 mol·L-1,所以反应从2 min到4 min之间,H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3 mol·L-1·min-1;4 min时,反应达到平衡,故CO

的转化率为

×100%=62.5%;0~2 min的反应速率比2~4 min的反应速率小,故2

min时可能使用了催化剂。

(4)装置己是由甲醇、氧气、NaOH溶液构成的燃料电池,负极反应为甲醇在碱性条件下失电子的反应。

17.海水中有丰富的资源,多种多样的海洋动物和植物,海底有丰富的矿藏、石油、天然气

---2-+2+2+

等,此外,海水中还含有大量的电解质,它们电离产生Cl、Br 、I、SO4、Na、Mg、Ca等,都是重要资源.开发和利用海水资源是当前科学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如图是某化工厂对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的示意图: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步骤②、⑧分离提纯的方法: ② ⑧ 。

(2)步骤⑦分离提纯过程中需要选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外,还需要的仪器是 。 (3)D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请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

2+2+2-(4)初步提纯后的粗盐中含有Ca、Mg、SO4等杂质,精制时所用的试剂为:

①盐酸 ②氯化钡溶液 ③氢氧化钠溶液 ④碳酸钠溶液, 下列试剂添加顺序合理的是 。

A.②③④① B.③④②① C.④③②① D.③②④①

(5)若用来提取Br2,反应⑤所用的氧化剂的来源较合理的是 。 A.从外地购买 B.在当地新建生产厂 C.从本厂生产烧碱处循环

(6)流程⑥将溴单质从水溶液中分离出来是基于溴单质具有 性,该方法对比有机溶剂萃取法的优点是 。 【答案】(1)过滤;蒸馏; (1分/空)

9

(2)分液漏斗; (1分) (3)Cl2+2NaOH=NaCl+NaClO+H2O (2分) (4)AD (2分) (5)C (1分) (6) 挥发; 经济,环保,方便 (1分/空) 【解析】

试题分析:(1)步骤②为过滤,⑧为从有机溶剂中提取碘单质,需要蒸馏,答案为:过滤,蒸馏;

(2)步骤⑦分离提纯方法为萃取,主要玻璃仪器为分液漏斗、烧杯,答案为:分液漏斗; (3)反应④是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次氯酸钠、氯化钠和水,方程式Cl2+2NaOH=NaCl+NaClO+H2O;

(4)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至于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行,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但是加入的碳酸钠要放在加入氯化钡之后,这样碳酸钠会同时除去过量的氯化钡,离子都沉淀了,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所以添加试剂的顺序为②③④①或③②④①,答案为:AD; (5)若要提取Br2,反应⑤所用的氧化剂为氯气,本厂电解氯化钠溶液生产烧碱,产物中有氯气,答案为:C;

(6)溴单质具有挥发性,所以流程⑥将溴单质从水溶液中分离出来是基于溴单质具有挥发性;该方法对比有机溶剂萃取法的优点是经济,环保,方便 考点: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18.某化学课外小组用海带为原料制取少量碘水,已知:海带中碘元素以I形式存在。提

取碘的原理是“在酸性条件下用H2O2将I氧化为碘单质”。 反应后,再进行以下实验步骤:

①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②把50mL碘水和15mL 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盖好玻璃塞,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③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④旋开分液漏斗活塞,用烧杯接收下层液体;⑤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液体;⑥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凹槽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⑦静置,分层。 就此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用海带制取单质碘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顺序为: ? ? ? ⑥? ⑦?④ ?⑤。 ⑶第②步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 _____,

⑷第②步中,可以用来替代CCl4的溶剂有:

A、汽油 B、酒精 C、苯 D.水 【答案】

【解析】

―+―

⑴2I+2H+2H2O=I2+2H2O,用H2O2在酸性条件下将I 氧化成I2;

⑵分液漏斗应先查漏,再装液,然后放在漏斗架上,操作顺序为③②①;

10

⑶从碘水中提取碘,萃取;

⑷AC,BD能与水互溶,不分层,不符合萃取的条件。

19.用芒硝(Na2SO4·10H2O)制备纯碱、铵明矾[NH4Al(SO4)2·12H2O]的生产工艺流程图如下所示:

(1)溶液C中的溶质主要是 。

(2)铵明矾的溶液呈 性,铵明矾可用于净水,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原理 。

(3)过程Ⅰ反应温度不能超过40℃,主要原因是 。

(4)运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Na2SO4溶液稍过量的原因 (5)滤液E中溶质离子为

(6)写出工艺流程中焙烧的反应方程式 【答案】(1)NH4HCO3 (2分)

3++

(2)酸(2分) Al+3H2OAl(OH)3(胶体)+3H(2分) (3)防止碳酸氢铵分解(2分)

-++

(4)HCO3(aq)+Na(aq)NaHCO3(s) Na2SO4稍过量,增大c(Na),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提高NaHCO3的产率(3分)

+2-+

(5)NH4 SO4 Na(3分) (6)2NaHCO3

Na2CO3 + CO2 ↑+ H2O(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流程图中信息可知,C是由CO2与NH4·H2O反应产生的且可以循环使用,

+3+

故为: NH4HCO3;(2)铵明矾的溶液中NH4 和Al均为弱碱的阳离子发生水解使溶液呈酸性,

3++

其中Al+3H2OAl(OH)3(胶体)+3H,产生白色絮状的Al(OH)3胶体能起到净水的作用;(3)铵盐不稳定,受热分解,故过程Ⅰ反应温度不能超过40℃,防止碳酸氢铵受热分

+-解;(4)根据勒厦特列原理,Na2SO4稍过量, c(Na)较大,有利于平衡HCO3(aq)+

+

Na(aq)NaHCO3(s)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提高NaHCO3的产率;(5)根据流程图中信息可

+2-知,滤液B中溶质主要是硫酸铵和过量的硫酸钠,与硫酸铝混合后得到铵明矾,则Na、SO4

+2-+

进入滤液D,再与氨水混合,则滤液E中溶质主要含有的离子为:NH4 SO4 Na;(6)工艺流程中焙烧是在过程Ⅰ后将滤渣焙烧,滤渣的成分是NaHCO3才能产生Na2CO3 和 CO2 ,

11

故反应方程式为:2NaHCO3 Na2CO3 + CO2 ↑+ H2O。

考点:考查盐类水解、化学平衡原理在化工生产的应用。

20.随着石油资源的日趋紧张,天然气资源的转化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图是最近研发出的天然气利用新途径:首先甲烷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氧氯化反应”生成一氯甲烷;然后一氯甲烷在400°C的条件下通过分子筛催化转化为低碳烯烃。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轮次反应投料时甲烷和氯化氢的最佳体积比(相同条件)为 。 (2)由一氯甲烷生成丙烯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按最佳反应投料比,若该途径中的第一步“甲烷氧氯化反应”的转化率为80%,经除水、分离出混合物中的一氯甲烷后,剩余CH4、O2和HCl全部留用并投入第二轮次生产;第二步一氯甲烷反应生成含有乙烯、丙烯、丁烯和氯化氢的混合气体,碳原子的利用率为90%,分离出其中的烯烃气体后,剩余HCl也全部留用并投入第二轮次生产,则:

3

①标准状况下,1m甲烷经过一轮反应可得到 kg乙烯、丙烯、丁烯的混 合气体。

②为了与第一轮次得到的等量的低碳烯烃,第二轮次反应投料时,需补充的CH4、 O2和HCl的体积比为(相同条件) 。(请写出①和②的计算过程) 【答案】

【解析】

21.我国濒临海域的省份,能够充分利用海水制得多种化工产品。如图是以海水、贝壳(主要成分CaCO3)等为原料制取几种化工产品的工艺流程图,其中固体B是生活中的一种必需品,E是一种化肥,N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单质。

12

结合上述工艺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H和L的化学式分别为 和 。 (2)上述工艺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反应①中必须先通入NH3,而后通入D,其原因是 。

(4)工业上利用F可制得另一种化工产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由K溶液经如何处理才能制得N?工业上将K溶液在 的条件蒸发结晶制得无水盐,然后再电解其熔融盐,写出电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答案】(1)Mg(OH)2 H2 (2)CO2(各1分)

(3)NaCl+NH3+CO2+H2O===NaHCO3↓+NH4Cl(2分)

NH3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先通入NH3,有利于吸收CO2(2分)

(2分)

(5)在氯化氢气流中 (1分) MgCl2 ====Mg + Cl2↑(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题给转化关系知,物质H和L的化学式分别为Mg(OH)2和H2;(2)上述工艺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的化学式为CO2。(3)反应①为氨气、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化学方程式为NaCl+NH3+CO2+H2O===NaHCO3↓+NH4Cl;在反应①中必须先通入NH3,而后通入D,其原因是NH3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先通入NH3,有利于吸收CO2。(4)工业上利用碳酸氢钠可制得另一种化工产品碳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

△ Na2CO3 + CO2↑+ H2O。(5)为防止氯化镁水解,工业上将氯化镁溶液在在氯化氢气流中

电解蒸发结晶制得无水盐,然后再电解其熔融盐,电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MgCl2 考点:考查无机推断、海水的综合利用。

Mg + Cl2↑。

13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河南省南阳市一中2024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训练 化学与资源开在线全文阅读。

河南省南阳市一中2024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训练 化学与资源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19117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