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习题(综合)【材料成型】.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习题《材料成形》部分

第1章 铸造

填空题:

1、铸造方法从总体上可分为普通铸造和特种铸造两大类,普通铸造是指砂型铸造方法,不同于砂型铸造的其他铸造方法统称为特种铸造,常用的特种铸造方法有:(熔模铸造)、(压力铸造)、(金属型铸造)、(陶瓷型铸造)、(消失模铸造)等。

2、凝固过程中所造成的体积缩减如得不到液态金属的补充,将产生(缩孔)或(缩松)。

3、对砂型铸件进行结构设计时,必须考虑合金的(铸造性能)和铸造(工艺)对铸件结构提出的要求。

4、(收缩)是铸造合金本身的物理性质,是铸件许多缺陷(如缩孔、缩松、变形、开裂)产生的基本

原因。

5、浇注位置是指造型时(模样)在铸型中所处的位置,它影响铸件的质量。 6、铸造应力按产生的原因不同,主要可分为(热应力)和(收缩应力)两种。

7、铸件上各部分壁厚相差较大,冷却到室温,厚壁部分的残余应力为(拉)应力,而薄壁部分的残余应力为(压)应力。

8、任何一种液态金属注入铸型以后,从浇注温度冷却至室温都要经过三个联系的收缩阶段,即(液态收缩)、(凝固收缩)和(固态收缩)。

9、在低压铸造、压力铸造和离心铸造时,因人为加大了充型压力,故(充型能力)较强。提高浇铸温度是改善合金(充型能力)的重要措施。

10、铸件浇铸位置的选择必须正确,如重要加工面、大平面和薄壁部分在浇铸时应尽量(向下),而厚大部位应尽量(向上),以便安放冒口进行(补缩)。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合金流动性最好的是:( ① )

①普通灰铸铁; ②球墨铸铁; ③可锻铸铁; ④蠕墨铸铁。

2、 摩托车活塞应具有良好的耐热性、热膨胀系数小,导热性好、耐磨、耐蚀、重量轻等性能。在下列材料中,一般选用:( ③ )

①铸造黄铜; ②合金结构钢; ③铸造铝硅合金; ④铸造碳钢。 3、在下列铸造合金中,自由收缩率最小的是:( ② ) ①铸钢; ②灰铸铁; ③铸造铝合金 ; ④ 白口铸铁

4、图示圆锥齿轮铸件,齿面质量要求较高。材料HT350,小批生产。最佳浇注位置及分型面的方案是:( ② )

①方案Ⅰ; ②方案Ⅱ; ③方案Ⅲ; ④方案

5、为防止大型铸钢件热节处产生缩孔或缩松、生产中常采用的工艺措施是( ① ) ①采用在热节处加明、暗冒口或冷铁以实现顺序凝固 ②尽量使铸件壁厚均匀以实现同时凝固 ③提高浇注温度

④采用颗粒大而均匀的原砂以改善填充条件 多项选择题:

1、液态合金浇注温度冷却到室温所经历的收缩阶段有:( )

①高温收缩; ②液态收缩; ③凝固收缩 ④低温收缩; ⑤固态收缩 2、 挖沙或假箱造型时候,分型面:( )

①一定是曲面; ②一定是圆锥面; ③可以是平; ④一定是平面; ⑤可以是曲面

3、影响液态合金充型能力的主要因素是:( ) ①合金的结晶特性; ②浇注温度; ③合金的收缩率;④铸造工艺凝固原则; ⑤铸件壁厚和铸型条件

4、影响液态合金充型能力的主要因素是: ( ①合金的结晶特性; ②浇注温度; ③合金的收缩率;④铸造工艺凝固原则; ⑤铸件壁厚和铸型条件 5、产生缩孔、缩松的基本原因:( )

①液态收缩; ②固态收缩; ③凝固收缩; ④线收缩; 结构改错题:

1、如下图所示,浇铸位置是否合理?若不合理请改为合理。

答:不合理。大平面应朝下,如下图所示。

2、请修改下列铸件的结构,并说明理由。

(a) 答: (a):分型面应为简单平面,使造型工艺大大简化; (b):防止缩孔产生,壁厚应尽量均匀

) ⑤等温收缩

(b) 3、请对下列铸件的结构作适当改进,并说明理由。

(a) (b) (c)

答:

(a)图A-A截面改为加强筋型。

(b)图上表面改掉不必要的外凸缘结构,使三箱造型变为二箱造型,简化铸造工艺。

(c)图将厚大的截面处改成壁厚均匀的结构,避免热节处易产生的缩孔、缩松等缺陷;另外,避免壁厚不均易产生应力变形甚至产生裂纹等缺陷。 4、请修改下列铸件的结构,并说明理由。

(a) (b)

答:

(a)铸件的结构应尽量避免过大的水平壁。浇注时铸件朝上的水平面易产生气孔、砂眼、夹渣等缺陷。将图中过的大水平面改为倾斜的表面。

(b)凸台和筋的设计应便于造型和起模。图中的凸台必须用活块或外砂芯才能取出模样。改后图形为:

5、 判断下列铸件的结构工艺性,如不良,则请修改(可在图上修改),并请说明理由。(4分)

(a) (b)

答:

(a)图的两个斜凸台在造型时影响起模,需采用活快。因此,应设计成向上的直凸台,简化造型工艺,减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b)图原设计需用两个型芯,其中的型芯1为悬臂型芯、下芯时必须使用芯撑,型芯的固定、排气和清理都比较困难。将两个连通成一体,则便于造型时型芯的稳固支撑、安放、排气和铸造后的清理方便。

简答题:

1、 用应力框说明热应力的产生过程。

答:

起始阶段两杆处于塑性阶段,冷却到t1-t2阶段后,细杆进入弹性状态而粗干仍处于塑性,导致在横杆的作用下将对粗干产生压应力,细杆受到拉应力。这时粗杆将产生压塑变形,使粗细两杆收缩趋于一致,应力将消失。继续冷却T2-T3,此时两杆均进入弹性状态,粗杆温度高,产生较大收缩,而细杆温度低,收缩以几乎停止。所以在最后阶段粗杆受拉,细杆受压。 2、什么是缩孔?如何区别缩孔和气孔?怎样才能防止铸件产生缩孔? 答:

(1)缩孔:由于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所缩减的体积得不到补充,在铸件最后凝固的部位形成的孔洞。

(2)区别:

缩孔:通常位于铸件的上部或最后凝固的部位,形状不规则,孔壁粗糙。

气孔:是气体在铸件中形成的孔洞,孔内表面比较光滑,明亮或略带氧化色。 (3)防止措施:

1)采用顺序凝固原则;

2)合理确定内浇道位置及浇注工艺; 3)应用冒口、冷铁、补贴等;

3、轧钢机导轮,材料ZG310-570,在铸后出现缩孔如下图示。试分析该铸件出现缩孔的原因及消除该铸件缩孔的工艺措施。(注意:图中尺寸均不许改变)。

答:

(1)出现缩孔的原因:材料ZG310-570属于共析的合金,逐层凝固,易在最后凝固部位及热节处产生集中的缩孔,轧钢机导轮的结构恰好为上部是厚大截面,在厚、薄截面转接处形成热节,因此,在图示部位产生缩孔。

(2)消除该铸件缩孔的工艺措施:在上部厚大截面处安放冒口、采用顶注式浇铸系统、形成自下而上的顺序凝固,将缩孔引向冒口区。 4、什么是“顺序凝固原则”和“同时凝固原则”?实行“顺序凝固原则”和“同时凝固原则”对防止铸件缺陷有何意义? 答:

顺序凝固:是指利用各种工艺措施,使铸件从原离冒口的部分到冒口之间建立一个递增的温度梯度,凝固从远离帽口的部分开始,逐渐向冒口方向顺序进行,最后是冒口本身凝固。实现顺序凝固可以实现良好的补缩,使缩孔移至冒口,从而获得致密的铸件。 同时凝固:利用各种工艺措施,减小铸件各部分的温差,从而实现铸件同一时间的凝固,由此热应力可减小到最低程度 5、为什么要规定铸件的最小允许壁厚?不同铸造合金的最小允许壁厚是否一致?为什么? 答:

铸件壁厚过小,难以充型,容易出现浇不足、冷隔缺陷。 不一致。

因为,不同合金的流动性各不相同,导致不同合金在一定的铸造条件下所能浇铸出铸件最小壁厚也不同。

第2章 金属塑性加工

填空题:

1、锻压是 (锻造)和(冲压)的总称。

2、拉深时,拉深系数愈(小)和板料相对厚度愈(小),板料愈容易起皱。 3、塑性加工时,作用在工具表面单位面积上(变形力)的大小称为变形抗力。 4、合金的(塑性)越好,(变形抗力)越低 , 其锻造性就越好。 5、对于大型或特大型锻件,只能采取(自由锻)来生产。

6、冲压加工方法多种多样,但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分离工序)和(成形工序)两大类。 7、冲裁的分离过程分为弹性变形阶段、(塑性变形阶段)、断裂分离阶段三个阶段。 8、宜于锻造的金属应具有良好的(塑)性,故可锻铸铁是(不可)锻造的。 9、锻压件是金属在(固)态下成形的,故其形状一般比铸件的(简单)。

10、锻件坯料加热时,应尽量提高始锻温度,但要避免产生(过热)和(过烧)、脱碳和严重氧化等缺陷。

单项选择题:

1、金属热变形与冷变形的分界线是:( )

①高于或低于回复温度;②高于或低于再结晶温度;③加热温度;④软化温度

2、在锻压过程中,磷是钢中的有害杂质,使钢的强度、硬度显著提高,而塑性、韧性显著降低,尤其在低温时更为严重,这种现象称为:( )

①冷脆性; ②热脆性; ③时效脆性; ④氢脆 3、用以综合衡量金属锻造性能的因素是金属的:( )

① 塑性,变形抗力 ②弹性 ③ 强度 ④冲击韧性 4、金属的冷变形强化有利于:( )

①冷变形继续进行; ②零件的安全使用; ③锻压能耗的减少;④工件的塑性成形 5、选择模锻件分模面的位置时,必须保证的是:( ) ①分模面是一个平面; ②各个模膛均浅而宽; ③模锻件能顺利出模; ④分模面采用直线分模。

多项选择题:

1、 实际生产中最常用的自由锻基本工序有:( ) ①镦粗; ②拔长; ③扭转; ④错移; ⑤冲孔 2、影响钢料锻造性能优劣的因素有:( )

①化学成分; ②石墨形态; ③变形温度; ④变形速度; ⑤应力状态

3、锻压的目的是改变或改善金属材料的:( )

①尺寸; ②形状; ③晶格结构; ④组织; ⑤性能

3、冷锻件图要根据零件图来绘制,在绘制的过程中应考虑的因素有:( ) ①锻造余块; ②加工余量; ③锻造公差;④冲孔连皮; ⑤圆角半径 4、根据金属流动方向和凸模运动方向,挤压可分为: ( ) ①正挤压; ②复合挤压; ③逆向挤压; ④同向挤压; ⑤径向挤压 5、下列那些项属于冲压的分离工序:( )

①剪切; ②拉深; ③翻边; ④冲裁; ⑤切边

结构改错题:

1、判断下列自由锻件的结构工艺性,如不良,则请修改并说明理由。

轴类自由锻件 盘类自由锻件

答:(a)原锻件上具有锥体结构,自由锻时成形比较困难,应该为圆柱结构。

(b)原锻件结构具有加强筋,自由锻时成形困难,因此,必须尽量减少辅助结构。

零件的合理结构

2、如下图所示,锻件要求内部组织流线沿外轮廓连续分布,采用Ⅱ-Ⅱ面分模是否合理?若不合理请改为合理。

答:

不合理。将分模面置于一侧(Ⅰ-Ⅰ分模面),内部组织流线沿外轮廓连续分布。

3、选择最佳的分模面,并说明理由。

答:

c-c面为最佳分模面。

原因:锻件能顺利取出,也可锻出零件中的孔,同时也能保证锻件以镦粗填充的方式成形,获得良好的锻件质量。

4、对图(a)、(b)所示锤上模锻件的分模面进行修正,并说明理由。

答:

(a)图:分模面设在Ф260截面中央,分模面的位置能保证上、下模膛的轮廓相同,以利于模具制造和避免错型。

(b)图:分模面设在Ф360截面中央,分模面的位置能保证上、下模膛的轮廓相同,以利于模具制造和避免错型。模锻时,锻件以镦粗方式充满模膛,获得良好的锻件质量。 5、齿轮零件图如下(次要尺寸从略),锤上模锻制坯。从其结构上看,有哪些不妥之处?为什么?应如何改进?

答:

锤上模锻制坯,要求锻件的结构最好为沿分模面均匀对称。原设计恰好违反此原则,根据分模面为?250的最大面的中心,其轮毂应设计成沿分模面对称结构,且轮毂与轮辐的转接处应为园角过渡(例如R5)

辐板b处尺寸过薄应加厚,附图

简答题:

1、说明自由段、模锻和胎膜锻的特点及适宜的生产批量。 1、 答:

自由锻工序多,锻件的加工余量和锻造公差都较大,生产效率低,只适用于单件或小批量生产;胎膜锻使用了较简单的模具,因此加工余量和锻造公差比自由锻小生产效率有所提高;对于模锻而言,操作最为简单,生产效率最高,加工余量和锻造公差小,但模具造价高,生产周期长,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2、简述变形温度、变形速度对塑性和变形抗力的影响。 答:

a) 变形温度对塑性和变形抗力的影响:温度对塑性的影响,就大多数金属而言,其总

的趋势是随着温度的升高,塑性增加,变形抗力降低。但是,在温度升高过程中的某些温度区间,往往由于过剩相的析出或相变等原因,而使金属的塑性降低和变形抗力增加(也可能降低)。

b) 变形速度对塑性和变形抗力的影响:变形速度小于临界值时,随着变形速度的增大,

塑性降低,变形抗力升高;变形速度大于临界值时,随着变形速度的增大,塑性提高,变形抗力降低。 3、简述应力状态对塑性及变形抗力的影响。 答:

在应力状态中,压应力状态中,压应力个数愈多、愈大,则金属的塑性愈高。反之,拉应力个数愈多、数值愈大,则金属的塑性越低。

应力状态对变形抗力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说,同号主应力图的变形抗力大于异号主应力图的变形抗力。

4、依据什么来评定金属的锻造性能?其影响因素有那些? 答:

依据塑性及变形抗力来评定金属的锻造性能。 其影响因素有:

(1)金属的化学成分和组织对塑性和变形抗力的影响; (2)变形温度、变形速度对塑性和变形抗力的影响; (3)应力状态对塑性和变形抗力的影响;

(4)毛坏表面状况和周围介质及变形不均匀对塑性和变形抗力的影响。 5、绘制自由锻件图要考虑哪些因素?绘制模锻件图要考虑哪些因素? 答:

绘制自由锻锻件图时,应以零件图为基础,并考虑以下几个因素:锻件敷料、锻件余量、锻件公差。

模锻件图分为冷锻图和热锻图两种。冷锻图是用来最终锻件的检验,它要根据零件图来绘制。绘制时要考虑以下因素:分模面,确定加工余量和锻造公差,确定冲孔连皮,确定模锻斜度和圆角半径。热锻件图用于锻模设计和加工制造,它是以冷锻件图为依据,在冷锻件图的基础上加放收缩率,尺寸的标注也应遵循高度、方向、尺寸分模面为基准的原则。

3章 焊接

填空题:

1、埋弧自动焊的焊接材料是(焊丝)和(焊剂)。

2、焊接冶金过程中的氧化会使焊缝金属含氧量(增高),还会使焊缝中合金元素(烧损),影响焊缝的质量。

3、手弧焊的焊接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冶炼过程,焊接时在(熔池中的液态金属)、(周围的熔渣)和周围空气三者之间发生一系列冶金反应。

4、消除焊接应力的有效方法是焊后进行(去应力退火)热处理。 5、常用的电弧焊方法有(手弧焊)、(埋弧焊)和(气体保护焊)等。 6、按照钎料的熔点不同,将钎焊分为(软钎焊)和(硬钎焊)。

7、间接评定钢材的焊接性的方法有(碳当量法)和(冷裂纹敏感系数法)。 8、焊接电弧一般由(阳极区)、(阴极区)和(弧柱区)三部分组成。 9、按焊接过程物理特点,焊接方法可以分为(熔焊)、(压焊)和(钎焊)。 10、焊接结构材质不同时,焊接的难易程度(不同),因此,应尽量选择(可焊性好)材料来制造焊接结构。

单项选择题:

1、焊接接头中因受热影响(但未熔化)而发生组织和性能变化的区域称为:( )

①焊缝; ②熔合区; ③热影响区; ④部分相变区 2、下列焊接方法中使工件变形最小的是:( )

①手弧焊; ②气体保护焊; ③埋弧焊; ④钎焊; 3、气焊黄铜时采用:( )

①中性焰; ② 碳化焰; ③弱氧化焰; ④强氧化焰; 4、对钎焊的钎料熔点的要求是:( ) ①低于母材的熔点; ②高于母材的熔点;

③与母材的熔点相等; ④可低于、等于或高于母材的熔点 5、对于有复杂内腔的零件最佳成形方法是:( ) ①锻造; ②冲压; ③铸造; ④焊接

多项选择题:

1、 埋弧自动焊的优点有:( )

①生产率高; ②可进行全位置焊; ③焊接质量好; ④节省金属材料; ⑤劳动条件好 2、为避免或减少焊接应力和变形,焊缝布置的一般原则是:( ) ①应尽可能密集; ②应尽可能分散; ③应尽可能避开加工表面; ④应便于焊接操作; ⑤焊缝位置应尽量对称。

3、熔焊的接头设计如下图所示,合理的接头设计是:( )

① ② ③ ④

4、焊条选用必须遵守的最基本原则:( ) ①同成分原则; ②抗裂性; ③等强度原则; ④成本要求; ⑤组织原则 5、低碳钢焊接接头包括:( ) ①焊缝热区; ②熔合区; ③淬火区; ④正火区; ⑤部分相变区

结构改错题:

1、说明以下焊缝布置及焊接顺序是否合理,并说明原因。

(a) (b)

答:

(a)不合理。

焊缝应尽量避免密集和交叉,如果焊缝密集或交叉会使接头处过热,力学性能下降。 (b)不合理。

合理的焊接顺序:1-3-4-2-7-6-5-8,这样可减小焊接产生的变形。

2、修改焊接结构及焊缝布置不合理处。

答:

(a)焊缝应对称分布,使焊接变形相互抵消。

(b)焊缝应避免交叉结构,克服焊接接头热影响区过热,力学性能下降。 3、修改焊缝布置不合理处,并说明理由。

答:

(1)焊缝应尽量避开最大应力的位置。应改成自两端分散的2条焊缝。 ( 2)焊缝应避免应力集中的位置。应改成碟型封头。 4、焊缝布置应便于操作,修改下面手弧焊的焊缝设置。

(a) (b) (c)

答:

(a)图的设计在进行手弧焊时,操作空间不够,应加大两立柱的间距(45?,15mm)。 (b)图的设计在进行手弧焊时,操作空间不够,应颠倒两个搭接件的位置。

(c)图的设计在进行手弧焊时,操作空间不够,无法施焊,应将焊缝改成直角后再转接的形状

5、判断下列焊接件的结构工艺性,如不良,则说明理由。

管子钎焊接头 电阻对焊接头

(a) (b) 答:

(a)接触面积过小,可改成斜面接触、台阶界面、搭接等形式。

(b)截面积不一样,电阻不一样导致熔化速率不同,易产生较大焊接变形。应改为同截面积零件焊接。

简答题:

1、试述减小焊接残余应力的工艺措施 1、 答:

结构设计要避免焊缝密集交叉,焊缝截面和长度也要尽可能小。 将焊件预热后再进行焊接。 去应力退火,锤击焊缝。

2、 三块钢板拼焊,其焊接顺序有a和b两种,试问哪一个方案比较合理?并说明不合理方案在焊接

时可能产生的缺陷。

方案a 方案b 答:

方案a比较合理。先焊完焊缝1后,可进行去应力处理,例如、采用锤击的方法进行 校形然后进行焊缝2的焊接,可保证构件整体变形小并容易进行校形。

方案b不合理,因为按此顺序焊接将产生很大的焊接变形。焊缝1焊完后,由于整个构件受热和冷却不均,在对接接头2处将出现外缘接缝间隙大、靠近焊缝1处接缝间隙小的不规矩的接头形状,焊缝2的接头间隙和熔池大小不均将使焊后产生很大的变形应力,导致整个构件产生扭曲变形。 3、什么是熔焊的冶金过程?并说明它与炼钢和铸造冶金过程比较有哪些区别?

答:

电弧焊时,母材和焊条受到电弧高温而熔化形成熔池。金属熔池也可看作一个微型冶金炉,其内要进行熔化、氧化、还原、造渣、精炼及合金化等一系列物理、化学过程。由于大多数熔焊是在大气空间进行,金属熔池中的液态金属与周围的熔渣及空气接触,产生复杂、激烈的化学反应,这就是焊接冶金过程。

与炼钢和铸造冶金过程比较,有以下特点:

①金属熔池体积很小,熔池处于液态的时间很短,各种冶金反应进行的不充分。

② 熔池温度高,使金属元素强烈的烧损和蒸发。同时,熔池周围又被冷却的金属包围,使焊缝处产生应力和变形,严重时甚至会开裂。

4、用小块钢板拼焊,如图所示,从减小焊接应力考虑,应如何布置焊缝、确定合理的焊接顺序,试在图中标出,并说明理由。

答:

先焊完焊缝1后,形成三块板条后,可进行应力处理,例如、采用锤击的方法进行整形,然后顺序进行焊缝2的焊接,可保证构件整体变形小并容易进行校形。

其它焊序,则会因为按此顺序焊接将会产生很大的焊接变形。焊缝焊完后,由于整个构件受热和冷却不均,在对接接头1处将出现外缘接缝间隙大、靠近焊缝2或(1)处接缝间隙小的不规矩的接头形状,焊缝1或(2)的接头间隙和熔池大小不均匀将使焊后产生很大的变形应力,导致整个构件产生扭曲变形。

5、低碳钢熔焊焊接接头由哪几个部分组成?试指出力学性能较差的区域并说明原因。 答:

低碳钢焊接接头由焊缝区、熔合区和热影响区构成。

熔合区是焊接接头中焊缝金属向热影响区过渡的区域。该区域较窄,两侧分别为经过完全熔化的焊缝区和完全不熔化的热影响区。熔合区加热的最高温度范围在合金的固、液相之间。熔合区具有明显的化学不均匀现象,从而引起组织不均匀,其组织特征为少量铸态组织和粗大的过热组织,因而塑性差、强度低、脆性大、易产生焊接裂纹和脆性断裂,是焊接接头最薄弱的环节之一.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精品课程习题(综合)【材料成型】.在线全文阅读。

精品课程习题(综合)【材料成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19215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