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题(已答). 闽南一首过春节的歌谣称初三无姿娘指的是( )。 A.
初三妇女们归宁贺新正 B.
初三新娶的妇女归宁未回 C.
初三沐浴焚香并将三牲果品排在神前 D.
初三各行各业就位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第20题(已答). 福州婚嫁的程序很繁杂,其( )指男方在婚前一月把酒肉礼品和礼金等一齐送到女家,女家以衣帽文具和糕点回赠。 A. 上半礼 B. 下半礼 C. 办亲 D. 见面礼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二、多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
第21题(已答). 福建戏曲萌芽于唐,形成于宋,成熟于元,其原因素如( ),及宋南渡后,大批皇族入闽,且闽人多官于浙,而浙人多官于闽。皇族和官员多蓄养家班,他们入闽后,即将盛行于杭州的温州杂剧带进福建,皇族家班开始流入民间。 A.
晋末至唐五代,北方人民南移入闽,使中原古乐传入福建 B.
唐五代福建相对安定繁华,不仅官邸宴舞为常事,民间也出现歌楼 C.
福建唐五代佛教兴盛,寺院林立,庙会成了演出场所 D.
宋代福建中举及在外居官者甚多,他们返乡时,常带家伎随侍娱乐 【参考答案】ABCD 【答案解析】参照书本
第22题(已答). 寿山石雕分圆雕、( )等类,有花果、人物、动物、古兽、山水等陈列品,也有印章、文具、烟具、花瓶等用品,品种近千种。 A. 浮雕
B. 镂雕
C. 薄意
D. 印钮
【参考答案】ABCD 【答案解析】参照书本
第23题(已答). 元代,穆斯林在福建有了很大发展的标志表现在( )、穆斯林来源了不仅仅由海上丝绸之路而来,不仅仅是商人为做生意而来,也有西域的军士为驻屯而来。
A.
更多穆斯林从海上丝绸之路直接涌入泉州 B.
泉州又修建了多座清真寺 C.
穆斯林的足迹已不仅局限于泉州 D.
不少汉人被融合而皈信伊斯兰教 【参考答案】ABCD 【答案解析】
第24题(已答). 闽人的延伸性,主要表现在( )。 A. 向海外延伸 B. 向台湾延伸 C.
向内地其他省份延伸 D. 向东南亚延伸 【参考答案】ABC 【答案解析】
第25题(已答). 闽学中较重要学派如( )黄镇成、林兆恩等为闽学三教合一派,王春复、杨应诏、林俊等为闽学经世致用派和主气派。 A.
陈淳、黄干为闽学正统派, B.
蔡元定、蔡沈为闽学象数派, C.
真德秀、林光朝、林亦之、陈藻、林希逸、陈茂烈等为闽学中心学派, D.
陈旅、陈茂烈、林希元、陈弟等为闽学折衷派。 【参考答案】ABCD 【答案解析】参考教材
第26题(已答). 保存至今最古老的福建方志,是宋代的( )。 A. <三山志> B. <仙溪志> C. <临汀志> D. <闽都记>
【参考答案】ABC 【答案解析】
第27题(已答). 福建山水诗发达的主要原因是( ) A.
自然环境得天独厚 B. 远离战乱中心 C. 漫游生活的影响 D. 藏书丰富
【参考答案】ABC 【答案解析】
第28题(已答). 福建民俗所以极为丰富多姿,其主要原因是( )。 A. 悠久的历史 B.
多种文化的兼容并蓄 C.
地处僻壤的自然环境 D. 极强的家庭观念 【参考答案】BCD 【答案解析】
第29题(已答). 福建教育久盛不衰的原因,主要有( )多种类型的学校、刻书业的繁荣和藏书的丰富等。 A.
地方官吏的支持和倡导 B.
有一批高水平的教师 C. 科举的久盛不衰 D.
家族对教育的重视
【参考答案】ABCD 【答案解析】
第30题(已答). 福建五凤楼,是与方、圆土楼造型风格完全不同的一种土楼,它主要集中于闽西一带,是客家人独有的建筑。五凤楼的主要特点是( )。 A.
布局中体现了明显等级差别 B.
以三堂屋形式组合楼房 C. 讲究装饰和气派 D. 方圆混合
【参考答案】ABC 【答案解析】
第31题(已答). 福建对外贸易的特点如( )。 A. 悠久的历史 B.
建立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广泛 C.
对福建经济产生了多方面影响 D.
以物易物等多种形式 【参考答案】ABC 【答案解析】
第32题(已答). 宋代苏颂对我国科技的贡献,主要表现在( )等方面。 A. 天文学
B. 机械制造学 C. 药物学
D. 农学
【参考答案】ABC 【答案解析】
第33题(已答). 福建画家外出的途径主要有( )。 A. 应选
B. 游历
C. 任官
D. 流寓
【参考答案】ABCD 【答案解析】
第34题(已答). 闽南十音的曲调可分成( )、热烈红火、昂扬激烈等多种类型。 A. 沉静
B. 优美幽雅 C. 欢乐活泼 D. 诙谐风趣
【参考答案】ABCD 【答案解析】
第35题(已答). 闽台经济贸易的特点主要如( )。 A.
双方长期互补在贸易初期就明显地表现出来 B. 多渠道的贸易 C. 多港口的对渡 D. 郊行的兴盛
【参考答案】ABCD 【答案解析】
第36题(已答). 福建对外贸易长盛不衰,除了地理原因外,还因为( )。 A. 福建人多地少 B. 早期统治者重视 C.
历次朝廷更换都没有波及于此 D.
对外贸易的经营方式多样.互为补充 【参考答案】ABCD 【答案解析】
第37题(已答). 福建灯舞包括( ) A.
流行于闽西客家人集居地区的《龙凤灯》 B.
流行于连江城关一带的《茶篮鼓》 C.
客观题 共50题(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
第1题(已答). 宋代福清人( )善画龙,其《云龙图》右下角自题四行三言六句,这种三位一体的再现形式和手法,在南宋文人画中已开始出现,但为数很少,其开元代及以后普遍化先河。 A. 惠崇 B. 徐竟 C. 曾世贤 D. 陈容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第2题(已答). 剪纸在( )被称为铰花,它以鸳鸯、龙凤、牡丹、鱼草、蝙蝠、鹿等组成鞋花、肚围花、猪头花,表示吉祥如意。 A. 泉州 B. 漳浦 C. 柘荣 D. 浦城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第3题(已答). 五代闽国,福建佛法独盛于其时,其主要原因是( )。 A. 经济繁荣 B.
人民生活安定 C.
外省高僧大量入闽 D.
统治者的重视和提倡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第4题(已答). 在台湾十八个地方戏曲中,( )是唯一产生于本土的剧种,它发祥于台湾宜兰县,源自闽南的锦歌,经过台湾艺人不断加工、提高,终于成为完整的大戏,后又由台湾传入闽南。 A.
高甲戏 B. 歌仔戏 C. 梨园戏 D. 竹马戏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第5题(已答). 在闽中四先生中,( )最为重要。 A. 陈襄 B. 郑穆 C. 陈烈 D. 周希孟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第6题(已答). 宋代( )的《通志》,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体例仿照《史记》而有所创新。 A. 郑樵 B. 李纲 C. 祝穆 D. 胡宏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第7题(已答). 宋代闽籍作家( )在诗文革新运动中作出了贡献,被时人称为“古灵四先生”。 A.
杨徽之、李虚已、郑褒、陈襄 B.
陈襄、陈烈、周希孟、郑穆 C.
郑穆、章楶、邓肃、陈灌 D.
高登、刘学箕、周希孟、章楶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参考书本
第8题(已答). 连城罗坊、北团一带元宵节以( )来闹元宵,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A. 讲故事 B. 演故事 C. 唱故事 D. 走故事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第9题(已答). 宋代( )从事教育五十多年,提出了七大教学原则,其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对整个封建社会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A. 罗从彦 B. 李侗 C. 朱熹 D. 黄干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第10题(已答). 福建的方形土楼也称方楼,闽西俗称四方楼,闽南俗称四角楼,这是一种以长方或正方形造型的土楼。闽西规模最大、主楼最高的方楼是永定的( )。 A. 馥馨楼 B. 善成楼 C. 裕德楼 D. 遗经楼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第11题(已答). ( ),福建经济高度发展,人口急剧增长,山区被大规模开发,农业上实行精耕细作,经济作物如葛麻、甘庶、茶、荔枝等都得以大规模种植;手工业中,以造船业、制瓷业为最。 A. 唐末五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第12题(已答). 泉州( )长811丈(约2300米),把闽南的安海和水头之间原来以舟渡往来的五里海湾连接起来,被认为天下无桥长此桥。 A. 洛阳桥 B. 安平桥 C. 镇安桥 D. 虎渡桥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第13题(已答). ( ),字惟度,福清人,诗多反映兵乱和哀叹人民生活困苦,充满隐逸情调,著有《枕江堂集》。 A. 陈常夏 B. 谢亦骥 C. 林佶 D. 魏宪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参考书本
第14题(已答). 近代重要诗派同光派闽派诗人领袖( ),其浩繁的《石遗室诗话》力主三元说,对中国近代旧诗坛产生过广泛的影响。 A. 陈宝琛 B. 林文 C. 陈衍 D. 林直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第15题(已答). ( )的《沧浪诗话》是一部体系完密而具有多方面建树的诗歌理论专著,是宋代最负盛名、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部诗话。 A. 严羽 B. 魏庆之 C. 蔡襄 D. 郑思肖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第16题(已答). 天上圣母也称为妈祖海神,原名林默,相传她逝世后经常显灵护佑过往船只,救助海难,因此被渔民视为( ) A. 航海保护神 B. 健康保护神 C. 妇女保护神 D. 和平保护神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第17题(已答). 明代( )曾编校《十三经注疏》而名震京都,历任四川按察使,广西右参议等职,天启六年为魏忠贤党羽刘廷元所忌,罢职为民,后家居二十年,清兵入闽时自缢殉节。其选编《十二代诗选》盛行于世,诗以清丽为宗,著有《石仓全集》。 A. 曹学佺 B. 张经 C. 黄文焕 D. 郑善夫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参考书本
第18题(已答). 唐五代福建作家( ),文长于叙事抒情,名篇如《南阳孝子传》、《与郑伯义书》等。 A. 陈陶 B.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
第1题(已答). 清代上杭人华嵒( )描绘一只画眉鸟栖止在秋树干上,引吭高鸣,表现出不畏秋霜的气派,下面的坚石和劲竹进一步强化和深化了这种豪迈气氛。小鸟和秋树以“没骨法”画成,别有一种柔和、蕴藉、闲逸的韵味。 A.
《鸟鸣秋树图》 B. 《山水图》 C.
《春水双鸭图》 D.
《红叶画眉图》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参照书本
第2题(已答). 福建各种木偶头中,以( )最为出色。 A. 泉州木偶头 B. 石码木偶头 C. 漳州木偶头 D. 龙岩木偶头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第3题(已答). 《云笈七签》卷二十七《洞天福地》载( )为道教三十六小洞天之中的第十六洞天,名真升化玄洞。 A. 太姥山 B. 霍童山 C. 武夷山 D. 冠豸山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第4题(已答). 明代统治者厉行海禁二百年之久,但位于( )的月港依然帆樯如栉,海外客商汇聚,成为全国最大的走私港。 A. 晋江 B. 龙海
C. 厦门 D. 东山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第5题(已答). 北宋末与南宋初,是闽学( )。 A. 创始阶段 B.
成熟发展阶段 C. 进一步发展 D. 创造性发展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第6题(已答). ( )的《名山藏》共109卷,分类叙述各类人物,是明代私家纂述的一部纪传体明史。 A. 何秋涛 B. 柯维骐 C. 郭应聘 D. 何乔远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参考书本
第7题(已答). 元代邵武人( )的诗早年多酬送、题画、山水之作,晚年多表现对归隐的向往,风格虚无飘渺,著有《樵水集》。 A. 陈旅 B. 黄清老 C. 林泉生 D. 毛直方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参考书本
第8题(已答). ( )爱唱山歌,因此其婚嫁也离不开唱歌,如作表姐 亲家伯都是男女双方表现唱歌水平的活动。
A. 闽西客家 B. 闽南回族 C. 福州蒙古族 D. 闽东畲族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第9题(已答). 宋代福建的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读书蔚然成风,最忆市桥灯火静,巷南巷北读书声指的是( )的读书风气。 A. 福州 B. 南安 C. 汀州 D. 延平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第10题(已答). 闽西最大的圆形土楼是永定的( ),由于建筑规模宏大,故有姑嫂夸楼的故事:某村一次婚宴上,两个年青女子在同桌吃饭时,都极力夸耀自己的楼屋如何之大,等到双方问清自己所夸之楼时,才知道都住在同一楼,且为姑嫂。 A. 承启楼 B. 深远楼 C. 齐云楼 D. 二宜楼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第11题(已答). ( ),福建经济高度发展,人口急剧增长,山区被大规模开发,农业上实行精耕细作,经济作物如葛麻、甘庶、茶、荔枝等都得以大规模种植;手工业中,以造船业、制瓷业为最。 A. 唐末五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第12题(已答). 宋代( )与丁度等人奉敕修撰的《武经总要》,是我国古代一部军事科学的大百科全书,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古军事著作之一。 A. 李宏 B. 何去非 C. 李迅 D. 曾公亮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第13题(已答). ( )是现存的第一部福建全省性的地方志。 A. <福州府志> B. <八闽通志> C. <闽大记> D. <全闽记略>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第14题(已答). ( )的《通鉴纪事本末》融纪传、编年而为一,创造了一种新的史学编纂体例──纪事本末体。 A. 陈均 B. 熊克 C. 朱熹 D. 袁枢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第15题(已答). 唐五代福建作家( )对律赋的领域有新的开拓,其《江南春赋》虽写江南秀色,却能针对时事抒情,打破了诗赋的常规,赋中今日并为天下春,无江南兮江北是传诵一时的名句。 A.
王棨 B. 郑良士 C. 江文蔚 D. 陈诩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第16题(已答). 在福建各种样式的古桥中,最有特点的要算是( )。 A. 石拱桥 B. 浮桥 C. 吊桥 D.
屋桥(风雨桥)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第17题(已答). 明永乐五年(1407年),明成祖朱棣降旨保护伊斯兰教,他颁发的保护穆斯林和清净寺的《敕谕》碑刻,至今完好无损地嵌置于( )北墙壁上。 A. 邵武清真寺 B. 福州清真寺 C. 厦门清真寺 D. 泉州清净寺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第18题(已答). ( )福建出现了以收精炼气为主的炼养派和以役使鬼神为主的符箓派,一些著名道士都分属这两大派。 A. 唐五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第12题(已答). 在长达700多年的福建刻书史上,( )被视为福建刻书代表。 A. 汀州四堡 B. 福州 C. 莆田 D. 建阳书坊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第13题(已答). 流行于连江城关一带的《茶篮鼓》,是一种形式活泼、充满吉祥气氛的( )。 A. 灯舞 B. 球舞 C. 武舞 D. 高跷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第14题(已答). 福州在给长辈祝寿时,于正寿前一天必须先做( ),即寿诞前一天,把小辈们送来的寿烛在祖先灵前全部点燃,三碗寿面分别插三朵纸花,族内小辈对过寿者叩拜,然后落座喝酒赏乐。 A. 禳寿 B. 拜斗 C. 夹罐 D. 寿启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第15题(已答). ( )除夕在中庭置方桌,以大米斗置桌上,插上冬青树叶,以银圆、银镯系于冬青树枝上,又以红蛋置米上,叫上岁饭。 A. 闽东 B. 闽南 C. 闽西 D. 闽北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第16题(已答). 福州从孩子出生到周岁,每一阶段都以喜称并有活动,其中以( )规模最大。 A. 汤饼之喜 B. 弥月之喜 C. 坐舆之喜 D. 做晬之喜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第17题(已答). ( )爱唱山歌,因此其婚嫁也离不开唱歌,如作表姐 亲家伯都是男女双方表现唱歌水平的活动。 A. 闽西客家 B. 闽南回族 C. 福州蒙古族 D. 闽东畲族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第18题(已答). 新娘出女家时,( )有的地方有一对带路鸡,两棵连尾蔗之俗,即要伴娘护送一只即将下蛋的母鸡和一只刚会啼的公鸡做带路鸡到男家,新娘入洞房后,将带路鸡放进床下,然后往地下撒米。 A. 闽西 B. 闽北
C. 闽南 D. 闽东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第19题(已答). ( )年画《小上坟》取材于民间传说:刘禄敬入京应试中举后未归,其妻肖素贞疑已亡为其上坟,后刘任县令返家途中遇一孝服女子哭祭于荒冢间,审之才知是妻。图中刘禄敬戴团纱,穿官家,肖素贞穿大襟清装,头扎素巾,手举香烛祭盘,后有二衙役,绘刻精美,为年画中孤本妙品。 A. 福鼎 B. 泉州 C. 厦门 D. 龙岩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参照书本
第20题(已答). 明代晋江人( )对肖像画有独到贡献,能突破成法,创造出一种新的表现方法,人称凹凸法。 A. 周文靖 B. 郑文林 C. 郭汉 D. 曾鲸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二、多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 第21题(已答). 福建灯舞包括( ) A.
流行于闽西客家人集居地区的《龙凤灯》 B.
流行于连江城关一带的《茶篮鼓》 C.
如流行于浦城东乡的《茶灯》 D.
A、 流传于福州地区的“龙灯舞”
【参考答案】ABCD 【答案解析】参照书本
第22题(已答). 寿山石雕分圆雕、( )等类,有花果、人物、动物、古兽、山水等陈列品,也有印章、文具、烟具、花瓶等用品,品种近千种。 A. 浮雕
B. 镂雕
C. 薄意
D. 印钮
【参考答案】ABCD 【答案解析】参照书本
第23题(已答). 福建佛教与海外的联系主要途经有( )。 A.
海外僧人来闽游学求法 B.
闽地僧人赴海外取经弥法及化缘 C.
在海外有大量廨院 D.
海外僧人在闽地盖庙 【参考答案】ABC 【答案解析】
第24题(已答). 闽文化的形成的形成与( )、台湾文化的交融、邻域文化的渗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A. 古越文化的遗风 B. 中原文化的传入 C. 宗教文化的传播 D. 海外文化的冲击 【参考答案】ABCD 【答案解析】
第25题(已答). 闽学应该包括的特点如( )。 A.
从地域上看,闽学产生、发展于闽地,其研究者皆为闽人; B.
从时间上看,闽学萌芽、产生于北宋,至南宋朱熹为集大成者,在元明清不但兴盛,而且有新的发展;
C.
从哲学学派上看,闽学即福建理学,其思想核心是天理论,为中国后期封建社会理学思潮的主要代表; D.
从影响上看,闽学曾由地域性上升为全国性并成为中国后期封建社会的正宗思想。 【参考答案】ABCD 【答案解析】参考教材
第26题(已答). 清至民国,福建总志有五部,即( )、陈寿祺等人修纂的《福建通志》、陈衍等人修纂的《福建通志》(也称《福建新通志》。) A.
郑开极等人修纂的<福建通志(六十四卷)> B.
谢道承等人编纂的<福建通志(七十八卷)> C.
沈廷芳等人主撰的<福建续志(九十二卷)> D.
徐景熹等编纂的<福州府志(七十六卷)> 【参考答案】ABC 【答案解析】
第27题(已答). 地处僻壤、消息闭塞的福建竟能在文论上经久不衰,其原因,正是与闽地特有的文化有关,具体如:( ) A.
严羽受禅宗“顿悟”影响而创立了“诗禅之说” B.
刘克庄因崇尚理学而在诗论中强调诗与现实的紧密关系 C.
出身航海世家通外语的李贽因受海外文化的冲击而具有反叛性格 D.
写文学批评不存在语言交流上的障碍也是一个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ABCD 【答案解析】参考书本
第28题(已答). 福州菜肴用料和调味均以地方材料为主,其主要特点是( ) A. 善用糖
B. 常用糟
C. 多汤菜
D. 喜放辣
【参考答案】ABC 【答案解析】
第29题(已答). 清代福建开始出现全省性书院有( ),培养出林则徐、林纾、陈
宝琛等著名人物。 A. 鳌峰书院 B. 凤池书院 C. 正谊书院 D. 致用书院
【参考答案】ABCD 【答案解析】
第30题(已答). 闽南民居建筑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是极为突出的,其特征主要为:外部材料运用以红砖、白石为多,内部材料以木构架为主,( )。 A. 对称的布局 B. 精巧的雕饰 C.
丰富生动的屋顶轮廊 D.
沿街楼房多为骑楼 【参考答案】ABCD 【答案解析】
第31题(已答). 福建对外贸易的特点如( )。 A. 悠久的历史 B.
建立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广泛 C.
对福建经济产生了多方面影响 D.
以物易物等多种形式 【参考答案】ABC 【答案解析】
第32题(已答). 福建雕版印刷主要的特点如( )。 A.
历史悠久.分布广泛 B.
规模宏大.种类繁多 C.
多种方式的刻书途径 D.
在刻书形式上多有创新 【参考答案】ABCD
【答案解析】
第33题(已答). 莆仙十音主要形式有文十音和武十音两种,文十音演奏时( )。 A. 节奏徐缓 B. 旋律委婉 C. 词少腔多 D. 气氛热烈
【参考答案】ABC 【答案解析】
第34题(已答). 外地传入福建的舞蹈主要有途径为( )。 A. 中原传入 B. 台湾传入 C. 东南传入 D. 国外传入
【参考答案】ABC 【答案解析】
第35题(已答). 明代福建戏曲发展的原因是( )。 A.
外来声腔传入途径多样化 B. 传入路线多方面 C.
涌现了一批戏曲作家与作品 D.
涌现出一些在戏曲评论方面有见地的学者 【参考答案】ABCD 【答案解析】
第36题(已答). 福建戏曲萌芽于唐,形成于宋,成熟于元,其原因,除了晋末至唐五代北方人民南移入闽而使中原古乐传入福建、唐五代福建官邸宴舞为常事并在民间也出现歌楼外,还因为( )。 A.
福建唐五代佛教兴盛使庙会成了演出场所 B.
宋代福建中举及在外居官者返乡时常带家伎随侍娱乐 C.
宋南渡后大批皇族入闽使皇族家班开始流入民间
D.
与海外关系密切使海外艺术传入福建 【参考答案】ABC 【答案解析】
第37题(已答). 福建刻书业的发达,对福建作家产生的积极影响如( )、由此培养了一批文化人。 A.
使福建文人有条件更好地习书 B.
使福建文人的集子得以刻印而不至于散失湮没 C.
促进了福建文化积累 D.
增加了福建文人经济收入 【参考答案】ABC 【答案解析】
第38题(已答). 福建戏曲萌芽于唐,形成于宋,成熟于元,其原因素如( ),及宋南渡后,大批皇族入闽,且闽人多官于浙,而浙人多官于闽。皇族和官员多蓄养家班,他们入闽后,即将盛行于杭州的温州杂剧带进福建,皇族家班开始流入民间。 A.
晋末至唐五代,北方人民南移入闽,使中原古乐传入福建 B.
唐五代福建相对安定繁华,不仅官邸宴舞为常事,民间也出现歌楼 C.
福建唐五代佛教兴盛,寺院林立,庙会成了演出场所 D.
宋代福建中举及在外居官者甚多,他们返乡时,常带家伎随侍娱乐 【参考答案】ABCD 【答案解析】参照书本
第39题(已答). 功夫茶是以严格泡茶艺术门道进行泡茶与品茶的高深技艺,要求茶叶为( )中的上品。 A. 铁观音
B. 乌龙茶
C. 武夷岩茶 D. 苿莉花茶
【参考答案】ABC 【答案解析】
第40题(已答). 福建文学最主要特点是( )。 A.
长于文论 B. 擅写山水诗 C. 小说创作出色 D.
散文创作经久不衰 【参考答案】AB 【答案解析】
三、判断题(共10题,每题2分)
第41题(已答). 宋代泉州港成为中外海上交通枢纽,被称为东方第一大港,正如泉州人庄弥郡在《罗城外壕记》中所记:四海舶商,诸番琛贡,皆于是乎集。( ) 对 错
【参考答案】错 【答案解析】
第42题(已答). 闽南一带婚嫁,很重视六礼,即:问名,托媒人到对方家求生月;订盟,定下婚事;采纳,送盘担;纳币,送聘礼;请期,呈送红贴;迎亲,男到女家迎新人。但闽南各地对六礼的具体做法并不完全一样。( ) 对 错
【参考答案】对 【答案解析】
第43题(已答). 我国回族族居情况,大都是大分散,小集中,回族虽然散布在各地,但其聚居点比起其他地区来说是小集中。福建的回族族居却仅见大分散,难见小集中。( ) 对 错
【参考答案】对 【答案解析】
第44题(已答). 胡瑗是中国理学发端时期著名的“宋初三先生”之一,刘彝为胡瑗高足,其重道德而轻科举、重儒家性理之学而排斥词章之学,与胡瑗是一脉相承的。 对 错
【参考答案】对
【答案解析】参考教材
第45题(已答). 福建“十里不同风,一村有一俗”,很难想象,闽西北的人民会接受闽南上身赤裸、沿街拍打的“拍胸舞”;而闽西北一些细腻的《采茶舞》,也难以在闽南流传。( ) 对 错
【参考答案】对
【答案解析】参照书本
第46题(已答). 福建浦城县仙阳管九村溪东大王崂山,存有西汉时所筑的汉阳城遗址,这是福建见诸正史记载的第一城。( ) 对 错
【参考答案】对 【答案解析】
第47题(已答). 《四库全书总目》史部将史学体例分为九大类,闽籍史学人才的著作几乎全部涵盖。 对 错
【参考答案】对
【答案解析】参考书本
第48题(已答). 福建历代地方官吏不仅常常主动捐俸银,有的地方官还带领部下捐俸建校。( ) 对 错
【参考答案】对 【答案解析】
第49题(已答). 由于福建的理学传播者穷年累月地精研儒家经典,并以教授经典为已任,所以也对福建文坛带来消极影响:一是使不少极有才华、完全可以驰骋文坛的文人将一生的精力役于此,致使创作不多、深入不得;二是理学毕竟是抽象思维,它的传播束缚了不少文学家的形象思维,致使不少诗文缺乏灵气。( ) 对 错
【参考答案】对
【答案解析】参考书本
第50题(已答). 宋代宋慈的《洗冤集录》世界上第一部描写侦探的著作。( ) 对 错
【参考答案】错 【答案解析】
客观题 共50题(满分100分)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2024年 闽文化概论任务参考答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