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探析 ——贵州省道真自治县民族小学 黄 彬
[摘要] 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是对新型教育方法的呼唤,在课堂教学中具
有导向和激励功能。在课堂教学评价中,要掌握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基本方法、基本内容,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教学效果作出价值判断,形成评价结果。
[主题词] 课堂 评价 原则 要求 方法 内容 结果
新课程的实施,既是对传统教育思想的变革,也是对新型教育方法的呼唤。本文就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相关问题进行探析,以求对新型教育方法的形成、促使新旧教育模式的转换,起一个引导和推动作用。
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是目标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是以目标为依据,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教学效果作出的价值判断。课堂教学评价是一种发现、判断和提升课堂教学价值的活动,它是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用于教学活动的各个领域,引领着师生的共同发展。教学评价强调师生的共同发展,而不是单纯为了区分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更不是为了满足学校管理的需要。
课堂评价在课堂教学中具有导向和激励功能,小学数学课堂评价以其灵活性、及时性和实效性为主,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师生沟通、激发兴趣和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作用。那么,如何才能做好课堂评价呢?
一、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
1、整体性原则。测评指标体系应保持自身的整体性,在由若干个指标构成中既要反映出一节课的整体效果,又要考虑实现教学目的的教学环节,使
各项指标具有相对独立性。
2、目标性原则。评价方案应以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情意、品德和健康等全面发展的现代课堂教学的整体目标 ,实现人的现代化的教育目的。
3、导向性原则。评价指标应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和目标要求,突出课堂教学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实践技能、创造能力和道德品质的综合培养,引导改革向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能力、增强学生素质的方向发展。
4、客观性原则。评价指标要做到评价标准客观、符合实际、较为准确地反映出任课教师的真实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地干扰。
5、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方案做到简单又可行,不但使进行评价的实测者便于实施,而且各项指标要用可操作性的语言加以定义,并具有实际意义。
二、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要求。
1、教学目标要突出素质教育(或新课改)意识,要为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服务,应尽量挖掘教材中的素质教育因素,捕捉课堂中的素质教育机会,将课堂教学的着力点放在传播知识、启迪思维、教授方法、培养能力的上来。
2、教学内容要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教师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使他们在各自的起跑线上得到充分的发展,获得均等的培养、锻炼和提高的机会。在承认个体差异时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3、教学过程要情感充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情感投入决定着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劣和教学质量的高低,只有师生情感交融一起,课堂才会生动活泼。
4、教学手段应体现时代特点。利用录音、计算机等现代设备,优化现
代化教学手段,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通过学生的感官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减轻认知上的难度,提高认知的质量和效率。
5、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在教学中充分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培养综合能力。
三、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
1、互相信任是课堂评价的重要前提。课堂应该建立在民主平等、互相信任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做到站在学生的立场去理解学生,用真诚唤起学生的信任,接纳与尊重学生,做到与学生的思维同步,充分感受学生思维中的疑惑和感悟,达到师生共鸣。使学生在评价中真正感受到前进的力量和探索的乐趣。
2、关注发展是课堂评价的最终目的。教师应该结合教材内容,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教师通过鼓励的眼神、 亲切的问候、轻轻的抚摸、赞赏的微笑、示意的动作等对学生进行评价与激励,使他们从中得到满足而自信,使课堂教学收获实效。
3、及时有效是课堂评价的重要特点。课堂上及时的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肯定,是对学生学习状况的调控,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诊断,是对学生学习心态的调节。教师在进行评价时应注意对评价对象与方式的甄别,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在关注学生知识探索过程中,做到评价有分量、有实效,使枯燥的数学课堂焕发生机。
四、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内容。
1、教学目标适切度的评价。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它指引着教学活动的方向。新的数学课程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通过评价教学目标的达成,促进课程整体目标的实现,促进儿童数学素养的提高。因城乡差别、班级学生的发展水平不一样,因此在设定教学目标时,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需求,关注学生发展的需要。
2、教学氛围和谐度的评价。教学氛围的创设是学生投入课堂学习的重要保障,和谐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的教学情境等,它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情感。评价良好的学习氛围主要看三方面:一看是否尊重学生、二看是否激励发展、三看是否帮助建构。
3、学生学习参与度的评价。评价一堂课的好坏,不能光看教者的艺术,而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重点评价学生是否都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活动中,是否参与了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是被动应付,还是积极学习;更多的要看参与过程中是否提出了有意义的问题或能否发表个人的见解,能否按要求倾听、协作、分享。能否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相互交流和质疑,形成积极的情感交流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的空间,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尽情展示,从而获得成长的经历。
4、价值引导科学性的评价。数学课程十分关注学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知识价值进行引导,渗透主流价值观念,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弘扬教学个性,关注个体差异,找准教学的定位,并以自身的学术素养和人格魅力引领学生的发展。这是数学课程所承载的教育责任。
五、课堂教学评价结果的处理。
课堂教学评价作为一种手段,它的主体性应表现在评价的过程中,而不是评价的结果上。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时,既要对任课教师现有的教学效果作出判断,还要对其自身发展所具有的潜在的可能性加以分析,尽量给评价对象提供一个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机会,丰富教学艺术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具体地说,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积极评价要多于消极评价,发展评价要多于静止评价,过程评价要多于终结评价;二是要向被评教师解释评价结果,展示评价活动的各个要件;三是要组织教师对照目标检查自己的教学状况,根据自查结果分析原因,调整教学行为与努力方向; 四是教学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使教师完善教学环节,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整体教学效果,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探析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