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方(1)》名师教案(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6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5.1 第一课时(李映)

有理数的乘方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目标

1.在现实背景中,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 2.能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掌握幂的符号法则. 3.了解用计算器进行乘方运算. (二)学习重点

正确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乘方运算法则. (三)学习难点

正确理解乘方、底数、指数的概念,并合理运算,注意区别-an与(-a)n的意义.

二、教学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1)在an中,a叫底数,n叫做指数,当an看作a的n次方的结果时,也可以读作a的n次幂.

(2)根据示例填空:示例:23=2?2?2=8

3332= 3?3 = 9 , ??2?=??2????2????2?=?8,??3?=??3????3????3?=?27,

?2??2??2?422??=?????=,??2?=??2????2?=4, ?2=?2?2=-4. ?5??5??5?25 2.预习自测

(1)??2?=( )

22A.﹣2 B.﹣4 C.2 D.4 【答案】D.

【解析】解:??2?=??2????2?=4,选D.

2【点拨】根据幂的乘方的运算法则求解. (2)(﹣3)2的值是( )

1

A.﹣9 B.9 C.﹣6 D.6 【答案】B.

【解析】解:(﹣3)2=9,选B. 【点拨】根据乘方的性质即可求解.

(3)?32=( )

A.﹣3 B.﹣9 C.3 D.9 【答案】B.

【解析】解:﹣32=﹣3×3=-9,选B. 【点拨】根据幂的乘方的运算法则求解.

?4?(4)????=( )

?3?A.

4 3416 B.? C.

392 D.?16 9【答案】D.

4416?4??4?【解析】解:????=???=??=?,选D.

339?3??3?22【点拨】根据幂的乘方的运算法则求解.

(二)课堂设计

1.知识回顾

(1)几个不等于零的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确定,当负因数的个数为奇数时,积为_____;当负因数的个数为偶数时,积为_____.

(2)正方形的边长为2,则面积是_____,棱长为2的正方体,则体积为_____. 2.问题探究

探究一 在现实背景中,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 ●活动① 小组合作,弄清定义

师生活动:分小组学习教科书41页,要求能结合教产书中的示意图,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下列几个概念的意义及相互关系.

师问:通过自主学习,谈一谈在一个幂中,什么是底数?什么是指数?什么幂? 学生抢答.(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发表自己看法)

2

总结:底数是相同的因数,可以是任何有理数,指数是相同因数的个数,在现阶段中是正整数,而幂则是乘方的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对实例中发现的乘方运算的定义,让学生更容易掌握乘方运算的定义. ●活动② 区别易错点

师问:??2?和?24一样吗?为什么?

4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30秒,然后小组交流1分钟.

生答:不一样!??2?表示4个-2相乘,?24表示4个2相乘的相反数.

4师问:对的,还可以如何从底数上进行区别?

生答:??2?的底数是-2,?24的底数是2,“-”只是它的性质符号.

4总结:我们以后把??2?读作“-2的4次方”,而?24读作“2的4次方的相反数”读法上有区

4别,意义也不一样.(请大家将两种不同的读法记在教科书P41上.)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交流,从表示的意义不同,底数的不同,读法的不同进行区别,让学生能够深刻地掌握两者的不同之处,采用记笔记的方式,进一步加深易错点的印象.

探究二 能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掌握幂的符号法则.▲★ ●活动① 举例说明,回归本源 例1.计算

?2?(1)??4? ; (2)??2? ; (3)???.

?3?343【知识点】有理数乘方运算

【解答过程】解:(1)??4?=??4????4????4?=-64

3 (2)??2?=??2????2????2????2?=16

48?2??2??2??2? (3)???=???????????=- 27?3??3??3??3?3【点拨】在解决乘方的相关问题时,应将乘方运算回归到它的定义,根据定义列式计算. 【答案】(1)-64; (2)16; (3)-8. 27【设计意图】通过一组例题的讲解,在理解乘方运算的定义后,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乘方运算

3

的定义.

●活动② 幂的符号法则

师问1:通过例1,你发现负数的幂的正负有什么规律? 当指数是_________,负数的幂是______数; 当指数是_________,负数的幂是______数; 师生活动:学生自行观察1分钟.

学生举手抢答:当指数是奇数,负数的幂是负数;当指数是偶数,负数的幂是正数; 总结: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师问2:那么正数的幂与指数有关吗? 生答:没有. 师问3:那0呢? 生答:也没有.

总结: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次幂都是0.

师问4:将幂运算对比前面所学的“几个不为0的有理数相乘”,有哪些异同?

生答:相同之处是:都是乘法运算,不同的是:幂运算是“几个不为0的有理数相乘”的一种特殊运算,

师问5:你认为在进行幂运算是,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学生举手抢答.

总结:和“几个不为0的有理数相乘”一样,先定符号,再定绝对值. 练习

1.(1)??7? 中的指数和底数各是多少??78呢? 8(2)??10?中的-10叫做什么数?8叫做什么数???10?的结果是正数还是负数?

882.计算

(1)??1?; (2)??1? ; (3)83 ; (4)??5?; 1073?1?45(5)0.13; (6)???; (7)??10? ; (8)??10?.

?2?【知识点】有理数幂的运算

【解析】1.(1)??7?的指数和底数分别是8,-7;?78的指数和底数分别是8,7;

844

(2) ??10?中的-10叫做底数,8叫做指数;结果是正数.

82.计算:解:(1)??1??1; (2)??1???1; (3)83?512 ;(4)??5???125;

451?1?(5)0.1?0.001;(6)???? ;(7)??10??10000 ;(8)??10???100000.

?2?16107343【点拨】在解决乘方的相关问题时,和前面“几个不为0的有理数相乘”一样,首先确定结果的符号问题,再将乘方运算回归到它的定义,根据定义列式计算. 【答案】1.(1)8,-7;8,7;(2)底数,指数,正数.

12.(1)1;(2)-1;(3)512 ;(4)-125;(5)0.001;(6);(7)10000;(8)-100000.

16【设计意图】通过对负数的奇次幂和偶次幂的探讨,发现幂的符号规律,培养学生观察、归纳、表达的能力,加强学生对幂的进一步认识.通过练习,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幂的简单运算的认识,提高对幂运算的熟练程度. 探究三 了解用计算器进行乘方运算. ●活动①

例2.用计算器计算(-8)5和(-3)6. 师生活动:学生自学P42,老师多媒体示范 【知识点】用计算器进行幂运算

【解析】解:用带符号键(-)的计算器. 开启计算器后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 (-) 8 ) ∧ 5 = 显示:(-8)^ 5

-32768 即(-8)5=-32768 ( (-) 3 ) ∧ 6 = 显示:(-3)^ 6 729 即(-3)6=729

用带符号转换键 +/- 的计算器: 8 +/- ∧ 5 = 显示:-32768

5

3 +/- ∧ 6 = 显示:729

所以(-8)5=-32768 (-3)6=729 【点拨】弄清计算器的输入顺序是关键. 【答案】-32768,729.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用计算器进行幂运算,感受现代科技与数学的结合. 3.课堂总结 知识梳理 (1)幂的定义. (2)幂的符号法则. (3)??2?和?24的区别.

4重难点归纳

(1)幂的运算和和“几个不为0的有理数相乘”一样,先定符号,再定绝对值. (2)??2?和?24从底数,实际意义,读法上的区别.

4

(三)课后作业 基础型 自主突破

1.计算﹣42的结果等于( )

A.﹣8 B.﹣16 C.16 D.8 【答案】B.

【解析】解:﹣42=﹣16,选B.

【点拨】乘方就是求几个相同因数积的运算,﹣42=﹣(4×4)=﹣16.

2.下列四个数中,是负数的是( )

A.|﹣3| B.(﹣3)2 C.﹣(﹣3) D.﹣32 【答案】D.

【解析】解:A.|﹣3|=3,不符合题意;B.原式=9,不符合题意;C.原式=3,不符合题意;

D.原式=﹣9,符合题意,选D.

【点拨】各项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乘方的意义,相反数的性质判断即可.

6

43.(?)5中,底数是 ,指数是 .

54【答案】?,5.

544【解析】解:(?)5中,底数是?,指数是5,

55【点拨】对于幂an中,底数是a,指数是n,据此可以解答此题.

24.计算:﹣23= ,(?)3= .

38【答案】﹣8;?.

2728【解析】解:﹣23=﹣8,(?)3=?.

327【点拨】原式利用乘方的意义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15.计算:(?3)2?(?3)?= .

3【答案】﹣1.

11【解析】解:原式=9?(?3)?=?3?=﹣1.

33【点拨】原式先计算乘方运算,再计算乘除运算即可得到结果. 6.计算?23?(?3)2?32?(?2)2. 【答案】﹣35.

【解析】解:?23?(?3)2?32?(?2)2=﹣8+9﹣9×4=﹣8+9﹣36=﹣44+9=﹣35. 【点拨】根据有理数的乘方的定义进行计算即可得解.

能力型 师生共研

1.我国古代典籍《庄子?天下篇》中曾说过一句话:“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现有一根长为1尺的木杆,第1次截取其长度的一半,第2次截取其第1次剩下长度的一半,第3次截取其第2次剩下长度的一半,如此反复,则第99次截取后,此木杆剩下的长度为( ) A.

1111尺 B.尺 C.尺 D.尺 98991001012222【答案】B.

11×1=尺, 212111第2次截取其第1次剩下长度的一半,剩下的长度为2×1=尺,

24【解析】解:第1次截取其长度的一半,剩下长度为

7

11×1=尺, 23811如此反复,第99次截取后,木杆剩下的长度为99×1=99(尺),

221则此木杆剩下的长度为99尺.

2第3次截取其第2次剩下长度的一半,剩下的长度为

【点拨】根据题意,利用乘方的意义确定出剩下的长度即可. 2.若a2=4,b2=9,且ab<0,则a﹣b的值为 .

【答案】5或﹣5. 【数学思想】分类讨论.

【解析】解:∵a2=4,b2=9,∴a=±2,b=±3,

∵ab<0,∴a=2时,b=﹣3,a﹣b=2﹣(﹣3)=2+3=5, a=﹣2时,b=3,a﹣b=﹣2﹣3=﹣5, 所以,a﹣b的值为5或﹣5.

【点拨】根据有理数的乘方求出a、b,再根据异号得负判断出a、b的对应情况,然后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

探究型 多维突破 1.若n是正整数,则

的值为 . 【答案】0或1.

【数学思想】分类讨论.

【解析】解:当n为奇数时,原式=当n为偶数时,原式=所以

=1,

=0;

的值为0或1.

【点拨】分类讨论:当n为奇数或n为偶数时,再根据乘方的意义计算出(?1)n,然后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和除法运算.

2.观察下列各式:

8

(1)计算:13+23+33+43+…+103的值; (2)试猜想13+23+33+43+…+n3的值.

1【答案】3025;n2(n?1)2.

4【解析】解:(1)13+23+33+43+…+103, =

=×100×121, =3025;

1(2)13+23+33+43+…+n3=n2(n?1)2.

4,

【点拨】观察已知的几个式子可以得到规律:等号的左边是从1开始的连续整数的立方和的

1形式,右边是与两个数的平方的积,第一个是左边的整数中的最大的一个,第二个是比这

4个数大1的相邻的整数,据此规律即可求解. 自助餐

1.计算(﹣1)2014+(﹣1)2015的结果是( )

A.0

B.﹣1 C.﹣2 D.2

【答案】A.

【解析】解:(﹣1)2014+(﹣1)2015=1﹣1=0,选A. 【点拨】直接利用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法则化简求出即可.

2.一张厚度为0.1mm的纸,如果将它连续对折20次,它的高度接近于( ) A.一本数学课本的厚度 B.篮球架的高度 C.篮球场地的周长 D.400m跑到长度 【答案】C

【解析】解:根据题意得:0.1×220=104857.6mm=104.8576m,则它的高度接近于篮球场地的周长,选C.

【点拨】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利用乘方的意义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3.(﹣0.125)2006×82005= . 【答案】0.125.

9

【解析】解:82005×(﹣0.125)2006 =82005×(﹣0.125)2005×(﹣0.125) =(﹣8×0.125)2005×(﹣0.125) =0.125.

【点拨】观察式子的特点,发现两个幂的底数互为倒数,因而可以逆用积的乘方运算性质. 4.已知:2+

2223344aa=2×,3+=32×,4+=42×…,若14+=142×(a、b均为正整数),33881515bb则a+b= . 【答案】209.

aa【解析】解:由已知得出:14+=142×,b=142﹣1,a=14,∴a+b=14+142﹣1=209.

bb【点拨】根据已知条件得出数字之间的规律,从而表示出a,b,进而求出a+b的值. 5.化简并在数轴上分别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并把各数用“<”号连接起来. (﹣1)2016,+(﹣3.5),﹣(﹣1.5),﹣|﹣2.5|,﹣22

【答案】1;﹣3.5;1.5;﹣2.5;﹣4;﹣22<+(﹣3.5)<﹣|﹣2.5|<(﹣1)2016<﹣(﹣1.5).

【解析】解:(﹣1)2016=1;+(﹣3.5)=﹣3.5;﹣(﹣1.5)=1.5;﹣|﹣2.5|=﹣2.5;﹣22=﹣4.

﹣22<+(﹣3.5)<﹣|﹣2.5|<(﹣1)2016<﹣(﹣1.5). 【点拨】根据有理数的乘方、相反数、绝对值化简,即可解答. 6.阅读题:根据乘方的意义,可得:22×23=(2×2)×(2×2×2)=25. 请你试一试,完成以下题目:

(1)53×52=( )×( )=5( ); (2)a3?a4= ( )?( ) =a( ) (3)归纳、概括:am?an=(

)(

)=

=a( )

(4)如果xm=4,xn=5,运用以上的结论计算xm+n= .

【答案】(1)5×5×5)×(5×5),5; (2)(a?a?a)?(a?a?a?a),7;(3)m+n ;(4)20. 【解析】解:(1)53×52=(5×5×5)×(5×5)=55. ∴填(5×5×5)×(5×5),5. (2)a3?a4=(a?a?a)?(a?a?a?a)=a7 ∴填(a?a?a)?(a?a?a?a),7.

10

(3)归纳、概括:am?an=(

)()=

=am+n.∴填m+n.

(4)xm+n=xm?xn=4×5=20.∴填20.

【点拨】(1)根据乘方的意义,结合例题,即可得出结论;(2)根据乘方的意义,结合例题,即可得出结论;(3)根据乘方的意义,结合例题,即可得出结论;(4)根据乘方的意义,可知xm+n=xm?xn,套入数据,即可得出结论.

11

(3)归纳、概括:am?an=(

)()=

=am+n.∴填m+n.

(4)xm+n=xm?xn=4×5=20.∴填20.

【点拨】(1)根据乘方的意义,结合例题,即可得出结论;(2)根据乘方的意义,结合例题,即可得出结论;(3)根据乘方的意义,结合例题,即可得出结论;(4)根据乘方的意义,可知xm+n=xm?xn,套入数据,即可得出结论.

11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乘方(1)》名师教案(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在线全文阅读。

《乘方(1)》名师教案(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19354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